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聽孤鴻三兩聲。
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
采桑子·高城鼓動蘭釭灺。清代。王國維。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聽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
城頭上響起了晨鼓的聲音,油燈早已經燃熄滅了。不管是睡著的還是醉了的也始終要醒了過來。聽著天空中鴻雁的幾聲悲鳴。
人的一生就像柳絮一樣隨風飄散,不管是喜還是悲都是零星的點綴,全像那江中的浮萍一樣零落其中。
采桑子:又名《丑奴兒》,《羅敷媚》,《羅敷艷歌》等。采桑子格律為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另有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
高城鼓動:城中晨鼓響起。古代京城凌晨擊鼓以解宵禁。蘭釭(gāng)灺(xiè):油燈熄滅。
孤鴻:三國魏阮籍:“孤鴻號外野”
零星:零碎,少量。
連江:滿江。點點萍:江面的浮萍。
參考資料:
1、王傳臚.王國維與人間詞[J].四川:四川大學學報,2002:33(9)
這首詞作于1905年,當時全國各地革命如火如荼,王國維作為舊勢的保守派,情緒低落,詞中可見當時他意氣消沉。
參考資料:
1、王傳臚.王國維與人間詞[J].四川:四川大學學報,2002:33(9)
“高城鼓動”,說的是凌晨時分。凌晨擊鼓是唐代京城的作息制度。后代寫舊體詩詞都喜歡以古說今,王國維當然也不能免俗。“蘭釭灺”是說油燈已經點干了而自動熄滅。耳中聽到城中的晨鼓,睜眼看到油燈熄滅,這代表了夜已結束,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在“睡也還醒,醉也還醒”這兩句的口吻中,有一種不甘心和不情愿的情緒在。是睡還是醉,都可以看成是一種逃避,不敢面對現實。“忽聽孤鴻三兩聲”這句是對前面的一種含蓄的回答。“孤鴻”就是“孤雁”,而且“孤鴻”意味著在奮斗的道路上沒有伴侶和得不到理解。
“風前絮”,是說柳絮。暮春時節柳絮飛時紛紛揚揚,把天地攪得一乍朦朧。接著“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是說人生的悲歡離合就像風關的柳絮一樣,最后結局只化作滿江浮萍流水而去柳絮在詩詞中常代表著一種纏綿、迷惘的情意,落入水中化為浮萍是這美好情意的一種令人感傷的結束。“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這幾句,似乎已經把人生看透了。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
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連理枝。。汪東。 憶過尋芳地。朱閣重門閉。淡拂修蛾,輕勻笑靨,妝成斜倚。愛小簾、銀蒜鎮雙垂。織湘波細細。忍道歡娛易。暝色連云際。水驛山程,迢遙去國,永分連理。到此時、空對石榴花,想羅巾暗記。
瞻六堂即事十首 其八。明代。羅萬杰。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洞山十詠 其八 透瓶泉。元代。岑安卿。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
淞江釣者。明代。黎貞。 山中博奕閑王質,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塞上雜歌贈趙總制 其十一。明代。黃廷用。 朔風一陣胡沙起,誓死烽煙欲報恩。拔劍長驅抵絕漠,鳴弓射獸獻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