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寒,樓閣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閉,小庭空,落花香露紅。
煙柳重,春霧薄,燈背水窗高閣。閑倚戶,暗沾衣,待郎郎不歸。
更漏子·鐘鼓寒。唐代。韋莊。 鐘鼓寒,樓閣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閉,小庭空,落花香露紅。煙柳重,春霧薄,燈背水窗高閣。閑倚戶,暗沾衣,待郎郎不歸。
鐘鼓寒重,樓閣晦暗,月光照著金井邊的古桐。深深的院落緊閉,小小的庭院空寂,落花沾著香露鋪滿了一地殘紅。
煙柳重重,春霧淡薄,在高閣臨水的窗前,燈光就要漸漸熄滅,眼見天色就要亮了。她百無聊賴地倚靠著門戶,眼淚暗暗地落下來沾濕了衣裳,她苦苦等待情郎歸來,他卻遲遲不歸。
更漏子:詞牌名,雙調(diào)四十六字,上下片各六句,兩仄韻、兩平韻。
鐘鼓寒:傳來的鐘鼓聲似乎帶著寒氣。
暝(míng):昏暗。
古桐:老桐。
金井:以銅為欄的井。
燈背:意思是掩燈。
水窗:臨水之窗。一作“小窗”。
暗沾衣:即暗中流淚沾濕衣服。
郎不歸:一作“歸未歸”。
參考資料:
1、周世偉.韋莊詞匯釋別解:西南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2009:104-105
2、陳如江編注.紅樓別夜堪惆悵 花間詞:山東文藝出版社,2014:72
3、趙崇祚編選;夏華等編譯.花間集(圖文版):萬卷出版公司,2012:85
該詞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未知。該詞是一首代思婦立言的詞作,是韋莊為應(yīng)歌而作。
參考資料:
1、黃進(jìn)德.唐五代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13
上片一開始,詞人就借助于豐富的想象,給這位思婦造成一種孤獨(dú)的氛圍,一個寂寞的環(huán)境,在“鐘鼓”之后著一“寒”字,而冷清之意全見:在“樓閣”之后綴一“瞑”字,而昏暗之色如繪。加上那輪淡淡的冷月,照在井邊的老桐樹上。多情的思婦獨(dú)立小庭,無語凝思。這是從女主人公的視覺來寫客觀的景物。深深的院落關(guān)得緊緊的,小小的庭除顯得空蕩蕩的,她佇立閑階,逐漸看到露兒滴了,紅色的花瓣帶著濃郁的香氣悄悄地落了下來,從而把自己的寂寞生活跟落花的飄零命運(yùn)聯(lián)系起來。這是從女主人公的感覺來寫客觀景物的。客觀景物都帶有思婦主觀的感情色彩,即景即情,亦人亦物,不知何者為人,何者為物,何者為景,何者為情,渾然一體,妙合無垠,使湊者從中得到很好的審美享受。這個意境,跟李白《菩薩蠻》的“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極其相似。該詞讓那個脈脈含情的思婦隱藏在畫面之外,用烘托的手法,揭示了思婦的內(nèi)心世界,讀來韻味無窮。
下片是從時間的推移上,繼續(xù)用景語來烘托思婦的愁緒。露重霧稀,楊柳低垂,已是黎明的景象,而那個思婦仍然背著燈兒,守著窗兒,渴望著她的心上人。這“燈背水窗高閣”,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思婦幽居獨(dú)處而產(chǎn)生的孤獨(dú)黯傷的心理。“閑倚戶”三句,“倚戶”為了“待郎”,淚下“沾衣”,是因“郎不歸”。“閑”是無事可做,但這里的“閑”又不是無事可做,“街戶待郎”便是極要緊的事,不過表面看上去似乎確是無事可做。“暗沾衣”的“暗”,乃是昕望不遂,悲從中來,淚下沾衣而不自知。可謂無一字不加意著力。如果說“鐘鼓寒”三句,是“月上柳梢頭”的薄暮,那么“深院閉”三句,就是“燈火已三更”的深夜,而“煙柳重”三句,則是“曙色東方才動”的黎明了。從時間的推移上,表明思婦凝望之久,癡情之重,在滿懷希望的期待中,逐步走向失望的過程。“待郎郎不歸”是作者點(diǎn)睛之筆,又是思婦傷心之語。執(zhí)此句以回讀上文,更感覺其中步步置景設(shè)色之妙。
全詞以景語為主,只在結(jié)尾三句寫到女主人公的神態(tài)、心態(tài),以此點(diǎn)明主題,強(qiáng)化景語效果。用疏鐘、淡月、墜露、昏燈等景物,造成一種凄涼寂寞的氛圍,又用紓緩、低沉、嗚咽、斷續(xù)的旋律,加深思婦的無可奈何的愁思。形式上雖然沒有出現(xiàn)愁苦的字眼,骨子里卻充滿著哀怨的感情。
韋莊。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yīng)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fēng)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江南野人毛發(fā)古,騎牛讀書無一侶。白眼遙看泰華云,赤腳冷濯滄浪雨。
長安小兒不足數(shù),論文忽有東平武。武君胸中氣崢嶸,呼吸云夢吞滄溟。
結(jié)交行送武之文。元代。王冕。 江南野人毛發(fā)古,騎牛讀書無一侶。白眼遙看泰華云,赤腳冷濯滄浪雨。長安小兒不足數(shù),論文忽有東平武。武君胸中氣崢嶸,呼吸云夢吞滄溟。筆底春秋決王伯,坐探今古無馀情。青青揚(yáng)舟渡淮海,江山秀色遙相待。雄文卷盡九江碧,新詩寫出廬山翠。西南五老青未了,倏忽騎云過蓬島。脫略不作公子行,隨我騎行踏芳草。人怪我顏何丑老,自覺無人可同調(diào)。梅花明月柳花云,獨(dú)對青山發(fā)長嘯。武君過我笑我癡,話言時復(fù)投其機(jī)。柴床臥聽夜雨落,草窗坐看秋螢飛。凄涼飲盡客中味,君知我知誰復(fù)知。今年丙子旱太苦,江南萬里皆焦土。老羸餓死壯者逃,碩鼠欺人暴如虎。武君平生多抱負(fù),對此如何可輕舉?武君武君善調(diào)護(hù),慎勿輕身學(xué)巢許。秋風(fēng)昨日吹大荒,草木黃落雁南翔。浩然歸興不可降,嚴(yán)君五馬一馬黃。大兄亦受七品郎,況是遷官歸故鄉(xiāng)。可知閭里生輝光,我窮衣袖露兩肘。回視囊蓖無一有,送君不勸陽關(guān)酒。長歌但折江上柳,丈夫有志當(dāng)自持。不須重此生別離,淚不為此生別滋。天南天北同襟期,明年平原芳草綠。試弓好射銜花鹿,有懷若問山陰竹,中天亦有南飛鵠。
李廷臣通判蔡州。宋代。梅堯臣。 來路青青草,隨君去未休。亦將離思遠(yuǎn),還共翠心抽。細(xì)藉車輪穩(wěn),薰?fàn)恳奥帷M鯇O歸不久,冉冉莫經(jīng)秋。
此日經(jīng)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fēng)。
煙霞不斷重陽路,勛業(yè)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復(fù)晏,布袍芒屩意何窮。
九日登高蓋山憶舊游。明代。鄭善夫。 此日經(jīng)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fēng)。煙霞不斷重陽路,勛業(yè)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復(fù)晏,布袍芒屩意何窮。
蝶戀花·將去揚(yáng)州重至湖上作。。黃侃。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fù)清秋節(jié)。一紀(jì)重來情緒別。蘆花替我頭如雪。終古雷塘流未歇。杜牧三生,前事憑誰說。后日風(fēng)帆天畔葉。夢魂應(yīng)踏揚(yáng)州月。
送兄弟還都至長葛河上四首·雙禽。宋代。韓維。 雙雙河洲禽,文彩披丹質(zhì)。飛翔不離渚,鳴戲自終日。寒魚伏冰池,歲暮饑爾匹。不欲遠(yuǎn)求林,投身避羅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