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十字巷,北夾湖溝道。
不見吳時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宮城盡傾倒。
六帝馀古丘,樵蘇泣遺老。
金陵白楊十字巷。唐代。李白。 白楊十字巷,北夾湖溝道。不見吳時人,空生唐年草。天地有反覆,宮城盡傾倒。六帝馀古丘,樵蘇泣遺老。
金陵的白楊十字巷,北邊是引潮河道的入口。
三國時期的吳國人事俱往矣,現在只有唐朝的草木青青。
天地變化巨大,吳國宮殿早已頹倒。
六朝古跡只剩下幾個土包包,曾經的貴族現在已經是悲泣的樵夫和桑婦。
⑴《六朝事跡》:白楊路,圖經云:縣南十二里石山岡之橫道是也。
⑵《一統志》:潮溝,在應天府上元縣西四里,吳赤烏中所鑿,以引江潮,接青溪,抵秦淮,西通運瀆,北連后湖。《六朝事跡》:《輿地志》:潮溝,吳大帝所開,以引江潮。《建康實錄》云:其北又開一讀,北至后湖,以引湖水,今俗呼為運瀆。其實自古城西南行者是運瀆,自歸蔣山寺門前東出至青溪者名潮溝,其溝向東,已湮塞,西則見通運讀。按《實錄》所載,皆唐事,距今數百年,其溝日益淹塞,未詳所在。今府城東門外,西抵城壕,有溝東出,曲折當報寧寺之前,里俗亦名潮溝。此近世所開,非古潮溝也。
⑶《三國志注》:《九州春秋》曰:馬騰、韓遂之敗,樊稠追至陳倉,遂語稠曰:“天地反覆,未可知也。
⑷六帝,謂六代開國之帝也。
⑸《漢書》:“樵蘇后爂。”顏師古注:“樵,取薪也,蘇,取草也。
作者在憑吊古代遺跡時,看著斑駁的遺跡,詩人感嘆世事無常,隨著歲月的侵蝕,再如何雄偉的建筑,顯赫的世家,都已經泯滅在時間的長河中了。不好,生字給人有動的感覺,給人一種草木生長的很旺盛的感覺,而更反襯出,吳地的衰敗。而有字顯然沒有生字這么貼切,意境深遠。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海子橋大風即事一首。明代。童冀。 海子橋西風大作,撲面驚砂似飛雹。蹇驢局促驅不前,仆夫睢盱行屢卻。傍人指點笑相語,誰遣先生此行樂。韓公半醉紗帽偏,童子竦立高吟肩。惟有王郎跛能履,拄杖落手心茫然。君平杖頭無酒錢,羊市街西尋鄭虔。從此避風如避箭,閉門經月不相見。剝啄移時始啟關,旋吸清泉沃塵面。墻頭濁醪如井泉,沈醉不虞歸路遠。城南招提老贊公,三日不見心忡忡。回鞭便欲造虛白,驚見斜陽天際紅。歸來獨坐增永慨,三復平生康節戒。青燈永夜長自憐,白首相隨惟影在。故山萬里孤云飛,一身憔悴誰復知。從今風雨閒柴扉,養取病鶴江南歸。
又同黎明府游銅官山二首 其一。明代。鄧云霄。 美人如玉樹,作令得銅官。望氣千峰紫,清談六月寒。訟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歡。歸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
陳五主。明代。郭之奇。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青蒲未了安成泣,臨海旋驅嗣主輪。獨值齊衰能啟土,始逢周盛復逡巡。云龍門外空焚錦,玉樹庭中競樂春。三閣花容誰比艷,平湖草色忽開堙。天子寺奴應可獻,宮英文狎豈相顰。一朝王氣歸眢井,留得新聲感后人。
王爺廟次韻黃山谷登快閣。清代。陳忠平。 幾度登臨約未成,偶從雨隙得微晴。煙光色散諸般幻,水鏡天開一線明。香火終年車絡繹,沙丘亙古棘縱橫。我來不為前途卜,但與閒鷗有舊盟。
江陵贈滿術人。。項安世。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