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花煙草,寂寞五云三島,正春深。貌減潛消玉,香殘尚惹襟。
竹疏虛檻靜,松密醮壇陰。何事劉郎去?信沉沉。
女冠子·露花煙草。唐代。張泌。 露花煙草,寂寞五云三島,正春深。貌減潛消玉,香殘尚惹襟。竹疏虛檻靜,松密醮壇陰。何事劉郎去?信沉沉。
鮮花凝結著露水,芳草籠罩著輕煙,寂寞的仙島上祥云繚繞,春色正深。她一天天憔悴,玉貌在寂寞中暗暗消減,只有陣陣殘香還留在衣襟上。
幾竿稀疏的竹子靜靜地佇立在門檻外,茂密的松林里醮壇陳設在樹蔭里。不知劉郎為什么就這樣離去了,音信杳無,只讓人空勞牽掛。
女冠子:女冠即女道士,此調最初是詠女道士的,故以此名之。原為唐教坊曲名。小令始于溫庭筠,長調始于柳永。
五云:五色祥云,為仙人所御。
三島:指仙境。
“貌減”句:指女子如玉的肌體暗暗消瘦。惹:沾染。
醮(jiào)壇:道士祈禱用的祭壇。
劉郎:劉晨,用東漢劉晨、阮肇人天臺山遇仙之事。此處指女子的情人。
參考資料:
1、顧農,徐俠著.花間派詞傳 溫庭筠 、皇甫松、韋莊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247頁
2、趙崇祚編選;夏華等編譯.花間集 圖文版:萬卷出版公司,2012.03:第128頁
這首詞寫了女道士的思凡之心。上片“露花”三句是她所在的地方環境;“貌減”二句寫她與情人分別后因思念而憔怦,以余香作為一種安慰,的確可憐可嘆。下片開頭二句寫其周圍清冷陰森,沒有一點樂趣,使她更想念情人;最后兩句脫口而出,情真意切。
上片由景及人,通過清寂環境的描繪,引出修道女冠的形象:她日漸消瘦,殘香惹襟,展露出內在意緒的郁塞悲苦。“寂寞”,詞眼。女道士居處“五云三島”,正當春光明媚,露花煙草,思凡之心令其容貌失色,眼看余香更使人淚沾衣襟。“露花”三句是她所在地方的環境,環境清冷,烘托出主人公心情之孤獨與凄涼,之后再寫情事。“貌減”二句寫她與情人分別后因思念而憔悴,以余香作為一種安慰,相思甚苦,情思未斷,真是可憐可嘆。
下片開頭二句描寫道觀的清靜環境,寫其周圍清冷陰森,沒有一點樂趣,使她更想念情人。竹“疏”人氣更稀,倍感“靜”松“密”道壇肅穆,倍感“森”。“何事”二句,將相思之情和盤托出,思凡之心宛然可見,表達了對情郎遠逝的深切思念。
這首詞寫了女道士的思凡情懷,通過清冷環境的描寫,表現了女道士思念情郎的寂寞凄涼之情。全詞寫了環境清冷,烘托主人公心境之孤寂、凄涼,從容顏憔悴、余香尚存,見其相思甚苦,感情真切。這首詞情景交融,脈絡清晰,逼真地展示出女道士塵心未泯的情意。
張泌。 張泌,字子澄,唐末重要作家,生卒年約與韓偓(842-914)相當。
送別阿嫂(1) 其二。。費墨娟。 送客逢春可自由,心隨湖水共悠悠。可能相別還相憶,一夕橫塘似舊游。
次韻趙端明萬花園。宋代。方岳。 風逗湘簾雪絮飛,池痕雨過麹塵肥。揚州十里春猶在,細柳營深解鐵衣。
挽姚循州。宋代。劉克莊。 太息龍川守,專城美績傳。方聞歌叔度,俄有謗文淵。舊府黃茅外,新丘紫帽邊。二姚俱已矣,懷昔一恓然。
吳待問之蒙城簿。宋代。楊億。 西來赴調合關繻,黃綬風塵厭九衢。祖席且同開口笑,公庭未免折腰趨。長安車馬偏欺客,魯國衣冠肯戲儒。共憶故園歸計晚,舊游煙樹隔重湖。
答朱彭州惠茶長句。宋代。宋祁。 芳茗標圖舊,靈芽薦味新。摘侵云崦曉,收盡露腴春。焙煖烘蒼爪,羅香弄縹塵。鐺浮湯目遍,甌漲乳花勻。和要瓊為屑,烹須月取津。飲萸聞藥錄,奴酪笑傖人。雪沫清吟肺,冰甆爽醉唇。嗅香殊太觕,瘠氣定非真。坐憶丹丘伴,堂思陸納賓。由來撤膩鼎,詎合燎勞薪。得句班條暇,分甘捉麈晨。二珍同一餉,嘉惠愧良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