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塵土湖州夢,依舊相逢。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
尋春自恨來何暮,春事成空。懊惱東風,綠盡疏陰落盡紅。
采桑子·十年塵土湖州夢。南北朝。王寂。 十年塵土湖州夢,依舊相逢。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尋春自恨來何暮,春事成空。懊惱東風,綠盡疏陰落盡紅。
漫游風塵十年一覺湖州夢,仍像舊時一樣久別重逢。四目相對心意相同,卻空有靈犀一點通。
尋春時恨自己為什么來晚,芳艷的春事盡已成空。惱恨這無情的春風,吹得疏蔭綠遍吹盡了姹紫嫣紅。
采桑子,詞牌名,以和凝《采桑子·蝤蠐領上訶梨子》為正體,雙調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
湖州,今浙江吳興縣。
靈犀一點通:靈犀,古人把犀牛角中心有一條白紋道貫通的叫作通天犀,看作是神奇靈異之物。李商隱《無題》詩: “心有靈犀一點通。”
懊惱:悔恨煩惱。
綠盡疏陰落盡紅:即杜牧“綠葉成蔭子滿枝”詩意。
參考資料:
1、張璋選編, 黃畬箋注.歷代詞萃.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04月:280-281
2、鄭竹青,周雙利主編.中華詩詞經典 第五卷:學習出版社,2011.01:3161
王寂的這首《采桑子》是以杜牧的情感故事為題材而創作的。
參考資料:
1、王樹海主編.通賞中國歷代詞:長春出版社,2014.01:47
王寂,善寫情詞,善寫他人故事。該詞即隱括杜牧故事而成。
與杜牧原詩《遣懷》:“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相比,此詞全篇含有杜牧故事,又有杜牧詩意。杜牧用絕句,句式整齊,音節瀏亮,表現的意緒略顯輕微,其妙于比興,但只提供了一個大的情境。而此詞則用長短句,參差交錯,富有樂感,更顯哀感頑艷,凄惻動人,且情感更深內容更詳,“眼約心同”更為此詞畫龍點睛,神、情、意頓時畢現。
上片,“十年塵土湖州夢,依舊相逢”“湖州夢”似仿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之句。作者把“一覺”換成“塵土”更顯含蓄朦朧。回首十年人生路,重返湖州,但見塵土滿衣襟,難喜相逢。”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后一句中化用李商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而詞意頓改。李詩言雖相隔兩地,但情感相通,此則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親相愛,一個“空”字表達了多少惆悵,多少怨恨。句中前日“依舊”,繼言“空有”,對比轉折,準確而強烈地傳達了那種沉重的失落感,那種對時乖命蹇、陰差陽錯的詛咒和無可奈何的情緒,好像一下子從情感的波峰跌到浪谷,從美好的夢幻跌落到無情的現實中來,一種沉重的失落感頓上心頭。
下片“尋春自恨來何暮,春事成空。”感慨命運無情,時光空度,只留下一種深深的怨憤。“懊惱東風,綠盡疏陰落盡紅。”“東風”、“落紅”句,遺憾之氣十足,意味悠遠彌永。重情的人,偏有坎坷的愛情經歷,情到深處,讓人倍嘗辛苦,十年之愁,凝鑄了佳篇。作者直接化用杜牧詩句,更是表達作者對“綠盡疏陰落盡紅”的無奈,只能懊惱東風的無情。
在這首詞中,作者寫男女情事,不是像前代詞人那樣,詠離別,寄相思,而是選擇了一種比較特殊的情境,寫由重逢帶來的感傷。久別重逢,理應使人驚喜歡欣,可是這首詞所寫的卻是一種令人痛苦難堪的重逢。經歷了長期的相思之苦以后,滿懷著美好的憧憬而來,卻因相逢而撕碎了霓虹般的夢影。舊情雖在,人事已非,咫尺相對,只能眉目含情而已。這種情境本身,就具有強烈的藝術沖擊力。
作者引用杜牧詩事,遣詞用意似有同感。字里行間既述說杜牧往事,又寄托了自身無限情感。這首詞寫久別(十年)重逢,不見些許歡歡,滿是一種痛苦傷懷之情。
南朝齊瑯邪臨沂人,字子玄。王僧虔子。性迅動,好文章。王融敗后,賓客多歸之。齊明帝建武中為秘書郎。年二十一卒。 ...
王寂。 南朝齊瑯邪臨沂人,字子玄。王僧虔子。性迅動,好文章。王融敗后,賓客多歸之。齊明帝建武中為秘書郎。年二十一卒。
同君倚過圣俞。宋代。司馬光。 王畿一古樞,簿領日填積。自非奉朝請,九衢未嘗識。今北到東城,胥靡暫逃役。近指圣俞居,安能不往覿。一室靜蕭然,昏碑帖古壁。叩階讀新詩,迷闇得指括。笑言殊未足,黯然日半夕。呼馬小歸涂,燈火已歷歷。又知幾何時,更有重來跡。
次韻徐太博。宋代。方岳。 蘆荻花寒山月小,西風吹雁又江南。夜談往事六太息,老覺吾儕七不堪。舉世人情如格五,平生分量等朝三。次山亦復漫吾耳,清夢何曾到四參。
水中蒲。元代。胡奎。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美玉尚待價,明珠終不污。
談心握手細論交,沖雨何妨曉出郊。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
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別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
夏日沈石圃云靜野邢文臺陳仰坡夜宴石圃分韻二首 其二。明代。張子翼。 談心握手細論交,沖雨何妨曉出郊。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別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明代。郭之奇。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歌聲依谷響,酒興得山寬。別后空馀此,扁舟破夜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