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云淡淡雨瀟瀟。暮暮復朝朝。別來應是,眉峰翠減,腕玉香銷。
小軒獨坐相思處,情緒好無聊。一叢萱草,數竿修竹,數葉芭蕉。
眼兒媚·愁云淡淡雨瀟瀟。宋代。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瀟瀟。暮暮復朝朝。別來應是,眉峰翠減,腕玉香銷。小軒獨坐相思處,情緒好無聊。一叢萱草,數竿修竹,數葉芭蕉。
起兩句十二個字,連用四疊字:云淡淡,知是疏云;雨瀟瀟,應是小雨,如李清照《蝶戀花》詞:“瀟瀟微雨聞孤館”,而非“風雨瀟瀟”(《詩·鄭風·風雨》的“暴疾”(朱熹《詩集傳》)的急風驟雨。淡云無語,細雨有聲,這淅淅瀝瀝的聲音,暮暮朝朝一直傳入人的耳畔,怎能不使人生愁,故開篇的一個字即云“愁”。疊字的連用,又加強了烘托氣氛,渲染環境,狀物抒情的作用,“別來應是”,語氣十分肯定。由于是知己,心心相印,我既為你生愁,你對我必然如此?!懊挤濉?,源于“(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西京雜記》)。后言女子眉之美好??挡伞稘M庭芳》“梳妝懶,脂輕粉薄,約略淡眉峰?!庇郑挤濯q眉山。韓偓《生查子》詞:“繡被擁嬌寒,眉山正愁絕”。“翠減”,是因為古代女子用黛畫眉,黛色青黑。歐陽修《踏莎行》:“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腕玉”即玉腕的倒置。秦觀《滿庭芳》:“玉腕不勝金斗”。三四兩句總寫人的無心打扮,懶于梳理。古云:“女為悅己者容”?!对姟ばl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西廂記》里的崔鶯鶯說得最明白:“有甚么心情將花兒、靨兒打扮的嬌嬌滴滴的媚?!边@是男方設想對方“別來應是”如此,由于“心已馳神到彼”,故“詩從對面來”。柳永的“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八聲甘州》)便是。
下片專從自己方面來敘相思。軒“小”而“獨”,即使欲排遣愁也不可能,臥不安席,食不甘味,直逼出一句“情緒好無聊”。這句淺白直率,卻是一句大老實話。同是周邦彥的“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風流子》);“拚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解連環》);這些寫刻骨相思的率直語言,張炎認為“一為情所役,則失其雅正之者”,“所謂成澆風也”(《詞源·雜論》)。況周頤持截然相反的態度,他說:“此等語愈樸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靈肺腑中流出,不妨說盡而愈無盡”(《蕙風詞話》卷二)。后說為是。對“情緒好無聊”亦應作如是觀,因為它表現了“至真之情”,雖“說盡而愈無盡”。結三句用筆瀟灑,語淡味濃。萱草別名很多,通常又稱鹿蔥、忘憂、宜男、川草花、金針花等等。嵇康寫進他的《養生論》:“合歡蠲憤,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薄对娊洝方兴X草?!缎l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傳》:“諼草令人忘憂?!崩顣r珍在《本草綱目》除重復上面的話,并引李九華《延壽考》云:“嫩苗為蔬,食之動風,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憂?!比惶扑卧娙嗣辖肌⒚穲虺嫉葘Α巴鼞n”都提過質疑?!耙粎草娌荨钡谋疽馐钦f:相思情切,即得萱草,也不能忘憂,暗含有劉敞(原父)詩意:“種萱不種蘭,自謂可忘憂;綠葉何萋萋,春愁更茫?!薄!皟焊托拗瘛?,取意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痹娭械摹凹讶恕庇懈吖澋那椴?,故與“多節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劉禹錫《酬元九侍御贈壁州鞭長句》)的竹并列。這句贊對方的品德。最后以纏綿不盡的相思作結:“數葉芭蕉。”芭蕉在詩詞中一向是愁的象征。唐人張說《戲草樹》詩:“戲問芭蕉葉,何愁心不開?!崩钌屉[《代贈二首》其一:“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崩铎稀堕L相思》詞:“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陛娌?,修竹,芭蕉,或許“小軒獨坐”目之所見,但均有蘊意。三句皆綴以數目字,聯系開頭的四疊字,尤覺意韻悠遠,辭情并茂。顧景芳謂小令應“風情神韻正自悠長,作者須有一唱三嘆之致。淡而艷,淺而深,近而遠,方是勝場”(田同之《西圃詞說》)。求之于此詞,信然。
石孝友,南宋詞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詳。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填詞常用俚俗之語,狀寫男女情愛。仕途不順,不羨富貴,隱居于丘壑之間。 石孝友著有《金谷遺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一卷,明《唐宋名賢百家詞》本作《金谷詞》,不分卷。有明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度卧~》據毛□校汲古閣本收錄。 ...
石孝友。 石孝友,南宋詞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詳。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填詞常用俚俗之語,狀寫男女情愛。仕途不順,不羨富貴,隱居于丘壑之間。 石孝友著有《金谷遺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一卷,明《唐宋名賢百家詞》本作《金谷詞》,不分卷。有明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度卧~》據毛□校汲古閣本收錄。
自題墨竹圖。。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唐代。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
次韻彥達雨霽。宋代。張綱。 坐看飛雨激風雷,忽變晴空萬里開。殘暑暗隨檐溜去,新涼頻逐樹聲來。朱弦奏罷空三嘆,白酒篘殘尚一杯。病懶怕催詩債急,彊吟狂斐不知裁。
病中呈諸友。宋代。朱熹。 窮居值秋晦,抱疾獨齋居。行稀草生徑,一雨復旬馀。交親各所營,曠若音塵疏。始悟端居樂,復理北窗書。讀誦興已闌,起坐方躊躇。綠樹滿空庭,策策涼飆初。良時不復停,煩吝未云祛。還思對君子,日夕佇軒車。
薄倖 滕王閣懷古。。高深。 滕王何在。悄不見、歌容舞態。有閣外、西山幾點,檻外長江一帶。秖共他、少年王郎,憑闌感嘆無聊賴。卻客底逢歡,尊前得句,序出風流佳槩。又怎奈、嬉游處,人散后,韶華易改。如今但暮雨,朝云來去,落霞孤鶩長千載。此情誰解。嘆萍蹤、我亦漂流,未了江山債。霜髭盡短,贏得愁心似海。
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宋代。王安石。 往時江總宅,近在青溪曲。井滅非故桐,臺傾尚余竹。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蒲柳亦競時,冥冥一川綠。方坻最所愛,意謂可穿筑。欲往無舟梁,長年寄心目。故人晚得此,心事付草木。消搖檐宇新,攬結蹊隧熟。更能適我愿,中水開茆屋。鬼營誅荒梗,人境掃喧黷。濠魚凈留連,海鳥暖追逐。豈無方外客,於此停高躅。憶初桑落時,要我豈非夙。蠶眠忽欲老,一個未言速。當緣東門水,尚澀南浦舳。吾廬雖隱翳,賞眺還自足。橫陂受後澗,直塹輸前瀆。跳鱗出重錦,舞羽墮軟玉。碧筩遞舒卷,紫角聯出縮。千枝孫嶧陽,萬本毋淇澳。滿門陶令株,彌岸韓侯蔌。尚復有野物,與公新聽矚。金鈿擁蕪菁,翠被敷苜蓿。蝦蟆能作技,科斗似可讀。欞軒俯北渚,花氣時度谷。耘耡聊效顰,締構行可續。荒乘儻不倦,一晝敢辭卜。雖無北海酒,乃有平津肉。翛翛仙李枝,城市久煩促。寄聲與俱來,蔭我臺上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