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云亦是崩。
一種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漢文陵。
途經秦始皇墓。唐代。許渾。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云亦是崩。一種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漢文陵。
龍盤虎踞地勢雄峻綠樹一層層,哪怕高入浮云最終也是要坍崩。
贏政劉恒同樣葬在青山秋草里,人們卻只去祭拜漢文帝的霸陵。
秦始皇墓:在陜西臨潼下河村附近,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墳塋巨大,草木森然。
龍盤虎踞:形容地勢雄峻險要。
崩:敗壞。《詩經·魯頌·閟宮》:“不虧不崩。”漢鄭玄注:“虧、崩,皆謂毀壞也。”
一種:一般,同樣。
漢文陵:即霸陵,漢文帝劉恒的陵墓,在今陜西西安東郊的霸陵原上,距秦始皇陵不遠。漢文帝生時以節儉出名,死后薄葬,霸陵極其樸素,受到后人稱贊。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出版社,2010:659
2、3. 張國動.中國歷代諷刺詩選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132-133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帝國的君主,秦始皇以他的雄才偉略為此后二千年的封建國家奠定了統治的藍圖。許渾過秦始皇陵所在的驪山,寫下了這首《途經秦始皇墓》,以表達他對這個歷史人物的基本評價。
參考資料:
1、張國動.中國歷代諷刺詩選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132-133
2、艾治平.歷代絕句精華全解: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121-122
始秦皇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地形雄偉,景象佳麗,有“龍盤虎踞”之勢。并以“樹層層”來烘托,更見其氣象的不凡。次句前四字“勢如浮云”,在含意上應歸入上句:陵墓落成之初,曾經“樹草木以象山”,雖歷千余年,到晚唐也仍是群樹層疊,高薄云天。總之前十一個字,或以“龍盤虎踞”狀之,或以“樹層層”烘托之,或以“勢如浮云”陳述之,把始皇墓的雄奇壯偉,氣象萬千,呈現了出來。可是后三個字“亦是崩”一出,如無堅不摧的神劍,輕輕一揮,直使眼前的龐然大物,骨化形銷了。對于像山一樣高大的墓堆,當時就有民謠說:“運石甘泉口,渭水為不流,千人歌,萬人吼,運石堆積如山阜。”顯然這里還有弦外之音:“崩”者并非專指墳墓崩塌(實際墳墓也并未崩)或秦始皇駕崩,而包括有如傳說的曾被項羽掘毀,或更荒唐的“牧火宵焚”;秦始皇苦心經營的“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詩人的嘲諷尖銳潑辣,這三個字干脆利落,嚴于斧械,真有一言九鼎的氣概。
末二句繼續深化其反對殘暴政治的思想。同樣是坐落在青山秋一草間的陵墓,行路之人經過時,卻只恭敬地拜渴漢文帝的陵墓。漢文帝是漢代初年文景之治的代表人物,他推行黃老之治,與民休息,艱苦樸素,曾欲建一露臺,一核算工價需千金,相當于十戶中人之產,漢文帝立刻停止這個露臺的修建。他在歷史上算得上是一位能夠了解人民疾一的好皇帝,同樣地,人們也只會紀念和緬懷這樣的對人民較好的統治者,而不會去對那殘暴刻薄的秦始皇頂禮膜拜。民心所向,在這個小小的參拜陵墓的行為中顯現得很清楚了。詩題是寫過秦始皇墓,此處卻著力寫漢文帝陵,看似詩思不屬,實際上在兩種統治方式、兩種對待人民的態度的對比之下,詩的主題更顯突出。
此詩渾厚有味,通過對比手法來對歷史人物加以抑揚,反映了作者對剛恨殘暴的統治者的憤恨和對謙和仁愛的統治者的懷念,詩意填密,可以規見作者的詩心。這首詩明白無誤地表現出作者自己的歷史觀、是非觀,可說是一首議論詩。但它的字挾風雷,卻出之以輕巧疏宕,唱嘆有情的筆墨,有幽美的藝術魅力,而不像是在評說是非了。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后人擬之與詩圣杜甫齊名,并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后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許渾。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后人擬之與詩圣杜甫齊名,并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后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尚書書。宋代。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
正月十六日奉皇太后瀛臺看煙火即景燈詞八首 其五。。弘歷。 云霞錦繡燦瀛臺,花發何須殷七來。百子池邊麟卓犖,萬年枝上鳳毰毸。
與金水相約詠世界杯限以“九佳”前十二字為韻。。熊盛元。 卅二煙塵迷亂眼,綠茵坪上影清佳。沸天潮涌高千尺,喝彩聲喧震六街。問鼎紛馳稱霸念,追風端賴踏云鞋。群夷礪志摩星月,諸夏無緣奪獎牌。漫道振興龍入海,爭禁羸弱骨如柴?銷殘終古英雄氣,輸與當今琥珀釵。每向大人空說劍,初遭小挫便收靫。孤窗反省知誰肯,列國周游請自差。戰敗心頹藏玉闕,酒酣肩聳拍洪崖。險灘高峽應難渡,絕技神工豈有涯?揮袂欲驅三里霧,舒眸更上一重階。銀屏伴我消長夜,遙共居庸數子偕。
詠偽鄭遺事。宋代。陳昂。 片石能容百萬人,天遺圖讖應南閩。也知中國全歸漢,妄托仙源可避秦。荒島畬田登版籍,土酋番族雜流民。開荒絕勝田橫島,易世相傳尚不臣。
岳武穆葬西湖故宅為學宮。元代。艾性夫。 老秦舉□媚□金,枉死如公恨最深。地下紅旗應北指,西湖埋骨不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