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咽。霜風洗出山頭月。山頭月。迎得云歸,還送云別。
不知今是何時節。凌歊望斷音塵絕。音塵絕。帆來帆去,天際雙闕。
憶秦娥·用太白韻。宋代。李之儀。 清溪咽。霜風洗出山頭月。山頭月。迎得云歸,還送云別。不知今是何時節。凌歊望斷音塵絕。音塵絕。帆來帆去,天際雙闕。
清澈的溪水嗚咽著,霜風吹散了云洗出山頭的月亮。山頭的月亮,將云迎接回來,又將云送走。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時節。在凌霄臺上眺望,沒有音信。帆船來來往往,天邊是帝王的住所。
凌歊(xiāo):即凌歊臺。南朝宋孝武帝曾登此臺,并筑離宮于此,遺址在今當涂縣西。
雙闕(jue):古代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用的樓,代指帝王的住所。
崇寧二年(1103年)夏,李之儀因替范純仁作遺表和行狀,下御史獄。出獄后,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縣)。詞中“凌歊”一詞指“凌歊臺”,其遺址在今當涂縣西,因此該詞應寫于此時。
參考資料:
1、唐圭璋等著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730-731頁
這是一首寫景抒懷的小詞。上片寫景:有清溪,霜風,山月,還有山月下隨風飄動的流云。一個“咽”字,傳出了“清溪”哽哽咽咽的聲音;用個“洗”字,好像山頭月是被“霜風”有意識地“洗”出來的,這個“洗”字,也使山月更加皎潔。山高月小,霜風斜峭,再配上哽咽的流水,給人以如置空谷,如飲冰泉之感。“霜風”句中,暗藏一個“云”字:無云則山月自明,無須霜風之“洗”。換句話說,山月既須霜風“洗”而后出,則月下必有云遮。這樣上片結句中“云歸”、“云別”出現就不顯突兀。迎、送的主語是“山月”,一迎一送,寫出了月下白云舒卷飄動的生動形象。“云歸”、“云別”兩句,又將“霜風”的“風”字暗暗包容句中。云歸云別,烘云托月,使皎潔的山月,更見皎潔。上片寫景如畫,幽靜深美。著一“咽”字,以動襯靜,更覺其靜。
下片,詞人觸景生情,懷念帝鄉之感油然而生。從“凌歊”一詞看,李之儀寫這首詞的時候,蓋太平州編管之中。“凌歊”,即凌歊臺,因山而筑,南朝宋孝武帝曾登此臺,并筑離宮于此,遺址位于今當涂縣西,為當地名勝。李之儀在姑溪時,思想上是苦悶而消極的,且僻居荒隅,遠離朝廷,更見悲苦。但從結句的“雙闕”看,詞人仍未忘朝廷。“雙闕”,古代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用的樓,代指帝王的住所。作者把國事系于心頭,盼望朝廷下詔起用,故“望斷”云云,即是這種心情的形象反映。“天際”一詞,暗示了詞人盼望帝京之切;而“音塵絕”則可見詞人的失望與悵惘。
這首詞詞史上有其特定意義。詞題明確揭出“用太白韻”,是為和宋初《憶秦娥》而作。李之儀是北宋人,與蘇軾同時代,寫這首詞的時候,是崇寧三年(1104)前后,距離李白卒年(762)已經過去340年之久,這首和詞,全依佚名作者《憶秦娥》韻,可見當時這首詞已流傳比較普遍,但說其為李太白所作,則甚為不妥。李白的詩歌名篇在整個唐朝流傳極為廣泛,即使是一首很普通的七絕,都有大量記載,而憶秦娥,在整個唐人的典籍中,沒有一處記載。有專家認為,李白的詩歌由于散佚的緣故,十去七八,未收入憶秦娥情有可原。但這點早已被胡適先生徹底否決了。事實上,整個盛唐,根本沒有一首詞流傳下來!像菩薩蠻這樣的詞牌是在中唐(李白死后)才產生的,憶秦娥則連中唐都沒有記載!現代某些不負責任的專家總愛說一些“《菩薩蠻》《教坊記·曲名表》及敦煌曲均有此調名,李白在開元、天寶時依調作詞完全有可能。”之類的話,而且還借此希冀證明《憶秦娥》也為李白所創。似乎忘卻了胡適在《詞的起源》一文中對《教坊記》做的具體考察:《教坊記》中曲調多為“后人隨時添加”,因此“不可用來考證盛唐教坊有無某種曲調”,《辭源》(合訂本)釋“教坊記”條“唐崔令欽撰。一卷。記述唐代教坊制度、軼聞及曲調來源等,以開元時事為多,并錄教坊大曲雜曲名三百二十四本。今通行本皆據《說郛》,有所刪削,已非全書。”《辭海》(縮印本)說《教坊記》“書約成于寶應元年(762)后。”陰法魯即認為此書“可能經過后人訂補”。因此《教坊記》有曲名,并不能說明開元時已有此調名。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云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
李之儀。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云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回鑾奉皇太后進宮之作。。弘歷。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云表,藹藹萃千祥。
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賦。。潘光祖。 留臺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濟艱難承運泰,坐籌部伍息庚呼。姬公未是明農日,疏傳先懷止足圖。人望九章嗟信宿,駕還三徑理荒蕪。蔥青樹長雙條玉,長白山儲千里駒。雖以傳經存晚計,更須調鼎向天衢。九重正想夔龍佐,四字爭思霖雨濡。眉壽即今將指使,霞觴端與鶴書俱。
應飛熊佳兆,年共德,兩俱高。論少日才名,遐齡勁節,合擅中朝。文章在公余事,快筆端、云海□風濤。四海名卿奇士,百年齊入鈞陶。笑將經濟讓兒曹。萬事一秋毫。享內相尊榮,金蓮畫燭,宮錦朝袍。投壺雅歌文會,盡百杯、春色醉仙桃。好為升平強健,賓從東岱南郊。
木蘭花慢 慶翰長八十。。胡祗*。 應飛熊佳兆,年共德,兩俱高。論少日才名,遐齡勁節,合擅中朝。文章在公余事,快筆端、云海□風濤。四海名卿奇士,百年齊入鈞陶。笑將經濟讓兒曹。萬事一秋毫。享內相尊榮,金蓮畫燭,宮錦朝袍。投壺雅歌文會,盡百杯、春色醉仙桃。好為升平強健,賓從東岱南郊。
角招 其一。元代。邵亨貞。 夢云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里,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窗曉。冷香窈靄,幽情雅澹,不減孤山道。舊愁渾欲掃。卻明朝、新愁縈繞。何郎易惱。且約住、傷春懷抱。彩筆風流未少。更何日、玉簫吹,金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