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來看見太陽升起,傍晚時分看見歸鳥還巢。
身在異鄉內心本已酸楚,何況還面對著木瓜山。
木瓜山,在貴陽縣木瓜鋪。木瓜: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果實長橢圓形,其味酸。
此詩是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游覽池州,在青陽望木瓜山而作。木瓜山在青陽縣木瓜鋪。木瓜山,今安徽貴池縣與湖南常德縣都有木瓜山。一云木瓜山位于湖南常德府城東七里,李白謫夜郎過此而作,誤。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5 .
2、常秀峰 .李白在安徽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181-182 .
3、舒蕪選注 .李白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4年08月第1版 :127 .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運用鋪敘手法,描繪出一幅早見蒸蒸日出、晚見歸鳥還巣的憂傷感懷圖,詩人觸景生情:見日出,見棲鳥,不見眾鳥,不見孤云,表達出詩人無可奈何的孤寂心聲。正如白居易《夜雨》:“我有所感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的無限向往和百結愁腸。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寫詩人客居他鄉,內心本已酸楚,再看到木瓜山,想起酸澀的木瓜,心中就更酸了?!翱托摹?、“酸楚”是詩歌中的意境情感,“木瓜山”,是詩歌中的形象事物。這三個詩詞,有清晰有模糊,有實體有虛象,有眼里的更有心中感悟的,使得詩歌的語言凝練,渲染氛圍,加深詩人客居酸楚之感。
此詩語極平常,而意甚含蓄,字字辛酸。詩人觸景生情:早見蒸蒸日出,而悲自已窮途潦倒,想要過神仙那樣的無拘無束的生活,然而真當他處于寂寞境地的時候,又難免生出許多憂傷和悲愁。晚見歸鳥還巣,而悲自已去國離鄉,看透了現實世界的混沌,想起各種人情世故,更增一份凄楚。木瓜味酸苦,詩人望見木瓜山而感懷身世,感觸漂泊生活的孤寂,內心倍感酸楚,流露出李白憂傷悲愁的情感。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
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暮春以事詣圓明園趨公既罷因覽西郊形勝最后過澄懷園和內直友人春晚退直詩 其六。清代。龔自珍。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穆護砂 亂后重游太清宮。。黃公渚。 鼓枻滄溟去。踐山盟、待證鷗鷺。趁禺收浪,海天霞曙。瀛壖清淺如許。一徑處、檀欒青鳳舞。炎景斂、日中無暑。林海蕩、綠云靡極,繞殿腳、泉聲如故。婀娜蓬萊,葳蕤薝葡,十年重到渺愁余。訪煉師羽化,玉徽輟軫,腹痛賞音無。寥落鐘魚琳宇。碧紗籠、壁題塵污。悵蕊珠宮闕,沈沈朱鳥,年時洞天曾住。遁藕空、將身迷處所。生意撫、婆娑庭樹。道場散、饑鴉掠食,兵塵梗、歸雁無書。海印蕪平,寶珠花萎,魂歸絳雪淚應枯。又黃昏、戰艦空灘,角聲吹暮雨。
戲答李伯襄 其二。明代。伍瑞隆。 暖風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
山中五無奈何 其一。唐代。李涉。 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欲訪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處士妻十首 其四 老萊。宋代。劉克莊。 王將托一國,自駕請先生。門外車跡眾,萊妻投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