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獨舞。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
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儒冠曾把身誤。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試覷。滿青鏡、星星鬢影今如許。功名浪語。便似得班超,封侯萬里,歸計恐遲暮。
摸魚兒·東皋寓居。宋代。晁補之。 無人獨舞。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儒冠曾把身誤。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試覷。滿青鏡、星星鬢影今如許。功名浪語。便似得班超,封侯萬里,歸計恐遲暮。
買到池塘,在岸邊栽上楊柳,看上去好似淮岸江邊,風光極為秀美。剛下過雨,鷺、鷗在池塘中間的沙洲上聚集,很是好看。而最好看的是一川溪水映著明月,點點銀光照著水上沙洲。四周無人,翩然獨舞,自斟自飲。頭上是濃綠的樹幕,腳底有如茵的柔草,酒喝光了還不忍離開。
不要留戀過去的仕宦生涯,讀書做官是耽誤了自己。自己也曾做過地方官,但仍一事無成,反而因做官而使田園荒蕪。您不妨看看,從鏡子里可發現鬢發已經白了不少。所謂“功名”,不過是一句空話。連班超那樣立功于萬里之外,被封為定遠侯,但歸故鄉時已經年歲老大,也是太晚了。
摸魚兒:本為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又名“摸魚子”。雙調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后片七仄韻。東皋:即東山。作者在貶謫后退居故鄉時,曾修葺了東山的歸來園。寓居:寄居。
陂(bēi)塘:池塘。
旋:很快,不久。
依稀:好像是。
嘉雨:一場好雨。
沙觜(zuǐ):即沙嘴,突出在水中的沙洲。觜,同“嘴”。
渚(zhǔ):水中的小洲(島)。
翠幄(wò):綠色的帳幕,指池岸邊的垂柳。
柔茵:柔軟的褥子。這里指草地。藉:鋪墊。
青綾被:漢代制度規定,尚書郎值夜班,官供新青縑白綾被或錦被。這里用來代表做官時的物質享受。
金閨:漢朝宮門的名稱,又叫金馬門,是學士們著作和草擬文稿的地方。這里泛指朝廷。晁補之曾做過校書郎、著作佐郎這樣的官。
儒冠:指讀書人。
弓刀千騎(jì):指地方官手下佩帶武器的衛隊。
邵平瓜圃:邵平是秦時人,曾被封為東陵侯。秦亡,在長安城東種瓜,瓜有五色,味很甜美。世稱東陵瓜。
覷(qù):細看,細觀。
青鏡:青銅鏡。古代鏡子多用青銅制成,故稱青鏡。
星星:指頭發花白的樣子。如許:這么多。
浪語:空話,廢話。
班超:東漢名將,在西域三十余年,七十余歲才回到京都洛陽,不久即去世。
遲暮:晚年,此指歸來已晚。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954-955
晁補之政治上接近蘇軾,是書門四學士之一,隨著元祐黨人地位的變化而沉浮宦海。崇寧二年(1103)被免官回到故鄉(山東巨野),自號歸來子,于東山上修葺歸來園,過著陶淵明式的隱士生活。這首詞就是此時所作。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954-955
買陂塘、旋栽楊柳,依稀淮岸江浦。東皋嘉雨新痕漲,沙觜鷺來鷗聚。堪愛處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這首《摸魚兒》,是晁補之的代表作。此詞不僅描寫了東山“歸去來園”的園中景色,還嘆恨自己為功名而耽誤了隱居生涯。其主旨是表示對官場生活的厭棄,對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向往。
上片寫景,描繪出一幅沖淡平和,閑適寧靜的風景畫,表現了歸隱的樂趣:陂塘楊柳,野趣天成,仿佛淮水兩岸,湘江之濱的青山綠水。東皋新雨,草木蔥蘢,山間溪水的漲痕清晰可辨,沙州上聚集著白鷺、鷗鳥,一片靜穆明凈的景色。然而最令人神往的,莫過于滿山明月映照著溪流,將那一川溪水與點點沙洲裹上了一層銀裝。以“一川”形容夜月,可見月色朗潔,清輝遍照。“光流渚”三字則將寧謐的月色寫得流動活躍,水與月渾然一體,那滔滔汩汩流動著的,難以辯識那是溪水還是月光:完全是一幅動靜諧和的山中月夜圖。面對著此景,詞人翩然起舞。池塘四周,綠草如茵,偌大的世界好像只剩下他一個人,他盡情地領略這池塘月色,酒盡了還不忍離開。詞之上片,寓情于景,表現了歸隱的樂趣。繪色繪影的描寫中,可見到作者“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的高超藝術表現力。詞中用了由大及細,由抽象到具體的寫法,先說園內景色如淮岸湘浦,是大處落墨,總述全貌;接著寫雨至水漲,鷗鷺悠閑,是水邊常見景物,但已見其明麗清幽;最后以“堪愛處”、“最好是”引出野居幽棲的最佳景象。
下片即景抒情,以議論出之,表現了厭棄官場、激流勇退的情懷。詞人直陳胸臆,以為作官拘束,不值得留戀,儒冠誤身,功名亦難久恃,這一句是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儒冠多誤身”句化出。他深感今是昨非,對自己曾躋身官場、虛擲時日表示后悔。詞人開函對鏡,已是白發種種,益見功名如過眼云煙,終為泡影。末句說顯赫如班超,也只能長期身居西域,到了暮年才得還鄉。作者通過此句來表現厭棄官場、激流勇退的情懷。
作者對于“功名浪語”“儒冠曾把身誤”,有著切身的感受,并非一般的激憤之詞。所以,是不能把這首詞簡單地歸結為“有強烈的消極退隱思想”之列的。
此詞一反傳統詞家所謂“詞須宛轉綿麗”的常規,慷慨磊落,直抒胸臆,辭氣充沛,感情爽豁,詞境開闊,頗富豁達清曠的情趣,與作者的恩師蘇東坡在詞風上一脈相承,并對辛棄疾的詞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丙寅正月十日召諸王臣工集重華宮聯句。。弘歷。 韶年和樂會周親,麗藻同賡翰墨臣。宴借傳柑先令節,俗沿桃菜協良辰。矞云已報三階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聲多催臘盡,梅花香發競時新。普天共仰升平慶,率土咸沾化育仁。擊壤堯衢民氣豫,紐芽禹甸物情訚。匪今稔歲祥為大,自古天倫樂是真。回憶文筵歌撒荔,久銘帝德粲雕珉。九重瑞靄舒佳景,六出瓊葩應大鈞。絲管清音天上至,瑯玕古色座中陳。曈昽旭日臨青瑣,繚繞祥煙護紫宸。一德景行先圣業,同堂嘉敘古風淳。欣開錦席酬三叔,尚記仙詩和四賓。鋪首宜春書吉字,地衣送暖襲華裀。屏開鸞影輝丹宇,砌轉鰲峰映碧峋。列坐承恩齊搦管,分行肅侍儼垂紳。光生幾研分題遍,響遏韶鈞得句頻。銀漢分支涵雨露,猊煙結篆引璘彬。禮陶樂淑私須克,孔思周情道在純。何必聯吟誇有過,也知群擢愿希荀。九華枝外依仙島,五色云中仰圣人。駘蕩風微騰紫蓋,慈寧福厚錫蒼旻。喜瞻隴麥千疇潤,恰數階蓂十葉勻。魚藻載歌恩似海,龍文健舉筆如神。拜飏頓覺詩懷暢,衎樂過于酒味醇。乳液廣沾仙掌露,雕盤屢給大官珍。寶幡巧剪懸雙勝,脆縷紛堆薦五辛。漸轉晴暉遲藹藹,微生陽氣始礥礥。已教彩燕翔珠箔,未許青牛迓綺闉。歌繼柏梁宗異并,人來枵詣燕游申。爻占云陸鴻儀漸,風詠周南麟趾振。湑露早叨陪上日,需云又慶值初旬。鏗訇仙籟聞鏘佩,優渥宮壺捧賜銀。祥啟重華光糺縵,班隨群列禮遵循。瑞云樂奏聲盈耳,堅齒香浮醴入唇。十八數符瀛苑侶,大千界樂化臺民。輯圭劍履通重譯,獻贐梯航到八閩。遍覆寰區唯豈弟,迪知宅俊在忱恂。芬馨饌玉頒緗核,皦繹摐金葉磬均。艷發唐花嗤羯鼓,風回文沼蹙魚鱗。丁冬蓮漏來西極,錯落珠燈綴大秦。近傍御床邀異數,重揚天藻續前因。探源遠溯龍門浪,覓韻艱披鳥道榛。殿是集賢傳雅事,職司簪筆步芳塵。詔寬禮數無拘束,喜溢天顏展笑嚬。嘉會恰逢幾暇頃,寵光兼被歲寒身。暖隨東陸符星指,霽豁西山帶雪皴。敢擬歡娛同宴鎬,為酬勤動想吹豳。庭羅寶樹霞千疊,詩擘瑤箋韻幾巡。計日夜珠剛就滿,笑看瑞葉尚馀津。
艷曲十首 其十。明代。胡應麟。 淥水蕩漣漪,江南日暮時。吳姬木蘭棹,越女竹枝詞。惱殺橫塘下,紛紛輕薄兒。
寧國蔣氏山居四景 其二 梅溪釣艇。明代。程敏政。 雙槳悠悠出岸沙,釣魚人住水西涯。隔溪殘雪春猶淺,時見寒梅一樹花。
御賜圓通禪寺后以詩寄善世全室。。蒲庵禪師。 龍河再鎮感皇情,倡道從來屬老成。睹史夜摩皆聽法,震丹竺國總知名。日邊華構開金剎,海上孤峰見赤城。寶掌有符重應記,虛空同壽祝升平。
生辰辱雪湖詩祝次韻奉酬。明代。謝遷。 殘雪空庭漫掃除,滿堂淑氣晝晴初。天開壽域迎春蚤,人在康衢擊壤馀。老去蒹葭真倚玉,朝來青鳥忽傳書。樗材卻愧靈椿祝,手把郵筒捲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