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里人家有。”
錦纏道·燕子呢喃。宋代。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里人家有。”
燕子呢喃,春光迷人。白晝忽然交長。看園林景色。繁花盛開如一片絢麗多彩的錦繡。海棠經過一番春雨.如胭脂一般紅艷的花瓣被雨浸透。柳葉展開宮眉。翠葉拂弄行人的頭。
到郊外去踏青,恣意歌唱牽手。我已經醉意醺醺。還想尋找美酒。問牧童,他遙遙指著遠處的孤村說:“杏花深處的人家有。”
錦纏道:詞牌名,又名《錦纏頭》、《錦纏絆》。雙調六十六字,上片六句四仄韻,下片六句三仄韻。
呢喃:形容小聲說話,輕聲細語。
宮眉:古代皇宮中婦女的畫眉。這里指柳葉如眉。
翠:指柳葉之色。
踏青:即游春。
參考資料:
1、(清)朱孝臧編選;王思熠主編.宋詞三百首全解: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09:第106頁
《古今詩話》一書,今不見傳本,《苕溪漁隱叢話》、《詩話總龜》屢引之,為李頎著,頎曾以詩上東坡,東坡次其韻,則頎為熙寧、元豐間人。此詞必作于神宗以前。
參考資料:
1、吳熊和主編.唐宋詞匯評 兩宋卷 第5冊: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第4326頁
上片著意描寫春景。“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點明時節是早春,時間是白晝。
“睹園林”以下描寫春色蓬勃的園林。“萬花如繡”運用比喻總括春色,表現出大自然旺盛的生機。“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這是在總括之后具體描寫海棠花以及柳條。詞人用擬人的手法,將海棠擬為胭脂、柳葉比作宮眉。“胭脂透”寫出了經雨后海棠的鮮艷色澤;而一個“翠”字則將柳葉碧嫩的顏色寫了出來。紅花碧柳,兩相映襯,十分耀目,顯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春色。
下片著重抒發游興。“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說明踏青者并非一人,而是一群人手拉著手集體出游。這兩句既點明了郊游之樂,又將載歌載舞的郊游場面描寫得十分熱鬧。“醉醺醺、尚尋芳酒”,本就已經醉意醺醺了,可郊游之人還要尋醉,足見其不拘形跡、恣縱狂放的情態。“問牧童”三句,化用杜牧《清明》一詩中“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句意,將踏青的歡暢意緒推至最高點。
全詞圍繞著“春游”這個題目層層深入,寫盡春色,寫盡游人的雅興。不論是寫景,還是抒情.都寫得有聲有色,情景交融,淋漓盡致,真實地再現了作者生活時代人們的情趣,流露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從審美的角度看,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情趣和藝術功力,都屬上乘之作,值得借鑒。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為胡元瑞題綠蘿館二十詠 其十八 湘竹簟。明代。王世貞。 玉臂展清輝,輕紋熨柔翠。不道香汗流,道是湘君淚。
孫希汲出示所和杜允迪二詩因次韻并寄允迪以。。郭印。 草木藏春柳報先,誰將蒼馭快如鞭。夜中一雨知無價,陌上三農慶有年。玉糝寒林梅委地,浪翻平野麥連天。陰陽燮理非吾事,新歲調和豈偶然。
錢江歸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峽危疑五丁,石削強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險禽鳥稀,氣盛魚龍養。乾坤渺一身,陡覺心神暢。碧血認孤墳,千秋結遐想。歷歷平江堡,昔年資保障。犀軍射潮跡,滅沒勞揣象。夕陽崦嵫下,皓月海門上。沿洄溯前川,漁歌厲清響。
頌一百則。。釋重顯。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若指或掌,倚天照雪。大冶兮磨礱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別別,珊瑚枝枝撐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