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鶴一為別,存亡三十秋。
今來數行淚,獨上驛南樓。
長沙驛前南樓感舊。唐代。柳宗元。 海鶴一為別,存亡三十秋。今來數行淚,獨上驛南樓。
與品德高尚的你相別,如今已有三十個春秋。
今天我獨自登臨故地,形影孤單,物是人非,禁不住流下了悲傷的淚水。
海鶴: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孫汝聽注:“海鶴以喻德公?!?/p>
存亡:指己存彼亡,自己還活著而德公已經去世。
三十秋:三十年。貞元元年,柳宗元的父親柳鎮任鄂岳沔都團練判官,宗元隨從在這一帶活動,得以結識德公。至作此詩時,整整三十年。
此詩是元和十年赴柳州途中經長沙時作。柳宗元十三歲時曾隨其父到過長沙驛,并在驛前南樓與德公相見。三十年前詩人在童年時期曾在此得到長輩的關愛,而如今德公早已作古,人去樓空,不得復見。舊地重臨,不禁感慨系之,潸然淚下。
參考資料:
1、謝漢強.柳宗元柳州詩文選讀:西安地圖出版社,1999.12:第4頁
這是一首“感舊”之作。所感懷的對象為三十年前見到的“德公”,德公已如海鶴仙逝。當年一別,轉眼三十載了,生死存亡真是無常??!觸發其感懷的媒介則是“長沙驛前南樓”。陳景云《柳集點勘》說:“長沙驛在潭州,此詩赴柳時作,年四十三。觀詩中‘三十秋’語,則驛前之別甫十余齡耳。蓋隨父在鄂時亦嘗渡湘而南?!睋娨?,大約三十年前,宗元之父柳鎮任鄂岳沔都團練判官,宗元隨父曾在長沙驛前南樓與“德公”話別?!昂zQ”自然是指德公,但稱德公為“海鶴”,卻自有其獨特的蘊涵。其具體所指,今日雖已不可確知,卻可從中領略到一種瀟灑、自由、無拘無束、來去自如的意味,并由此給全詩增添一種空靈的詩化的情調。
通首抒情,藹然仁者之言。無一字不質樸,無一語不出自肺庸。今昔之感,洋溢在字里行聞,字字句句扣緊感舊的題旨,一氣貫注,自然渾成。“存亡三十秋”,蘊藏著無限的傷感。既有世路的艱險,更有人生的坎坷,既有昔日的情愫,又有今朝的思慕。“數行淚”是哭德清公,也是哭自己的功業未就,謗責飛騰。著一“獨”字,而身世之寂寥。前路之渺茫,概可想見。詩人懷舊傷今,所以有諸多感慨。
其實還有一層無常感他沒說出來:仕宦更是無常!一月奉命北歸,二月到京,三月又貶柳州,人生太難預料了!懷舊傷今,詩人禁不住流下數行清淚。這首詩與前《過衡山見新花開卻寄弟》詩相較而讀,一喜一悲,炎涼相繼,頗耐人尋味。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霜后紀園中草木十二絕 其六。宋代。范成大。 牡丹初剪時,已具新花眼。代謝不容發,笑殺鐵門限。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華、若昭、若倫、若。唐代。王建。 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少年絕音華,貴絕父母詞。素釵垂兩髦,短窄古時衣。行成聞四方,征詔環珮隨。同時入皇宮,聯影步玉墀。鄉中尚其風,重為修茅茨。圣朝有良史,將此為女師。
慈竹。宋代。王令。 不求丹鳳食,不學景龍吟。自有慈仁意,相依歲月深。潛符君子道,可媿世人心。徒爾秋郊外,青青數畝陰。
夜宿劉將軍園亭 其二。清代。申涵昐。 仗劍從戎去,堂留綠野虛。園丁晨掃徑,奴子夜烹魚。灞上誰開壘,西湖正跨驢。清時無戰伐,衛霍有閑居。
銅雀臺。元代。陳孚。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人生過眼草上露,白骨何由見歌舞。獨不念漢家長陵一抔土,玉柙珠襦鎖秋雨。
代吳兒作小至后九九詩八解 其一。宋代。張侃。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