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文握武,建中興廟宇,載青史圖書。功成卻被權臣妒,正落奸謀。閃殺人望旌節中原士夫,誤殺人棄丘陵南渡鑾輿。錢塘路,愁風怨雨,長是灑西湖。
滿庭芳·看岳王傳。元代。周德清。 披文握武,建中興廟宇,載青史圖書。功成卻被權臣妒,正落奸謀。閃殺人望旌節中原士夫,誤殺人棄丘陵南渡鑾輿。錢塘路,愁風怨雨,長是灑西湖。
能文能武的全才,足可以使南宋中興,名字永垂青史。其功績遭到權臣的怨恨,誤中權臣的奸計。中原父老再也盼不來北進的王師,趙宋王朝丟棄祖宗的陵廟向南逃去。錢塘路上,風雨凄凄,滿含愁怨,灑落在西子湖上。
岳王:即岳飛,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故稱岳王。
披文握武:指文武雙全。
建中興廟宇:岳飛為國竭智盡忠,挫敗了金兵的侵略,使宋朝得以中興。
正落奸謀:落入奸臣賊子的陰謀。
閃殺人望旌節中原士夫:弄得中原人民只能遙望宋軍撤退,而不能恢復祖國的統一。閃殺:拋閃。旌節:指旌旗儀仗。士夫:宋朝的官員。這句指岳飛破金打至朱仙鎮被宋廷召回的事。閃殺人指代中原百姓。
誤殺人棄丘陵南渡鑾輿:奸臣殺害了岳飛,致使大宋皇帝渡江南逃,大片國土淪于金人之手。丘陵:泛指國土。鑾輿:天子車駕,代指皇帝,即宋高宗趙構。誤殺人指代皇帝,即宋高宗趙構。
錢塘:即今杭州,岳飛在此遇害,后遷葬西湖。
參考資料:
1、《元曲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010頁
這首小令中歌頌的是宋代名將岳飛,前半部分以敘事為主,后半部分將議論與抒情融為一體,整體上是層次分明,一氣呵成,動人心魂。開頭三句對岳飛作概括性的評價、介紹。“披文握武”,稱贊岳飛文武雙全;“建中興廟宇,載青史圖書”,指岳飛有再建宋王朝宋廟社稷之功,足以流芳百世。后兩句“功成卻被權臣妒,正落奸謀”,追述被誣身亡的悲劇,一個“卻”字,飽含悲憤、痛惜。“閃殺人望旌節中原士夫,誤殺人棄丘陵南渡鑾輿”兩句揭示由此產生的后果:丟棄宗廟南逃,收復失地無望。最后三句“錢塘路,愁風怨雨,長是灑西湖”,落筆于岳墳。那“愁風怨雨”所凝聚的,正是千古不滅的民族正氣,為忠臣的冤魂長掬一腔熱淚。全曲前半以敘事為主,后半熔議論與抒情于一爐,既層次分明,又一氣呵成,動人心魂。[1]?這支曲子,首句寫出岳飛非凡才略。二句接寫岳飛的中興功績。三句寫出岳飛壯烈的一生。四、五句揭露主和派秦檜等陷害岳飛的罪行。六、七句,進寫岳飛的英雄業績,抓住“閃殺人”、“誤殺人”,這些帶有關鍵性的問題,進行敘寫,把權奸和昏君誤國殃民的罪惡,凝練地表現出來。最后三句抒寫了對岳飛不幸遭遇的極度悲憤和惋惜之情,同時也表露出作者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
周德清(1277-1365)元代文學家。字日湛,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高安市楊圩鎮睱塘周家)人。北宋詞人周邦彥的后代。工樂府,善音律。終身不仕。著有音韻學名著《中原音韻》,為我國古代有名的音韻學家。元代卓越的音韻學家與戲曲作家。《錄鬼簿續篇》對他的散曲創作評價很高,然其編著的《中原音韻》在中國音韻學與戲曲史上卻有非凡影響。「德清三詞,不惟江南,實天下之獨步也。」《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31首,套數3套。至正己(1365)卒,年八十九。 ...
周德清。 周德清(1277-1365)元代文學家。字日湛,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高安市楊圩鎮睱塘周家)人。北宋詞人周邦彥的后代。工樂府,善音律。終身不仕。著有音韻學名著《中原音韻》,為我國古代有名的音韻學家。元代卓越的音韻學家與戲曲作家。《錄鬼簿續篇》對他的散曲創作評價很高,然其編著的《中原音韻》在中國音韻學與戲曲史上卻有非凡影響。「德清三詞,不惟江南,實天下之獨步也。」《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31首,套數3套。至正己(1365)卒,年八十九。
附寬河書后寄周仲鼒父子二首 其一。。董紀。 始終情意兩蹉跎,離恨雖多話亦多。只有茜溪溪上月,照人一直到寬河。
漢鐃歌十八曲 其十七 遠如期。明代。王世貞。 遠如期,招四夷。皇帝坐殿上,麒麟辟邪,符拔騊駼。拖沓焉施弛,苑囿付民居。詔司農,罷輪臺。皇帝坐殿上,干羽舞兩階。群臣上,壽玉卮。單于來,單于來。
搗練子·初酒醒。兩漢。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雨中水閣閑眺。宋代。蘇泂。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
四月八日漫作。。弘歷。 浴佛傳佳節,清和景尚妍。每因逢此日,不禁憶當年。兒女花真幻,昔今時久遷。齊云遙在望,愧我未忘緣。
北京八詠 其二 玉泉垂虹。。王洪。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云凈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內苑分來瑤草合,御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