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急于仕進被貶到長沙三年,班超離家萬里才封了個定遠侯。
這怎能比得上牽著白牛犢的巢父,飲水于清清的河流!
⑴《漢書》:賈誼為長沙傅,三年,有鵩鳥飛入誼舍,止于坐隅。誼既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
⑵《后漢書》:班超行詣相者,曰:“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dāng)封侯萬里之外。”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頭,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后使西域,西域五十余國悉皆納質(zhì)內(nèi)屬,封超為定遠侯。
⑶《淮南子》:“宋人好善者家,無故黑牛生白犢。”
⑷《高士傳》:許由,堯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穎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詩意謂仕宦而不得志如賈誼一流,得志如班超一流,皆羈旅異方,不如巢、許隱居獨樂,安步田園之為善也,其旨深矣。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6-917
從詩中“賈誼三年謫”來看,當(dāng)亦白帝遇赦東歸后在湖南盤桓期間所作,姑系于乾元二年(759)。該詩通過對賈誼、班超命運的對比,流露出李白晚年對出處進退的看法。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6-917
他在《乞歸疏》中寫道,“但愿生入玉門關(guān)”。“何如”、“飲水”兩句用的是堯讓君位于巢父和許由的典故。相傳堯要把君位讓給巢父,巢父拒絕接受;堯把君位再讓給許由,許由聽后跑到穎水邊洗耳,認為耳朵聽到這個消息受到了玷污。此時,巢父正好牽牛飲水,巢父聽說許由洗耳的原因后,認為洗耳的水受到污染,牛也不能喝,于是把牛牽到上游去飲水。多清高脫俗的兩個人!賈誼、班超一文一武,文有驚世鴻文,武有治國之功,但一個英年早逝,一個有家難回,這都是當(dāng)官害了他們。許由、巢父不是沒有君臨天下的機會,更不是沒有為官作長的素質(zhì),但他們都識透玄機,不入官場,不求功名,不沾利祿,無牽無掛,樂做田園之隱士,遠避禍災(zāi),逍遙自得,牽白犢飲清流,與賈誼、班超截然不同。李白終生都想從政,在此時似乎終于感悟到了。
無論寫自己歸隱,或者勸人退后致仕,大多纏結(jié)在深山煙霞、野水瞑迷之間,生活則亦漁亦樵,且吟且醉。本詩卻是借歷史作比照:或則才調(diào)絕倫而沉論不遇如賈誼;或則象少時便有“挾長風(fēng)、破萬里浪”的大志,雖博得封侯萬里而終抱未能生歸玉門的隱痛的班超;前者悒郁而早夭;后者雖勉盡天年而仍不免遺恨。這樣看來,倒不如學(xué)古高士許由、巢父那樣躬親耕種,鑿井自飲,高居清流,樂其生死。既不以形骸為役;也不讓心神徒勞來得自在呢!——以太白自由解放的靈魂看,這恐怕也正是他一向笑傲王侯、卑視卿相的素懷吧!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秋。唐代。高蟾。 陽羨溪聲冷駭人,洞庭山翠晚凝神。天將金玉為風(fēng)露,曾為高秋幾度貧。
和閩帥。宋代。許應(yīng)龍。 龍飛天子攬英雄,舊德欣逢泰道通。丹詔果然頒北闕,彩舟行矣駕東風(fēng)。雨馀杉徑新添綠,暖入花妝旋姹紅。待得湖邊春色滿,我公已在鳳池中。新鑿南湖接海潮,油幢領(lǐng)客泛蘭橈。那知半夜雨聲急,卻放新晴物色饒。盡日登臨陪步武,高談灑落挹風(fēng)標(biāo)。陽春白雪真難和,泚筆惟書道路謠。
酷暑嘆。明代。謝遷。 漠漠炎埃障大荒,火輪停午晝偏長。科頭竟日真如醉,赤腳層冰未當(dāng)狂。強學(xué)地仙揮羽扇,為迎田父倒荷裳。桔槔聲里心猶渴,安得天風(fēng)送雨涼。
宿宛陵書院。明代。程敏政。 自從刪述來,詩道幾更變。騷些無遺聲,漢魏起群彥。謝絕及宋沈,入眼已蔥茜。頹波日東馳,李杜出而殿。當(dāng)時多渾成,豈必事精鍊。云胡倡唐音,趍者若郵傳。坐令詩道衰,花月動相眩。千載宛陵翁,惟我獨歆羨。翁詞最古雅,翁才亦豐贍。一代吟壇中,張主力不勌。遂使天地間,留此中興卷。如何近代子,落落寡稱善。紛紜較唐宋,甄取失良賤。無乃久浸淫,曾靡得真見。渺渺歲將夕,南來宛陵縣。頓首升翁堂,松竹猶眷眷。感慨撫陳跡,江水一再奠。我心夙景仰,我學(xué)誠襪線。上想三百篇,斯境復(fù)誰薦。
山中僧。唐代。陸龜蒙。 手關(guān)一室翠微里,日暮白云棲半間。白云朝出天際去,若比老僧猶未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