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迷迷,地密密。
熊虺食人魂,雪霜斷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蘭客。
帝遣乘軒災自息,玉星點劍黃金軛(è)。
我雖跨馬不得還,歷陽湖波大如山。
毒虬相視振金環,狻猊猰貐吐饞涎。
鮑焦一世披草眠,顏回廿九鬢毛斑。
顏回非血衰,鮑焦不違天;
天畏遭銜嚙,所以致之然。
分明猶懼公不信,公看呵壁書問天。
公無出門。唐代。李賀。 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斷人骨。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蘭客。帝遣乘軒災自息,玉星點劍黃金軛(è)。我雖跨馬不得還,歷陽湖波大如山。毒虬相視振金環,狻猊猰貐吐饞涎。鮑焦一世披草眠,顏回廿九鬢毛斑。顏回非血衰,鮑焦不違天;天畏遭銜嚙,所以致之然。分明猶懼公不信,公看呵壁書問天。
天迷迷,地密密,公無出門。
九頭熊虺會吞噬人的靈魂,嚴霜大雪幾乎會把人骨折斷。
兇惡的狗呀,聽誰使喚?聞嗅跳躥,要把人掀翻。佩蘭客,品高行端,可它們要舔舐足掌精髓,卻偏把你挑選。
只有天帝指令它們乘軒升天,手持玉星寶劍,倚靠黃金橫木,它們才會意足心滿。
我雖然跨著大馬,卻無能歸還,因為歷陽湖波洶涌如大山。
劇毒角龍抖動蛇身花紋,張開大嘴如血口大盤;狻猊以虎豹為餐,猰貐以人肉為食。
它們狂亂地吐著讒涎,等待把佩蘭客送到嘴邊。
鮑焦吐棗而死,是因為無能自食其力嗎?顏回年少鬢白,是因為嘔心瀝血嗎?
顏回之死并非血氣衰竭,鮑焦之死并非違背天意。
天公無道,賢才早隕;之所以會這樣,是昭昭上天遭到肆意吞噬。
天道公明還怕你不信,那你就看看屈原。在先王廟,在公卿祠,圖畫天地、山川、神靈,琦偉譎詭,因書其壁,呵而問之,作《天問》,抒發情思。
熊虺:傳說中食人魂魄的九頭毒蛇。
嗾:唆使狗的聲音。
狺狺:狗叫聲。
索索:內心不安的樣子。這里指狗向前聞嗅的模樣。
佩蘭客:指品德高尚的人。出自《楚辭·離騷》
帝:天帝。
乘軒:乘車,坐車。
玉星點劍:鑲嵌于事的寶劍。
軛: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橫木。
歷陽湖:麻湖,在今天安徽和縣。
虬:有角的龍。這里指巨大的毒蛇。
狻猊:獅子。
猰貐:傳說中吃人的怪獸。
鮑焦:周代隱士,傳說中他非自己種的糧食不吃,非妻子制的衣服不穿。后來餓在山中,吃棗子,受人責問,于是嘔吐而死。出自《風俗通》。
顏回:孔子的弟子。31歲就逝世了。
天畏二句:老天生怕顏回、鮑焦他們被怪獸吃掉,所以才讓他們早死。
銜嚙:咀嚼。
呵壁書問天:屈原遭讒言被流放后,見楚國先王廟公卿祠上畫著天地山川神靈等奇崛的景象,于是,寫下了《天問》,對壁呵責,抒寫胸中的愁思和滿腔的悲憤。
參考資料:
1、李賀,《三家評注李長吉歌詩》,王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讀何氏集三十韻。明代。胡應麟。 寥落黃初后,詞壇更幾人。齊梁紛藻繪,元宋轉荊榛。盛世占龍馬,明時起鳳麟。黃河懸日月,嵩岳降星辰。屈宋休前代,盧王祇后塵。才高梁苑客,賦擬洛川神。意氣橫今古,馳驅邁等倫。垂髫游上國,聳翮戾高旻。天詔頒黃屋,星槎下紫宸。通滇窮越巂,諭蜀近峨岷。吊古多停騎,違時蚤乞身。攜尊漳水夜,飛蓋鄴園春。歲序堪藜杖,鶯花暫釣緡。九重思麗藻,雙闕召詞臣。邂逅邊徐合,賡酬李薛頻。雞林傳制作,鳳沼降絲綸。帝命軒輶出,人看斧鉞巡。橫經非寂莫,執憲豈沈淪。絳帳弦歌日,青衿問字晨。岳蓮垂二華,宮柳暗三秦。仙掌金莖舊,咸關紫氣真。夔龍方步武,鵩鳥遽酸辛。消渴相如伍,修文子夏鄰。調高原寡和,道喪孰知津。彩筆精靈遠,瑤編絕藝陳。千秋垂燦爛,一代仰嶙峋。鸞掖名長在,龍門跡未湮。凄涼玄閣草,重睹玉堂賓。貌識鄱陽烈,詩傳水部親。轉教山斗望,悵絕潁溪濱。
廿一日夜坐憶亡兒 其二。明代。顧清。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殤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曇欲斷恩。
雜詩九首 其七。明代。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牛羊牧其巔,淩藉日繽紛。生存華屋居,嬪妾從如云。一朝寱重泉,貴賤何由分。龐公困隴畝,耕稼良已勤。誰知千載后,史冊播馀芬。
行樂。。沈明臣。 行樂湖南樹,清陰為颯然。微風荷葉上,乳燕杖藜前。草合幽人路,花深病客天。所知良可待,獨往信孤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