繖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
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嘩。
早發(fā)。唐代。宗澤。 繖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嘩。
馬后垂著傘蓋,馬蹄踩著黃沙,沙沙,沙沙。山遙遙,水茫茫,沿路見到那么多的野花。
眼觀敵我形勢,戰(zhàn)術(shù)方略早已成竹在胸。兵馬緩步前進,三軍肅靜無人喧嘩。
繖幄:指傘蓋???,同“傘”,從晉代起,官員出門,儀仗隊里都有傘。
策:戰(zhàn)術(shù)、方略。
徐行:慢速前進。嘩:嘈雜的聲音。
宗澤為宋哲宗元佑年間進士,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知磁州兼義軍都總管,大敗金兵。宋高宗趙構(gòu)即位后,宗澤任東京(今河南開封)留守,曾多次上書高宗,力主還都,北伐抗金,收復失地,但都被投降派所阻,因而憂憤成疾,臨終前還連呼三聲“過河”,作下此詩。
參考資料:
1、武警貴州總隊政治部.軍旅回望錄:貴州教育出版社,1999.05:第490頁
宗澤是宋代與岳飛齊名的抗金名將,陸游有兩句著名的詩“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劍南詩稿》卷二五《夜讀范至能〈攬轡錄〉言中原父老見使者多揮涕感其事作絕句》),就是把兩人相提并論的。他的詩雖所存不過二十來首,但一部分詩從一個抗金將領(lǐng)的角度反映了宋朝的抗金戰(zhàn)爭,很有特色。《早發(fā)》便是其中較為有名的一首。
《早發(fā)》寫宗澤率領(lǐng)自己的軍隊于清晨出發(fā),去進行一次軍事活動。全詩的氣氛可以用詩中的一個“靜”字來概括。這“靜”既是早晨的大自然所特有的寧靜,又是紀律嚴明的宗澤部隊行軍時的肅靜,更是一場激戰(zhàn)即將來臨之前的寂靜。這三種“靜”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逼真的行軍圖。
“繖幄垂垂馬踏沙”,寫的是行進中的軍隊?!翱欋ⅰ笔侵鲙浶熊姇r所用的儀仗,“垂垂”是張開的傘有秩序而無聲地移動的樣子,給人以靜悄悄的感覺?!榜R踏沙”給人的感覺也是這樣,那戰(zhàn)馬踩著沙地所發(fā)出的沙沙聲,更襯托出行軍隊伍的整齊與肅靜。這一句的特色,就在于用一個視覺畫面表現(xiàn)了一個聽覺印象;而行軍隊伍的肅靜不嘩,正是反映了宗澤部隊的紀律嚴明,有戰(zhàn)斗力。
“水長山遠路多花”寫了行軍隊伍周圍的自然景色。悠長的流水、綿亙的遠山、點綴于路旁的野花,這三者所構(gòu)成的意境,是一種大自然在清晨時分的靜謐。大自然的寧靜與行軍隊伍的肅靜互相映襯?!八L山遠”既是說的自然景色,又暗示了行軍路線之長。而宗澤既有閑情雅致欣賞周圍的山水花草,則表明他對即將來臨的軍事行動早已成竹在胸,為下面一句的正面描寫作了很好的鋪墊。
“眼中形勢胸中策”,正面描寫了主人公的思想活動?!把壑行蝿荨保侵府敃r的抗金形勢;“胸中策”,是指他將要采用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宗澤騎在馬上,分析著當時的形勢,考慮著自己的對策,覺得一切都已了然于胸中。正因為這樣,所以“緩步徐行靜不嘩”,讓部從放慢速度,堅定而又穩(wěn)重地向前行進,靜悄悄地沒有喧嘩之聲。最后一句所表現(xiàn)的,是一種名將指揮下的部隊的風貌。在“靜不嘩”中,既表現(xiàn)了嚴明的紀律,也表現(xiàn)了激戰(zhàn)來臨之前的肅穆氣氛。
這首詩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平平實實,不作豪邁語,卻寫出了一個大將的風度,一直膾炙人口。
宗澤(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漢族,浙東烏傷(今浙江義烏)人,宋朝名將。剛直豪爽,沉毅知兵。進士出身,歷任縣、州文官,頗有政績。宗澤在任東京留守期間,曾20多次上書高宗趙構(gòu),力主還都東京,并制定了收復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納。他因壯志難酬,憂憤成疾,七月,臨終三呼“過河”而卒。死后追贈觀文殿學士、通議大夫,謚號忠簡。著有《宗忠簡公集》傳世。 ...
宗澤。 宗澤(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漢族,浙東烏傷(今浙江義烏)人,宋朝名將。剛直豪爽,沉毅知兵。進士出身,歷任縣、州文官,頗有政績。宗澤在任東京留守期間,曾20多次上書高宗趙構(gòu),力主還都東京,并制定了收復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納。他因壯志難酬,憂憤成疾,七月,臨終三呼“過河”而卒。死后追贈觀文殿學士、通議大夫,謚號忠簡。著有《宗忠簡公集》傳世。
先生一向事虛皇,天市壇西與世忘。環(huán)堵養(yǎng)龜看氣訣,
刀圭餌犬試仙方。靜探石腦衣裾潤,閑煉松脂院落香。
聞道征賢須有詔,不知何日到良常。
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唐代。皮日休。 先生一向事虛皇,天市壇西與世忘。環(huán)堵養(yǎng)龜看氣訣,刀圭餌犬試仙方。靜探石腦衣裾潤,閑煉松脂院落香。聞道征賢須有詔,不知何日到良常。冥心唯事白英君,不問人間爵與勛。林下醉眠仙鹿見,洞中閑話隱芝聞。石床臥苦渾無蘚,藤篋開稀恐有云。料得虛皇新詔樣,青瓊板上綠為文。鳳骨輕來稱瘦容,華陽館主未成翁。數(shù)行玉札存心久,一掬云漿漱齒空。白石煮多熏屋黑,丹砂埋久染泉紅。他年欲事先生去,十賚須加陸逸沖。
病中驚雨起作二首 其二。。盧青山。 衾中起臥兩惶惶,奈汝羈懷不可降。收作夢魂才一點,散于夜色復千方。遙思矮屋空山里,舊有斜窗斷燭光。今夜此光馳萬里,迢迢來照鬢髯長。
送湯倅二首。宋代。虞儔。 別乘詞鋒不費磨,江山得助想經(jīng)過。離情柳色長亭暮,愁緒梅腮細雨多。渭北論文須細與,洛南問業(yè)念如何。有時尺素頻相寄,莫負東來錦鯉波。
題江??丛凭砣?其二。明代。陸深。 海上會看云,飄飄迥不群。扶桑紅日近,錦繡總成紋。
贈盧時賜從事。明代。孫緒。 白馬金羈氣浩然,客衣前日別幽燕。搖搖易水秋風外,窅窅瀛洲夕照邊。行人隨處問名姓,爭識盧家美少年。歸來下馬拜堂序,鄰翁趨走肩相駢。堂上尊翁湖海士,心在山林身在市。汪汪千頃學黃憲,散積千金羞范蠡。昔年坎坷居貧時,英風不為寒饑衰。花徑深深閒不掃,手摩孤劍酬相知。魯朱郭解猶碌碌,肯逐里中游俠兒。晚歲優(yōu)游單富厚,太虛浮云元未有。燕雀飛飛候簾幕,英賢日日同杯酒。中夜鄉(xiāng)閭來叩門,劇孟季心思尚友。蒺藜古道險且艱,獨與先公日往還。行輩都拋鐺杓外,情好渾如伯仲間。我公棄背三十載,遐想颙颙久未改。號呼昆季告同社,建祠羽禋設脯醢。晨鐘暮鼓年復年,音容蚤夜依稀在。時時對我談舊事,俛首歔欷淚成海。若翁我本兄弟流,南金瓊玖何時投。泉臺有目終不瞑,半生空自慚箕裘。今日冠裳明晝錦,使我一見開狂眸。數(shù)年負歉且自慰,固知善慶恒相儔。酌酒起舞叩玄化,清風習習天悠悠。人生有子在仕版,一身溫飽復何求。有官不必居鼎鼐,生兒何必封公侯。一經(jīng)可教田可植,醉鄉(xiāng)何地非良謀。從此斑衣日取樂,人間萬變真浮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