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無涯駭眾觀。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
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小孤山。宋代。謝枋得。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人們都說這里是海上的大門關卡,急流漩渦無邊無際足以讓人膽戰心驚。
這山是天地偶然留下來的砥柱,江山有此山就可以擋住任何狂風巨瀾。
小孤山堅固得猶如猛士在戰場上屹立,又高危得好似孤單的臣子在末世時的艱難。
明天我要登上峰頂,放眼眺望宇宙我的心才會寬一些。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縣城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四無依傍,地勢險要,是南宋軍事要地
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渦。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縣城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四無依傍,地勢險要,是南宋軍事要地。
謝枋得,宋末弋陽(今屬江西)人,以忠義自任,曾率軍抗元。兵敗后隱居福建一帶,后被元人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
首聯中“人言”一詞,以敘述的表達方式引起了整個句子。上句運用比喻修辭,把小孤山所處的環境比作“海門關”,即海上的的大門關卡,突出了江水形勢的險惡。下句以江流湍急漩渦無邊無際足以讓人心驚膽戰的敘述,呼應上句,進一步襯托了小孤山所處環境的兇險。
頷聯照應詩題,點出了壯偉的小孤山。“天地偶然”四字,表明小孤山這座挺立急流中的山峰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砥柱”一詞運用典故,又賦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義。下句“江山”“狂瀾”兩詞,語義雙關,即是對小孤山的寫實,更是對小孤山時代象征意義的揭示。
頸聯“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兩句,運用比喻和擬人修辭,把小孤山比作挺立戰場上的一員猛士,堅強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艱難中孤獨無助的忠臣,危困無奈。此聯以直抒胸臆的表現手法,借小孤山表達了詩人明知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卻愿堅定抗元、力挽狂瀾的復雜情感。
尾聯中的“造”是“至、到”之意,全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意欲攀登上小孤山峰頂,放眼眺望宇宙,開闊心胸之情。此聯是對全詩的總結,在此,山與人合二為一,傳達出詩人以身許國的高遠志向。
全詩主體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借小孤山此物,言詩人挺身而出、報效國家之志。
謝枋得(1226~1289年):南宋進士,江西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擔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通“六經”,淹貫百家,帶領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
謝枋得。 謝枋得(1226~1289年):南宋進士,江西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擔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通“六經”,淹貫百家,帶領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小雨效韋體。宋代。張耒。 午景蔽浮云,芳林散清雨。虛窗度遙吹,稍覺青葉舉。殘蔬知夏余,隕葉兆秋序。幽獨無往來,烹茶誰晤誰。
哀鄰家。。石介。 鄰家不選翳,翳無救病術。朝一翳工人,暮一翳工出。有加而無瘳,遑遑不安室。吁嗟婁翁愚,予為病者恤。瞽翳一日更千人,盲藥何能療沈疾。
昆巖。宋代。林景熙。 神斧何年鑿,南山片石盤。玉藏仙笥古,翠落縣門寒。老木天邊瘦,歸云雨外殘。市塵吹不到,朝夕靜相看。
送兄弟還都至長葛河上四首·雙禽。宋代。韓維。 雙雙河洲禽,文彩披丹質。飛翔不離渚,鳴戲自終日。寒魚伏冰池,歲暮饑爾匹。不欲遠求林,投身避羅畢。
題光澤卷三首 其二 紅梅圖。明代。黃衷。 梁園無此種,上苑幾年移。獨抱冰霜骨,休誇粉膩姿。春風吹蕊蒂,絳雪綴繁枝。寫向王孫贈,能深玉葉思。
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唐代。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