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
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
賈傅才未有,褚公書絕倫。
高名前后事,回首一傷神。
發(fā)潭州。唐代。杜甫。 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賈傅才未有,褚公書絕倫。高名前后事,回首一傷神。
昨天夜里在長沙痛飲沉醉而眠,今天拂曉就伴著湘江兩岸的明媚春色遠行。
環(huán)顧四周,只有江岸上春風(fēng)中飛舞的落花為我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語,似乎在親切地挽留我。
西漢時的賈誼才能世上少有,初唐時的褚遂良書法絕倫無比。
兩人在不同的時代都曾名高一時,但是都被貶抑而死。這不堪回首的往事,真是令人黯然神傷。
潭州:今湖南長沙一帶。
湘水:即湘江。
檣燕:船桅上的燕子。
賈傅:即漢代賈誼 。因曾官長沙王太傅,故稱。
褚公:指唐代書法家褚遂良。絕倫:無與倫比。
名高:盛名,名聲大。
回首:回想,回憶。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發(fā)潭州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峽,準備北歸洛陽,終因時局動亂,親友盡疏,北歸無望,只得以舟為家,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帶。《發(fā)潭州》一詩,是詩人在大歷四年(769年)春離開潭州赴衡州時所作。
參考資料:
1、王啟興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596-597
首聯(lián)緊扣題面,點明題意,但又含蘊著奔波無定、生計日窘的悲辛。杜甫本來是“性豪業(yè)嗜酒”的,何況是天涯淪落,前途渺茫,所以夜來痛飲沉醉而眠,其中飽含著借酒澆愁的無限辛酸。天明之后,湘江兩岸一派春色,詩人卻要孤舟遠行,黯然傷情的心緒自然流露出來。
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描寫啟程時的情景。詩人揚帆啟航,環(huán)顧四周,只有岸上春風(fēng)中飛舞的落花在為他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語,似乎在親切地挽留他,一種濃重的寂寥凄楚之情溢于言表。岸上風(fēng)吹落花,檣桅春燕作語,這原本是極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但詩人“以我觀物”,而使“物色帶情”,賦予落花、飛燕以人的感情來“送客”、“留人”,這就有力地渲染了一種十分悲涼冷落的氣氛,這種氣氛生動地表現(xiàn)了世情的淡薄,人不如岸花檣燕;同時也反映了詩人輾轉(zhuǎn)流徙、飄蕩無依的深沉感喟。這一聯(lián)情景妙合無垠,有著強烈感人的藝術(shù)力量。梁代詩人何遜《贈諸舊游》一詩中,有“岸花臨水發(fā),江燕繞檣飛”之句,寫得很工致。杜甫這一聯(lián)似從此脫化而來。但詩人在藝術(shù)上進行了新的創(chuàng)造,他用擬人化手法,把花、鳥寫得如此楚楚動人,以寄寓孤寂寥落之情,這就不是何遜詩所能比擬的。
頸聯(lián)是用典抒情。詩人登舟而行,百感交集,情不能已,浮想聯(lián)翩。身處湘地,他很自然地想到西漢時的賈誼,因才高而為大臣所忌,被貶為長沙王太傅;他又想到初唐時的褚遂良,書法冠絕一時,因諫阻立武則天為皇后,被貶為潭州都督。歷史上的才人志士命運是何等相似,詩人也正是因為疏救房琯,離開朝廷而沉淪不遇。正因為如此,這兩位古人的遭遇才引起詩人感情上強烈的共鳴。詩人是在借古人以抒寫情懷。前人論及詩中用典時強調(diào)以“不隔”為佳,就是說不要因為用典而使詩句晦澀難懂,杜甫這里用典,因是觸景而聯(lián)想,十分妥貼,“借人形己”,手法高妙。
詩的最后一聯(lián)進一步借古人以抒懷,直接抒發(fā)詩人淪落他鄉(xiāng)、抱負不能施展的情懷。賈誼、褚遂良在不同的時代都名高一時,但俱被貶抑而死,而詩人流落荊、湘一帶,漂泊無依,世事不堪回首,沉郁悲憤之情在這里達到了高潮。詩人感嘆身世、憂國傷時的愁緒,如湘水一樣悠長。
這首五言律詩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上,或托物寓意,或用典言情,或直接抒懷,句句含情,百轉(zhuǎn)千回,創(chuàng)造了深切感人、沉郁深婉的藝術(shù)意境,成為杜甫晚年詩作中的名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游洞霄山。宋代。陳律。 白日黃塵客路迷,偶尋幽事入煙扉。云行翠岫鶴爭舞,月落青林人未歸。自喜身心無世系,愿從巖谷謝朝衣。祥光洞口仙題在,讀罷令人悟昨非。
和家字韻呈同社諸公。宋代。廖行之。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艷曲唱山茶。廣平似鐵詩猶好,河內(nèi)聞箴喜更夸。惟有謫仙堪痛飲,世間佳處樂無涯。
東園宴罷。明代。朱誠泳。 三分春色正當(dāng)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簾風(fēng)。
北河。清代。鐘駿聲。 好風(fēng)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復(fù)西。野漲忽迷三里渡,村謳猶唱六郎堤。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浣溪紗 連晝蒙霾高臥無緒,素友快遞蟹笥,地址有誤幾未果收,仍倚前調(diào)。。幻廬。 漠漠重霾閟曉陰,凝弦恁會子期心。為迷三徑一時尋。濡沫潮橫思可聽,剔黃月滿慰初噙。潛移清寂午將深。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fēng),嗚咽淮流語。
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近現(xiàn)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fēng),嗚咽淮流語。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眼底淞波,十年歌哭潮來去。摩挲彝鼎勘奇書。健筆班揚侶。指點庭花檻樹。問他時、憑誰認取。桃源何世,付與丹青,暗傳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