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
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
玉階怨·夕殿下珠簾。南北朝。謝朓。 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
夜殿窗外的簾兒已垂下,她隔簾久立,見那簾外的流螢閃閃;它們飛著飛著,直至夜深而息。
長夜漫漫,不寐的她仍在獨自縫制羅衣,心中幽深的思念哪有盡頭。
玉階:皇宮的石階。
夕殿:傍晚的宮殿。
流螢:螢火蟲。息:停止。
羅:一種絲織品。
何極:哪有盡頭。
漢成帝時,班婕妤失寵。班婕妤進見皇帝不得,擔心自己地位不保,退而寫下《紈扇詩》及《自悼賦》,情詞凄愴。謝朓所作的《玉階怨》,是受晉代陸機《班婕妤》的啟發,謝朓以班婕妤的故事制題,寫下《玉階怨》一詩。
首句點明地點是宮殿,時問是傍晚。“夕殿下珠簾”,寫出了日夕時分冷宮偏殿的幽凄情景?!暗睢弊终諔}名“玉階”,交代出宮中的特定環境。“夕”字點出當時正是暮色降臨之時。黃昏本是一天之中最令人惆悵的時候,對于宮嬪們來說,又是決定她們今夜有無機緣得到君王恩寵的時刻。然而殿門的珠簾已悄悄放下。這意味著君王的履跡不會再經過這里,那一晚又將是一個和愁苦度過的不寐之夜。首句既是以富麗之筆寫清冷之景,又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和不幸處境。截取深宮夜景的一隅,令人從全詩展示的畫面中體味抒情主人公的命運和愁思,顯得興象玲瓏,意致深婉。
詩的第二句“流螢飛復息”,以動景烘托環境之靜,讓讀者沉浸在一片寂靜的氣氛中。點點閃爍的螢火在串串晶瑩的珠簾外飄流,不但融和成清幽的意境,而且使華美的殿宇和凄清的氛圍形成對照,令人想到被幽禁在這里的女子縱然能享受奢華的物質生活,也無法填補精神生活的空虛,更何況她們處在被冷落、遭遺棄的境遇之中。其次,螢火蟲多在夏秋之交出現。流螢飛舞是初秋夜景的特征,這就進一步點明時令,補足了首句的意思。流螢透露出秋的消息,難免會使本來就無限怨悵的主人公更覺驚心,又添一層時不待人、朱顏將凋的憂慮。同時,“飛復息”三字還暗示了人從日夕到夜半久久不能入眠的漫長過程。連流螢都停息了飛舞,那么珠簾內的人也該安歇了,這就自然引出了第三句“長夜縫羅衣”的主人公。
詩的第三句,“長夜”頂住“飛復息”,點出已到夜深,又不露痕跡地將筆鋒從簾外的飛螢轉到簾內的人影。此處著意選擇自縫羅衣這一細節,還包含著希望邀得君王恩寵的一層深意。如果主人公是一個從未得到過恩幸的宮女,她穿著精心縫制的羅衣,或者能有偶然的機會引起君王的眷顧。那么,她在羅衣里縫入的便是借此改變命運的一絲幻想,這就愈見出她處境的可憐。謝詩之妙卻在它沒有點明主人公究竟是由于哪一類原因被冷落的,唯其如此,才給人留下了較大的想象余地,也才能在更廣的范圍內概括出所有深宮女子共同的不幸命運?!伴L夜縫羅衣”的動作暗含著主人公希求獲寵的幻想。
詩的第四句,“思君此何極”就是她內心愁思的直接流露了。但從詩中所表現的今夜的情景來看,“此何極”又與“長夜”相應,夜有多長,思也就有多長。對于一個不寐的女子來說,這長夜似乎是沒有盡頭的,因此她的愁思也是無盡無極的。這種思本身就意味著怨。寓怨于思,含而不露。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于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
謝朓。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于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雨中寄子直。宋代。劉攽。 繁陰不時解,雨氣如深秋。朝衣始絺葛,暮服乃重裘。天事亟變易,得為有常不。如何世上士,欲以全自求。行身繩墨間,蹜蹜空白頭。唯君可語此,意豪力且遒。通衢雖泥涂,未至乘扁舟。興發騎馬來,墊巾故風流。
勸農二首奉呈同官諸丈 其一。。陳淳祖。 勸農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風顏。周行撫泉石,碧匣開潺湲。尚想讀書聲,猶在松樹間。此事已難會,沂水何時還。朗吟蘇仙語,明月下前灣。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
二月十二日過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馬頭嶺,鑄兵殘灶。屈氏子孫出示先生遺像,謹題二首 其一。。黃節。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
頌古三十一首。宋代。釋如本。 一波才動眾波隨,汩沒塵寰幾個知。突兀須彌橫宇宙,縱橫妙用更由誰。
臨江仙 懷辰州教授趙學舟。宋代。張炎。 一點白鷗何處去,半江潮落沙虛。淡黃柳上月痕初。遐觀情悄悄,凝想步徐徐。每一相思千里夢,十年有此相疏。休休寄雁問何如。如何休寄雁,難寫絕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