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橋上,憑欄遙望,春陵王氣都凋喪;樹蒼蒼,水茫茫,云臺不見中興將。千古轉頭歸滅亡。功,也不久長,名,也不久長。
山坡羊·洛陽懷古。元代。張養浩。 天津橋上,憑欄遙望,春陵王氣都凋喪;樹蒼蒼,水茫茫,云臺不見中興將。千古轉頭歸滅亡。功,也不久長,名,也不久長。
洛陽是一座有名的歷史古城,東周、東漢、曹魏、西晉、隋煬帝、武則天等先后以此為都,宋以前的許多王朝也曾以此為陪都,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坡羊·洛陽懷古》的前六句,寫作者在九朝古都洛陽的天津橋上依欄遠望,追念曾經叱咤風云、建立東漢王朝的劉秀以及他的功臣們,流露出一種低沉哀惋的調子。天津橋,故址在今洛陽舊城西南,隋唐皇城正南洛水上。它建于隋大業年間,用鐵鎖連結大船,南北夾路對起四樓。隋末焚毀,唐宋屢次改建加固。它曾是洛陽的一個繁華的名勝之地。作者來到天津橋上,俯視橋下,洛水滾滾不息地向東流淌著,抬頭遠望,春陵的王氣已喪失不見。“春陵王氣”是關于劉秀的歷史典故?!逗鬂h書·光武帝紀論》載:“后望氣者蘇伯阿為王莽使至南陽,遙望見春陵郭,唶曰:‘氣佳哉!郁郁蔥蔥然!’”春陵,是個縣名,當時屬南陽,故址在今湖北棗陽縣。漢光武帝祖父春陵侯劉仁曾遷封于此,故名。望氣,是古代方士的一種占侯術,認為望云氣可以預知禍福吉兇。這是靠不住的騙人把戲。蘇伯阿望見的春陵的“佳”氣,“郁郁蔥蔥”,按照方士的說法,即是一種王者之氣,預示此地將會出現天子。后來,果然出現了漢光武帝劉秀?,F在作者在洛陽的天津橋上,已不見春陵之王氣了,這地方恐怕再也出現不了劉秀那樣的人物。而幫助劉秀建立東漢王朝的那些文臣武將們,如鄧禹、馬武等,也早已成為古人,就連明帝劉莊在永平年間為感念這些前世功臣,而在南宮云臺中繪制的二十八將的圖象,也早已塌圮不存了。眼前看見的只有蒼茂的樹木和茫茫流動的河水。面對這種情景,作者發出了深沉的感慨:“千古轉頭歸滅亡”。自古以來,那些帝王將相,英雄豪杰,當時自是叱咤風云,在現實生活的舞臺上演出了轟轟烈烈的活劇,但彈指一顧之間,就歸于滅亡,成為歷史的過去。由此,作者認為“功”也罷,“名”也罷,都是短暫的,不會長久的保持著的。
總括看來,作者在曲子之中流露出的情緒是低沉的,幾乎近似消極;而結合元代社會現實來看,元代統治階級殘酷暴虐,社會統治黑暗腐朽,張養浩曾因直言政事,而被貶官,被廢棄,這次雖被起用,但后果怎樣,他無法預料。因此,他在曲中流露出了低沉的、傷感的情緒。
張養浩。 張養浩(1269—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云莊,山東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詩、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稱。代表作有《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送蘇監生復還家。。謝晉。 才辭東觀入成均,又見治裝去謁親。為客情懷如昨日,到京才學勝他人。歸遲莫訝縫衣舊,志遂應當戲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團欒坐待故園春。
洞山十詠 其八 透瓶泉。元代。岑安卿。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
中秋賞月。宋代。范純仁。 碧落無云玉鑒飛,凈中毫發了能窺。光隨酒蟻斟銀榼,彩瑩歌人發瓠犀。露重已從巾角墊,輪傾欲把斗杓攜。醉狂直好探蟾窟,安得陵空萬仞梯。
秋聲八詠用杜公部秋興八首韻。清代。徐宗干。 峰巒一抹襯秋暉,古木蕭疏露翠微。猿抱懸崖千丈嘯,鴉棲落葉半天飛。梵音泉石心思徹,詩境匡廬面目違。絕頂百圍吟遠籟,尚留紅樹帶霜肥。
傅山父攜示曾玉堂和余韻答之。宋代。李曾伯。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憶征西府勞清夢,望上東門想貴游。何似天風輕借助,放教歸老釣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