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念奴嬌·留別辛稼軒

    念奴嬌·留別辛稼軒朗讀

    知音者少,算乾坤許大,著身何處。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尋歸路。多景樓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虛名相誤,十年枉費辛苦。

    不是奏賦明光,上書北闕,無驚人之語。我自匆忙天未許,贏得衣裾塵土。白璧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莼鱸江上,浩然明日歸去。

    譯文

    知音者太少,算算天地之間如此之大,哪里才是我托身之處。我早已下定決心為收復中原建功立業后才肯退隱,但不知何日才到我功成身退的那一天。在這多景樓前,垂虹亭下,臥于床榻,聽秋雨淅瀝,聽著聽著也許就睡著了、官位真是誤我太深,追求了十年,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我不是沒有向朝廷獻上辭賦,不是在向朝廷上書獻賦時沒有驚人之語。可能是我心太急了,皇上只是暫時還沒有答應讓我做官,所以我現在只落得衣裾上盡是塵土。至于拿出白璧和黃金追歡買笑,都讓你擔任主角吧,我沒法參與了。我像張翰那樣產生了莼鱸之思,我決心明天就歸隱了。

    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湘月”。正體雙調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韻。

    許大:這么大。

    著身:安身,立身。

    垂虹亭:在太湖東側的吳江垂虹橋上,橋形環若半月,長若垂虹。

    虛名:指官位。

    明光:漢代宮殿名,后泛指宮殿。此指朝廷。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此處亦指朝廷。

    白璧:白玉璧。

    君:您,指辛棄疾。

    浩然:不可阻遏、無所留戀的樣子。

    參考資料:

    1、蔡踐解譯.豪放詞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17.01:209

    2、蕭東海編著.宋代吉安名家詩詞文選: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12:256

    念奴嬌·留別辛稼軒創作背景

      據《江湖紀聞》記載,劉過與辛棄疾是莫逆之交。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左右,劉過因母病告歸,辛棄疾知其囊中羞澀,遂買船籌資相送。劉過有感于他的知遇之恩,遂賦詞留別,慷慨激昂,向其抒發生平之志,并傾訴自己報國無門的感慨。

    參考資料:

    1、劉默,陳思思,黃桂月編著.宋詞鑒賞大全集(下):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9:548

      詞之開篇,劉過便直抒胸臆。“知音者少,算乾坤許大,著身何處。”詞人認為能理解自己心中抱負的知音太少,天地雖大,卻沒有英雄豪士的立身之地。朝廷偏安江左,作為主戰派一員的劉過“上皇帝之書,客諸侯之門”,卻始終未得重用,他甚至曾上書宰相,向其陳述恢復中原的方略,卻從未被采納。作為一名有血性的愛國志士,抱負無處施展,理想無法實現,前兩句大氣磅礴的語勢之下,是詞人無盡的蒼涼和無奈。

      “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尋歸路。”作者感慨,年華已逝,歲月漸老,如果真要等到“功成”才肯“身退”,那不知要等到何時才能歸隱。這兩句詞人直接傾訴,讀之甚為苦澀。在文恬武嬉的南宋王朝,主和派手握重權,主戰派處處被壓制,劉過想要舉兵北伐,建功立業實為不易。

      接著,詞人開始就“著身何處”這個問題展開論述,表達其歸隱江湖的理想。“多景樓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這三句,詞人通過想象,抒發自己的感情。作者提到景色壯麗的多景樓和垂虹亭,想象在秋雨中醉眠的樂趣,實際上寄托的是他對歸隱生活的渴望,景虛而情實。

      詞人一直以建功立業為人生目標,最終卻枉費十年辛苦。入仕做官,手握實權是舉兵恢復中原的第一步,作者胸懷恢復之志,多年努力,卻仍未獲得一官半職。如今,年事漸高,所以心生幽怨和感慨。十年辛苦之所以被“枉費”,實是因為他不得賞識,報國無門。

      “不是奏賦明光,上書北闕,無驚人之語。我自匆忙天未許,贏得衣裾塵土。”作者在此開始解釋他報國無門、立身無處的原因。之所以“十年枉費辛苦”,未求得一官半職,并不是因為他沒有才華,不能向皇帝呈辭獻賦,也不是因為他不能上書北闕,陳述治國安邦的方略,而是因為皇帝不肯賞識、重用他。詞人雖然非常積極努力,卻奈何“天未許”,最終只“贏得衣裾塵土”,其落魄失意的窘態令人備感心酸。此處語言犀利,怨意頗深。

      詞人與辛棄疾相聚之時,追歡賣笑;離別之際,不提友情,不言世事,只談相聚時的美好;“白璧”三句足見二人交情之深。最后,作者用張翰之事來表明其歸隱之意。“莼鱸江上,浩然明日歸去。”在說盡滿腹悲憤牢騷之后,作者提出了別后歸隱的意愿。整首詞如此結束,主旨嚴明,辭意俱盡,似水到而渠成。

      臨別之時,面對友人,人稱“天下奇男子”的劉過自述生平抱負,感嘆懷才不遇,傾吐滿腹悲憤。整首詞慷慨激昂,風格粗獷,狂逸之中又饒有俊致,感染力極強。

    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

    劉過朗讀
    ()

    猜你喜歡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

    簾。一幅湘紋壓小檐。微雨度,響戛玉鉤尖。

    ()

    病夫說病訴旁人,他自開眉我自顰。

    後有病夫看病句,不須告欣亦沾巾。

    ()

    匆匆還重九,匆匆又歲華。

    不妨將白發,剩與插黃花。

    ()

    萬國尚防寇,故園今若何。昔歸相識少,早已戰場多。

    ()

    窮居值秋晦,抱疾獨齋居。行稀草生徑,一雨復旬馀。

    交親各所營,曠若音塵疏。始悟端居樂,復理北窗書。

    ()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四虎国产永久免费久久|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 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无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ak|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色噜噜狠狠先锋影音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日本波多野结衣| AA级片免费看视频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久久|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久久久黄片|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影院|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