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朱闌倚遍黃昏后。廊上月華如晝。
秋蕊香·簾幕疏疏風透。宋代。張耒。 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朱闌倚遍黃昏后。廊上月華如晝。別離滋味濃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
戶外的風吹進疏簾,香爐里飄起一線香煙。黃昏后倚遍紅色的欄桿,廊上的月光如同白天。
別離的滋味比酒還濃釅,令人瘦損病懨懨。此情比不上墻東的楊柳,春泉時柳色依舊如去年。
秋蕊香:詞牌名,雙調48字, 仄韻,又有同名慢詞,雙調97字,平韻。
疏疏:稀疏。
金獸:獸形的香爐。
朱欄,紅色欄桿。
月華:月光。
著人:使人。
據說張耒在許州作官時,曾愛上一個名叫劉淑奴的歌伎,他卸任離開許州以后,為思念劉淑奴寫過兩首歌詞,《秋蕊香》便是其中的一首,用代言體手法,寫對方相思的濃摯深情。
參考資料:
1、周汝昌 宛敏灝 萬云駿 鐘振振 夏承燾 唐圭璋 繆鉞 葉嘉瑩等撰. .宋詞鑒賞辭典 (上冊) :海辭書出版社 ,2003年08月 :672-673 .
上片寫景,由室內寫到簾外,是寓情于景。
“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這兩句通過對細風透進簾幕、香爐縷縷飄香的描繪,明寫官妓劉淑奴閨房的幽雅芳美,暗寫前來幽會告別的環境氣氛,隱含越是美好、越是值得留戀,越是幽靜、越是格外凄清的弦外之音。
“朱欄倚遍黃昏后”二句,緊承首二句而來,由室內轉而寫室外,由黃昏寫到深夜,勾勒出倚遍每一根欄桿、凝視著畫廊上如晝月光的生動畫面,傳達出回憶往昔并肩倚欄,攜手賞月,而今戀戀不舍,依依惜別的愁緒。原來她從寂寞空房的爐煙裊裊記起當時兩情綣繾的往事,如今離分兩地,叫人思量。所以她不禁由室內走出簾外,在朱欄繞護的回廊上,一遍又一遍地倚欄望著,從白天盼到黃昏,從黃昏盼到浩月流輝的深夜。“月華如晝”,說明這是一個月白風清的良夜,往日相聚,兩人濃情密意,喁喁低語,何等歡愛;可是而今天各一方,形單影只,欲語無人誰訴。教人深深惆悵。上片四句全部寫景,而字里行間則洋溢著離愁別緒,因為往昔天天如此,而從今以后卻不復再見了,對景傷情,萬般無奈之意,盡在不言中了。這兩句主要從時間上著筆,寫離別之人從黃昏到深夜,倚遍欄桿,離愁無限,對月無緒的痛苦情態。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上片寫法正是如此。
下片在上片寫景的基礎上,著重抒情,借外景反襯內心的苦悶,是以景襯情。
“別離滋味濃如酒,著人瘦。”這兩句是全詞的主調,這種“別離滋味”只有自己深深地感到,要說出來卻又十分抽象。詞人在這里用“濃于酒”一詞來形容描寫這種離愁別緒的濃烈程度,這就使抽象的情感物態化、具體、形象,它不僅將比酒更濃烈的離愁別恨極為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來,而且將詞人借酒澆愁的神態巧妙勾出,收到一箭雙雕的藝術效果。正因為如此,“著人瘦”一句便水到渠成,落到了實處。這種離愁竟使人為之憔悴,其滋味便可想而知了。
“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依舊”緊承前句而來,前兩句寫離愁滋味超過濃酒,進行正面對比;這兩句寫別情不及墻柳,則從反面襯托:柳葉只枯黃萎落于一時,春風一吹,柳色如故。言外之意,人一離別,各自天涯,是否能再續舊情,可就說不準了。這一反襯,由眼前的墻東柳觸發而起,既信手拈來,又新奇貼切,極為深切地道出了內心深處的惆悵之情和纏綿悱惻之意,這就成為全詞的點睛之筆。
這首詞寫景純用白描,毫不雕飾,清新流麗,而情寓其中;寫情,直抒胸臆,決不做作,層層轉跌,入木三分。其中絕無香澤綺羅之態,唯有不加矯飾之情。使詞作具有清新流麗的風格特征。(池萬興)這首詞風調清麗,情致纏綿,在婉約詞中也屬上乘之作。(鄭臨川)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
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春草八首,和沈琛笙大使原韻 其八。近現代。許南英。 自分楊花作絮綿,枝頭猶為蔦蘿牽。浮生大夢如垂露,舊事微塵已化煙。捫腹依然呼負負,折腰何必曲拳拳!五陵裘馬諸年少,帽影鞭絲二月天!
苕雪與覺先弟先后寄菊數十種日涉小園聊復成詠 其四。。陳曾壽。 亦有高秀姿,亭亭滿月相。得霜乃清嚴,禁雨不悽愴。空室了無悅,得意千載上。龍章雖雋烈,天黥偶遺忘。出為一大事,甘此詩酒放。
生辰謝邵廣文惠惠仁者壽賦。宋代。張栻。 左弧念當辰,藐此臥歲晚。重云不予蔭,敢望滋九畹。南鄰有良朋,繁質快瓴建。進道方骎骎,吐辭看袞袞。妙語極吹噓,至理屬關鍵。嗟予澹泊好,學植自穮蔉。豈能益涓埃,感子意繾綣。昭然隱微中,當念仁豈遠。起知妙乾體,實理踐坤簡。大易乃在我,亙古當一本。期君得真傳,永以息邪遁。
讀何氏集三十韻。明代。胡應麟。 寥落黃初后,詞壇更幾人。齊梁紛藻繪,元宋轉荊榛。盛世占龍馬,明時起鳳麟。黃河懸日月,嵩岳降星辰。屈宋休前代,盧王祇后塵。才高梁苑客,賦擬洛川神。意氣橫今古,馳驅邁等倫。垂髫游上國,聳翮戾高旻。天詔頒黃屋,星槎下紫宸。通滇窮越巂,諭蜀近峨岷。吊古多停騎,違時蚤乞身。攜尊漳水夜,飛蓋鄴園春。歲序堪藜杖,鶯花暫釣緡。九重思麗藻,雙闕召詞臣。邂逅邊徐合,賡酬李薛頻。雞林傳制作,鳳沼降絲綸。帝命軒輶出,人看斧鉞巡。橫經非寂莫,執憲豈沈淪。絳帳弦歌日,青衿問字晨。岳蓮垂二華,宮柳暗三秦。仙掌金莖舊,咸關紫氣真。夔龍方步武,鵩鳥遽酸辛。消渴相如伍,修文子夏鄰。調高原寡和,道喪孰知津。彩筆精靈遠,瑤編絕藝陳。千秋垂燦爛,一代仰嶙峋。鸞掖名長在,龍門跡未湮。凄涼玄閣草,重睹玉堂賓。貌識鄱陽烈,詩傳水部親。轉教山斗望,悵絕潁溪濱。
題鄭侍御藍田別業。唐代。張喬。 秋山清若水,吟客靜于僧。小徑通商嶺,高窗見杜陵。云霞朝入鏡,猿鳥夜窺燈。許作前峰侶,終來寄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