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

    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朗讀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

    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

    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

    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

    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譯文

    年少寄情人事外,傾心只在琴與書。

    身穿粗衣情自樂,經(jīng)常貧困心安處。

    機(jī)會來臨且迎合,暫時棲身登仕途。

    棄杖命人備行裝,暫別田園相離去。

    孤舟遙遙漸遠(yuǎn)逝,歸思不絕繞心曲。

    此番行程豈不遠(yuǎn)?艱難跋涉千里余。

    異鄉(xiāng)風(fēng)景已看倦,一心思念園田居。

    看云羞對高飛鳥,臨河愧對水中魚。

    真樸之念在胸中,豈被人事所約束?

    且順自然任變化,終將返回隱居廬。

    注釋

    始作:初就職務(wù)。鎮(zhèn)軍參軍:鎮(zhèn)軍將軍府的參軍。鎮(zhèn)軍是鎮(zhèn)軍將軍的簡稱。曲阿:地名,在今江蘇丹陽。

    弱齡:少年。指二十歲時。弱:幼。寄事外:將身心寄托在世事之外,即不關(guān)心世事。

    委懷:寄情。

    被(pī):同“披”,穿著。褐(hè):粗布衣。《老子》:“是以圣人,被褐懷玉。”欣自得:欣然自得。

    屢空:食用常常空乏,即貧困。《論語·先進(jìn)》:“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是說顏回的道德學(xué)問已是差不多了,但常常食用缺乏。詩人在這里即以顏回自比。晏(yàn)如:安樂的樣子。

    時來:機(jī)會到來。時:時機(jī),時運(yùn)。茍:姑且,暫且。冥會:自然吻合,暗中巧合。郭璞《山海經(jīng)圖贊·磁石》:“磁石吸鐵,琥珀取芥,氣有潛通,數(shù)亦冥會。”

    宛:屈,放松。轡(pèi ):駕馭牲口的韁繩。憩(qì):休息。通衢(qú):四通八達(dá)的大道。這里比喻仕途。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偶然遇上了出仕的機(jī)會,姑且順應(yīng),暫時游跡于仕途。

    投策:丟下手杖。投,棄,擱下。命晨裝:使人早晨準(zhǔn)備行裝。

    疏:疏遠(yuǎn)。這里是分別的意思。

    眇(miǎo)眇:遙遠(yuǎn)的樣子。《九章·哀郢》:“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逝:去,往。

    綿綿:連綿不斷的樣子。歸思:思?xì)w之情。紆(yū):縈繞,纏繞。

    登降:上山下山,指路途跋涉艱難。登,指登山。降,指臨水。這句和上句是說我這次旅程難道不遠(yuǎn)嗎?跋山涉水也有一千余里。

    目倦:謂看得厭倦了。川途異:指途中異鄉(xiāng)的景物。一作“川途永”。

    山澤居:指山水田園中的舊居。

    慚高鳥、愧游魚:對鳥和魚而慚愧。是感嘆自己不如鳥魚的自由。這兩句是說,看到云中自由飛翔的鳥,和水中自由游玩的魚,我內(nèi)心感到慚愧。意謂一踏上仕途,便身不由己,不得自由了。

    真想:純真樸素的思想。《淮南子·本經(jīng)》:“質(zhì)真而素樸。”初:當(dāng)初,早年。

    形跡拘:為形體所拘。形跡,指形體所為。拘,拘束,約束。此句即《歸去來兮辭》中所說“既自以心力行役”的反意,表示內(nèi)心本不愿出仕。

    憑:任憑,聽任。化遷:自然造化的變遷。

    班生廬:指仁者、隱者所居之處。班生指東漢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班固,他在《幽通賦》里說“里上仁之所廬”,意謂要擇仁者草廬居住。廬,房屋。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10-112

    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當(dāng)作于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陶淵明四十歲。元興三年(404年)劉裕行鎮(zhèn)軍將軍。軍府設(shè)在京口。陶淵明當(dāng)時為生活所迫,出任鎮(zhèn)軍將軍府的參軍,在赴京口上任行經(jīng)曲阿(今江蘇丹陽)途中,他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10-112

    2、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503-505

      陶詩總的特點(diǎn)是親切、平易。其述志諸作多如朋友相聚,一杯在手,話語便從肺腑間自然流出。初看似略不經(jīng)意,細(xì)讀卻深有文理。這首詩便正是如此。

      全詩可分四段。首四句為第一段,自敘年輕時淡泊自持之志。作者談到自己從小就對世俗事務(wù)毫無興趣,只在彈琴讀書中消磨時間。雖然生活窮苦,卻也怡然自得。此話果真。作者不止一次地說過自己“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顏延之的《陶徵士誄》也說他“弱不好弄,長實(shí)素心”。然而,又不完全如此。因?yàn)樽髡咴凇峨s詩》之五中說過“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yuǎn)翥”這樣的話,可見他本來曾經(jīng)有過大濟(jì)天下蒼生的宏偉抱負(fù)。作者之隱居躬耕,除了個性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由于受“閭閻懈廉退之節(jié),市朝驅(qū)易進(jìn)之心”、“密網(wǎng)裁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的污濁而黑暗的現(xiàn)實(shí)之所迫。一個人對往日美好事物的追憶,常常就是對現(xiàn)實(shí)處境不滿的一種曲折反映。作者這里開宗明義,強(qiáng)調(diào)自己年青時寄身事外、委懷琴書的生活,實(shí)際就表達(dá)了他對當(dāng)時迫不得已出仕的自我譴責(zé),對即將到來的周旋磬折、案牘勞形的仕宦生涯的厭惡。

      雖然作者厭惡仕宦生活,然而他又以道家隨運(yùn)順化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迫不得已的出仕,把它看作是一種命運(yùn)的安排。既然如此,那就無須與命運(yùn)抗?fàn)帲M可以安心從政,把它當(dāng)作人生長途上的一次休息好了。第二段“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衙”等四句對自己的出仕之由就作了這樣的解釋。但是,通衢大道畢竟不能久停車馬,因此這休息就只能是小憩而已,與園田的分別也就只能是暫時的。作者正是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和打算,坦然應(yīng)征出仕了。

      從“眇眇孤舟逝”至“臨水愧游魚”八句為第三段,敘作者旅途所感。抱著隨順自然,不與時忤的宗旨和暫仕即歸的打算登上小舟,從悠閑、寧靜、和平的山村駛向充滿了險惡風(fēng)波的仕途,剛出發(fā)心情也許還比較平靜,但隨著行程漸遠(yuǎn),歸思也就漸濃。行至曲阿,計程已千里有余,這時詩人的思?xì)w之情達(dá)到了極點(diǎn)。初出發(fā)時的豁達(dá)態(tài)度已為濃重的后悔情緒所替代。他甚至看見飛鳥、游魚亦心存愧怍,覺得它們能各任其意,自由自在地在天空翱翔、在長河中游泳,自己卻有違本性,踏上仕途,使自己的心靈和行動都受到了無形的束縛。“目倦川途異”四句深刻地表達(dá)了詩人內(nèi)心對此行的厭倦和自責(zé)情緒。

      最后四句為第四段,敘作者今后立身行事的打算:隨運(yùn)順化,終返田園。這一段可看作全詩的總結(jié)。“真想初在襟”之“真想”,就是第一段中寄懷琴書,不與世事之想;“誰謂形跡拘”之“形跡”,就是如今為宦之形,出仕之跡。作者從旅途的愧悔心情中悟出仕宦實(shí)非自己本性所愿,也悟出自己愿過隱居淡泊生活的本性并未喪失,既然如此,按道家“養(yǎng)志者忘形”(《莊子·讓王》)的理論,那么形跡就可以不拘。在宦在田,都無所謂。這與作者在《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jīng)錢溪》詩中所說“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意思大體相近。但是,作者的后悔和自責(zé),就是說明他已經(jīng)覺得自己“心為形役”了,為什么還要說“誰謂形跡拘”呢?作者這里是安慰自己:我沒有為形跡所拘;是鼓勵自己:我不會為形跡所拘!從表面上看來理直氣壯的反詰,其實(shí)是作者為了求得心理平衡、為了從后悔情緒中掙脫出來而對自我的重新肯定。“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二句,前一句是作者對處境的對策,后一句是作者對今后出路的打算:姑且順著自然的變化,隨遇而安吧,但是,我最終肯定要返回田園的。后二句出于本性,是作者的真實(shí)思想和決心,也是全詩的中心意旨所在;前一句則出于理智,是作者根據(jù)道家思想所制定的處世原則,在表面豁達(dá)的自我安慰中隱約流露出無可奈何的悲哀。這短短四句話所表現(xiàn)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實(shí)是十分豐富,耐人尋味的。

      這首詩層次非常清晰,吐露自己赴任途中的內(nèi)心感受和心理變化,既坦率,又細(xì)膩含蓄,確是作者精心結(jié)撰的佳作。這可算是此詩的一個重要特點(diǎn)。

      陶詩的遣詞造句,常于平淡中見精采。粗讀一過,不見新奇;細(xì)細(xì)品味,則頗有深意。如“時來茍冥會”一句,寫作者在應(yīng)征入仕這樣一種“時運(yùn)”到來之際,既不趨前迎接,亦不有意回避,而是任其自然交會。一個“會”字,十分傳神地表現(xiàn)了作者委運(yùn)乘化,不喜不懼的道家人生態(tài)度。又如“目倦川途異”一句,一個“異”字便涵蓋了江南的山水之勝。從潯陽至曲阿,沿途既有長江大川,亦有清溪小流,既有飛峙江邊的匡廬,亦有婉蜒盤曲的鐘山,可謂美不勝收。然而面對如此美景,酷愛大自然的詩人卻感到“目倦”,使人奇怪。對景物之“目倦”,實(shí)際正反映了作者對出仕之“心倦”。“倦”、“異”二字,含義非常豐富。其他如“宛轡憩通衢”之“憩”字,“暫與園田疏”之“暫”字等,也都是傳神阿堵。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朗讀
    ()

    猜你喜歡

    去年同渡江,江上風(fēng)雷惡。

    與君相後先,夜向蘆洲泊。

    ()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

    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fēng)。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

    山林何所樂,佳興四時同。琴罷庭留月,酒殘松度風(fēng)。

    鶴歸蒼漢外,猿叫碧蘿中。卻笑磻溪叟,區(qū)區(qū)理釣筒。

    ()
    史鑒

    去湖三里近,種竹萬竿馀。徑轉(zhuǎn)通幽處,朋來問索居。

    散金時買畫,補(bǔ)屋為藏書。千古王摩詰,輞川應(yīng)不如。

    ()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

    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

    ()

    點(diǎn)鐵成金未是靈,若教無鐵也難成。

    阿誰得似青荷葉,解化清泉作水精。

    ()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 久久午夜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2020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ak|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人人爽|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久久人人超碰精品CAOPOREN|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香蕉久久久久久狠狠色|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 久久久久97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日本福利片国产午夜久久| 色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99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 99久久精品影院老鸭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