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發斷鋸長麻。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
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轅?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
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香幞赭羅新,盤龍蹙蹬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云飛。
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里腳,先采眼中光。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馬詩二十三首。唐代。李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發斷鋸長麻。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轅?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香幞赭羅新,盤龍蹙蹬鱗。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一朝溝隴出,看取拂云飛。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欲求千里腳,先采眼中光。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其五
茫茫大漠沙石潔白如雪,燕山頂上新月如鉤。
什么時候能夠給駿馬套上鑲金的籠頭,讓它在秋日遼闊的原野盡情馳騁。
其十
烏江:一作江東。
君王:一作吾王。
其十六
拳:“卷”下換“毛”。
這是一組詠馬詩,通過對馬和與馬有關的許多歷史故事的詠嘆,表現了英杰異士的抱負和愿望,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感嘆和憤慨。合觀組詩,渾然天成,緊緊圍繞著主旋律彈奏;分而觀之,每首又各有側重而自成一體。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銅雀臺。元代。陳孚。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人生過眼草上露,白骨何由見歌舞。獨不念漢家長陵一抔土,玉柙珠襦鎖秋雨。
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吾歸欲安歸。望秦云蒼憺,蜀山渺渀,楚澤平漪。鴻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獨立蒼茫外,數遍群飛。多少曹苻氣勢,只數舟燥葦,一局枯棋。更元顏何事,花玉困重圍。算眼前、未知誰恃,恃蒼天、終古限華夷。還須念,人謀如舊,天意難知。
八聲甘州·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宋代。魏了翁。 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吾歸欲安歸。望秦云蒼憺,蜀山渺渀,楚澤平漪。鴻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獨立蒼茫外,數遍群飛。多少曹苻氣勢,只數舟燥葦,一局枯棋。更元顏何事,花玉困重圍。算眼前、未知誰恃,恃蒼天、終古限華夷。還須念,人謀如舊,天意難知。
和胡宗澤見寄。宋代。吳芾。 湖邊策杖步新晴,陡覺胸襟萬慮平。老去不須防意馬,靜中已是息心兵。閒來綠樹陰中坐,懶去紅塵鬧里行。賴與故人供一醉,不辜今夜月華明。
蘆溝曉月圖。元代。陳高。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
送程尊師東游有寄。唐代。羅隱。 華蓋峰前擬卜耕,主人無奈又閑行。且憑鶴駕尋滄海,又恐犀軒過赤城。絳簡便應朝右弼,紫旄兼合見東卿。勸君莫忘歸時節,芝似螢光處處生。
祭酒謝芳石先生祖母獲旌門喜 其五。明代。林光。 誰道君門萬里遙,君恩寸尺也難消。非緣截發天無二,安得旌門詔有條。節義昭彰孫子職,綱常扶植圣明朝。貞嫠自古皆無為,九死何心向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