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急于仕進被貶到長沙三年,班超離家萬里才封了個定遠侯。
這怎能比得上牽著白牛犢的巢父,飲水于清清的河流!
⑴《漢書》:賈誼為長沙傅,三年,有鵩鳥飛入誼舍,止于坐隅。誼既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
⑵《后漢書》:班超行詣相者,曰:“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封侯萬里之外。”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頭,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后使西域,西域五十余國悉皆納質內屬,封超為定遠侯。
⑶《淮南子》:“宋人好善者家,無故黑牛生白犢。”
⑷《高士傳》:許由,堯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穎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詩意謂仕宦而不得志如賈誼一流,得志如班超一流,皆羈旅異方,不如巢、許隱居獨樂,安步田園之為善也,其旨深矣。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6-917
從詩中“賈誼三年謫”來看,當亦白帝遇赦東歸后在湖南盤桓期間所作,姑系于乾元二年(759)。該詩通過對賈誼、班超命運的對比,流露出李白晚年對出處進退的看法。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6-917
他在《乞歸疏》中寫道,“但愿生入玉門關”。“何如”、“飲水”兩句用的是堯讓君位于巢父和許由的典故。相傳堯要把君位讓給巢父,巢父拒絕接受;堯把君位再讓給許由,許由聽后跑到穎水邊洗耳,認為耳朵聽到這個消息受到了玷污。此時,巢父正好牽牛飲水,巢父聽說許由洗耳的原因后,認為洗耳的水受到污染,牛也不能喝,于是把牛牽到上游去飲水。多清高脫俗的兩個人!賈誼、班超一文一武,文有驚世鴻文,武有治國之功,但一個英年早逝,一個有家難回,這都是當官害了他們。許由、巢父不是沒有君臨天下的機會,更不是沒有為官作長的素質,但他們都識透玄機,不入官場,不求功名,不沾利祿,無牽無掛,樂做田園之隱士,遠避禍災,逍遙自得,牽白犢飲清流,與賈誼、班超截然不同。李白終生都想從政,在此時似乎終于感悟到了。
無論寫自己歸隱,或者勸人退后致仕,大多纏結在深山煙霞、野水瞑迷之間,生活則亦漁亦樵,且吟且醉。本詩卻是借歷史作比照:或則才調絕倫而沉論不遇如賈誼;或則象少時便有“挾長風、破萬里浪”的大志,雖博得封侯萬里而終抱未能生歸玉門的隱痛的班超;前者悒郁而早夭;后者雖勉盡天年而仍不免遺恨。這樣看來,倒不如學古高士許由、巢父那樣躬親耕種,鑿井自飲,高居清流,樂其生死。既不以形骸為役;也不讓心神徒勞來得自在呢!——以太白自由解放的靈魂看,這恐怕也正是他一向笑傲王侯、卑視卿相的素懷吧!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尸位學署岑寂無聊泛泛隨流跡近漁父每有聞見輒宣謳詠因名瀛涯漁唱 其二十一。清代。朱仕玠。 想見如來紺發鬖,荷蘭移種海東南。誰知異果波羅蜜,別有佳名優缽曇。
子昂逸馬圖。元代。袁桷。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挽戴南灣。明代。陳龍。 南浦蒹葭覆釣舟,草堂人去水空流。凄涼煙月滄洲晚,憔悴霜風玉樹秋。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兩字等浮漚。史臣異日書高潔,東漢嚴光是匹儔。
送堪輿饒少峰歸豫章。明代。林熙春。 廿載南游訪十洲,半肩劍履遍瀛州。繇來世族推高第,直為親塋下一籌。云鎖絲綸騰白鶴,江環風木臥青牛。渭城何計遲橋梓,綠蟻尊前水驛舟。
送張伯起入都二首。元代。方回。 元侯可文學,未壯冠貂蟬。之子觀光日,前修致政年。芹宮堪注擬,瓜戍尚遲延。定有群人薦,班行綴集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