小立紅橋柳半垂,越羅裙飏縷金衣。采得石榴雙葉子,欲貽誰?
便是有情當落日,只應無伴送斜暉。寄語東風休著力,不禁吹。
山花子·小立紅橋柳半垂。清代。納蘭性德。 小立紅橋柳半垂,越羅裙飏縷金衣。采得石榴雙葉子,欲貽誰?便是有情當落日,只應無伴送斜暉。寄語東風休著力,不禁吹。
依立在垂柳飄飄的紅橋上,羅裳輕舞隨風飄。摘下兩片石榴葉,想要留給誰?如果說有情的話,也只有明月了,只有他孤獨地送走夕陽。希望借助東風(春風)的力量講心中話給你聽,無奈東風勁,盡吹散。
越羅句:謂其衣著華美。 越羅,越地所產(chǎn)之絲織物,輕柔而精美??|金衣,繡有金絲的衣服。
石榴:石榴樹。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梁大同中東州后堂石榴皆生雙子。南詔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紙,味絕于洛中。”
著力:用力、盡力。
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滴跏瓯R氏難產(chǎn)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此詞便為那時所作。
這首詞寫一女子憐春惜春又怨春的情態(tài)。其中“采得石榴雙葉子”和“只應無伴送斜暉”之句,又透露出她懷春的幽凄孤獨之意。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有感。清代。呂兆麒。 沈醉西風有底愁,冰輪重見月如鉤。爐藏桂燼香猶爇,鐙灺蘭缸焰未收。可憶婿鄉(xiāng)騎竹馬,難從童阜問金牛。輸他意緒澄于水,靜夜吟詩獨倚樓。
陰晦中忽見華山。金朝。馮璧。 吏部能開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元章贈蘭。宋代。王十朋。 英英道山友,贈我深林芳。入室與俱化,同心如此香。紉之可為佩,不采庸何傷。三復韓子操,援琴鼓揚揚。
題光澤卷三首 其二 紅梅圖。明代。黃衷。 梁園無此種,上苑幾年移。獨抱冰霜骨,休誇粉膩姿。春風吹蕊蒂,絳雪綴繁枝。寫向王孫贈,能深玉葉思。
出資陽赴武岡道中二首 其二。明代。尹臺。 屢回山谷阻,時復得幽村。路轉松杉密,疃開芋秣繁。人煙通絕嶺,草樹豁高原。莫問桃花水,前溪亦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