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雜詩十二首·其二

    雜詩十二首·其二朗讀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里暉,蕩蕩空中景。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

    譯文

    太陽從西山落下,白月從東嶺升起。

    月亮遙遙萬里,放射著清輝,浩蕩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風吹入戶,在夜間枕席生涼。

    氣候變化了,因此領悟到季節也變了,睡不著覺,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長。

    我要傾吐心中的愁思,卻沒有人應和,只好一個人舉杯和自己的影子對酌。

    時光飛快流逝,我空有壯志卻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這件事滿懷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靜。

    注釋

    淪:落下。阿:山嶺。西河:西山。

    素月:白月。

    萬里輝:指月光。蕩蕩:廣闊的樣子。景:同影,指月輪。這兩句是說萬里光輝,高空清影。

    房戶:房門。這句和下句是說風吹入戶,枕席生涼。

    時易:季節變化。夕永:夜長。這兩句是說氣候變化了,因此領悟到季節也變了,睡不著覺,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長。

    無予和:沒有人和我答話。和,去聲。這句和下句是說想傾吐隱衷,卻無人和我談論,只能舉杯對著只身孤影飲酒。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時光飛快流逝,我空有壯志卻不能得到伸展。擲,拋開。騁,馳騁。這里指大展宏圖。

    終曉:直到天亮。

      陶淵明的詩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種深刻的人生體驗。這種體驗,是對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對于人類生活來說,其意義乃是長青的。《雜詩》第二首與第五首,所寫光陰流逝、自己對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業無成、生命之價值尚未能實現之憂患意識,就具有此種意義。

      ①“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蕩蕩者,廣大貌。景通影,輝與景,皆指月光。起筆四句,展現開一幅無限擴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晝去夜來,正是光陰流逝。西阿東嶺,萬里空中,極寫四方上下。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此一幅境界,即為一宇宙。而蕩蕩輝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實為淵明襟懷之體現。由此四句詩,亦可見淵明筆力之巨。日落月出,并為下文“日月擲人去”之悲慨,設下一伏筆。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樸素淡。不妨比較李白的《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雖然境界相似,風格則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換不得“素月”。

      ②“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乃是從晝去夜來之一特定時分,來暗示“日月擲人去”之意,此四句,則是從夏去秋來之一特定時節,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涼風吹進窗戶,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氣候之變易,遂領悟到季節之改移。以不能夠成眠,才體認到黑夜之漫長。種種敏銳感覺,皆暗示著詩人之一種深深悲懷。

      ③“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和念去聲,此指交談。揮杯,搖動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將悲懷傾訴出來,可是無人與我交談。只有揮杯勸影,自勸進酒而已。借酒澆愁,孤獨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大約即是從陶詩化出。不過,陶詩澹蕩而深沉,李詩飄逸而豪放(詩長不具引),風味不同。

      ④“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此二句,直抒悲懷,為全詩之核心。光陰流逝不舍晝夜,并不為人停息片刻,生命漸漸感到有限,有志卻得不到施展。本題第五首云:“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飲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可見淵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濟天下,其根源乃是傳統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價值不能夠實現,此實為古往今來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詩中擲之一字,騁之一字,皆極具力度感。唯騁字,能見出志向之遠大;唯擲字,能寫出日月之飛逝。日月擲人去愈迅速,則有志不獲騁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⑤“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終曉,謂從夜間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獲騁,不禁滿懷蒼涼悲慨,心情徹夜不能平靜。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終曉不能靜,志士悲懷,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結蒼涼無盡。

      淵明此詩,將素月輝景蕩蕩萬里之奇境,與日月擲人有志未騁之悲慨,打成一片。素月萬里之境界,實為淵明襟懷之呈露。有志未騁之悲慨,亦是心靈中之一境界。所以詩的全幅境界,自然融為一境。詩中光風霽月般的志士襟懷,光陰流逝志業未成、生命價值未能實現之憂患意識,其陶冶人類心靈,感召、激勵人類心靈之意義,乃是長青的,不會過時的。淵明此詩深受古往今來眾多讀者之喜愛,根源即在于此。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朗讀
    ()

    猜你喜歡

    癖性唯耽靜,溪山占一坳。

    小橋橫獨水,矮屋蓋重茅。

    ()
    李宣龔

    事業欲安說,溪邊柳成圍。當時叩門人,百過亦已衰。

    此園在城東,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貴耳,濁醪爭載窺。

    ()

    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

    我來無人境,亦復窺幽窗。

    ()

    我住云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潭上游。

    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
    樊阜

    鶯啼燕語春漫漫,落花飛絮吹作團。

    雨歇西樓晚晴薄,弦絲調短催長嘆。

    ()

    結屋新亭好,登臨雅興長。心融八窗白,塵隔九衢黃。

    泛菊金英碎,嘗粳玉顆香。更期梅著蕊,來賞小春光。

    ()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996久久国产精品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热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久久se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午夜天堂av天堂久久久|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国产午夜免费高清久久影院|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国产精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久久九九免费高清视频| segui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草草草|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av女| 99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