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鶯舞蝶兩相欺,不取花芳正結時。
他日未開今日謝,嘉辰長短是參差。
櫻桃花下。唐代。李商隱。 流鶯舞蝶兩相欺,不取花芳正結時。他日未開今日謝,嘉辰長短是參差。
飛動著的黃鶯和蝴蝶常常嘲笑我,因為不能在櫻桃花初放時來欣賞。
前來賞花不是未開就是已落,總之就是趕不上櫻桃花開的良辰吉日。
流鶯:飛動的黃鶯。相欺:相嘲笑。
花芳正結:指含苞初放。
他日:以前的日子。
嘉辰:美好的辰光。長短:此處有“總之”、“反正”之意。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當時政治氣壓低沉,黨局參差,朝云暮雨,翻復無定,詩人似已預感到自己前途的險惡,充滿驚濤駭浪,于個人而言,李商隱自視頗高,而一生困頓失意,便常有不逢時的感嘆,故經常以沉重的筆觸寫出潛藏內心的哀愁和隱憂,《櫻桃花下》一詩即是這類作品的代表。或以為這是一首單純的愛情詩。
參考資料:
1、楊春俏.中晚唐抒情詩選:南海出版公司,2005:282-283
2、楊柳.李商隱評傳: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163
3、鐘來茵.李商隱愛情詩解:學林出版社,1997:350
賞花而花已開,詩人常有不逢時之嘆,但此詩卻加了一個“他日未開”;不管是未開或已謝,總會令人有些感慨。作者從“他日未開今日謝”,引申出“嘉辰長短是參差”的結論,自然能引發讀者的共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類此的“參差”之事,實在很多,卻也是無可奈何,只有自怨自嘆而已。
清代詩人袁枚有一首七絕:“桃花零落杳難尋,人為來遲惜不禁。我道此來遲更好,想花心比見花深。”(《湖上雜詩》)天下事,如能以此種心態處理,也許可以免卻許多煩惱。但并非每一個人都能達到這種境界。一個人,在人生歷程中,常會遇到此種參差之事,經歷得多了,心理狀態或有失平衡,于是乎,李商隱一來到櫻桃樹下,看到并非花芳正結之時,便陡然感到流鶯舞蝶都在相欺了,這種心態,倒也是常有的。
李商隱好幾首櫻桃詩中的櫻桃,是詩人嘲諷、譏誚的對象,這首詩中的櫻桃,是詩人同情、嘆惜的對象。紀昀把李商隱筆下的櫻桃當成一個人,認為“集中屢詠櫻桃,必有所為,亦可以意為之”。這樣的理解,抹煞了這些櫻桃詩在意象上的差異,混淆了其主旨。張采田不同意紀昀的意見:“紀氏能以意會,則于玉溪自不至于妄加攻擊,但恐未然耳。托意遇合之作,所謂恨遭逢之遲暮也。必非艷情,與《嘲櫻桃》詩不同,其座主李回貶湖時之深慨乎?”(《玉溪生年譜會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都門別曾乾義 其一。明代。韓上桂。 行年三十二,所向皆無成。西風吹我行,萬籟送悲聲。雙劍在匣中,隱隱作龍鳴。我生本南越,胡為眷上京。射策阻不進,羈棲欲何營。人生世路上,去住如浮萍。退者非獨拙,進者非獨明。夙興而夜寐,努力副榮名。
同徐茂吳游白岳信宿紫霄樓 其二。明代。佘翔。 北斗天高不可從,靈巖壁立翠重重。松間此日來雙鶴,云里何年駐六龍。短褐朝元隨羽節,空山采秀躡仙蹤。日斜笑倚盧敖杖,谷口西風落暝鐘。
滿江紅 其一 慶云劉氏婦回生紀事,代星謀。清代。吳重憙。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里,長埋枯骨。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云屯馬,奔如沸。雷轟炮,聲如接。是誰向、黃沙白草,返魂偏爇。烽火無情珉玉險,干戈有縫菤葹活。把團圞、八口抵馨香,同垂節。
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清代。張岡。 暮隨白云至,山月尚未出。言尋石門幽,谷口煙蘿密。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禪室。曇花空外香,石溜巖下急。虛堂面五湖,碧動軒窗色。浮生疲津梁,茲焉偶棲息。聞鐘寒不眠,風竹聲蕭瑟。
秋日。宋代。張耒。 隕葉鳥不顧,枯莖蟲莫吟。野荒田已獲,江暗夕多陰。夜語聞山雨,無眠聽楚砧。敝裘還補綻,披拂動歸心。
寄趙少虛先生四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空谷有佳人,素質明秋霜。凌風拾翠羽,皎皎雙明珰。負薪日慘廩,怨此江路長。紅顏委中野,三嘆以徬徨。傾城難可再,一顧何茫茫。念此不得寐,嘯咤令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