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陰添綠。雨馀花落,酒病相續(xù)。閑尋雙杏凝佇,池塘暖、鴛鴦浴。卻向窗晝臥,正春睡難足。嘆好夢、一一無憑,帳掩金花坐凝目。
當(dāng)時共賞移紅燭。向花間、小飲杯盤促。薔薇花下曾記,雙鳳帶、索題詩曲。別后厭厭,應(yīng)是香肌,瘦減羅幅。問燕子、不肯傳情,甚入華堂宿。
雨霖鈴·槐陰添綠。宋代。晁端禮。 槐陰添綠。雨馀花落,酒病相續(xù)。閑尋雙杏凝佇,池塘暖、鴛鴦浴。卻向窗晝臥,正春睡難足。嘆好夢、一一無憑,帳掩金花坐凝目。當(dāng)時共賞移紅燭。向花間、小飲杯盤促。薔薇花下曾記,雙鳳帶、索題詩曲。別后厭厭,應(yīng)是香肌,瘦減羅幅。問燕子、不肯傳情,甚入華堂宿。
槐樹新添了綠色。被雨淋落的花瓣灑落了一地,因過度飲酒而生病,生活幾乎都在醉與病之間徘徊。閑時出外散心,尋見一對杏樹,我駐足凝望,溫暖的池塘里,鴛鴦成雙成對。不忍看下去,懷著愁苦之情離去,回內(nèi)室小睡,但因心事輾轉(zhuǎn)難以入眠。雖有好夢,但醒來一切都成虛空,窗帳圍掩著繡有花飾的臥榻,空蕩蕩臥榻上只留下自己凝目沉思。
以前二人在一起時,一邊移紅燭,一邊共賞。面向花叢,一杯接一杯地飲酒,記得往日在薔薇花叢中,戀人她以繡有鳳國的衣帶要自己題寫詩詞。分別后,戀人終日精神不振,本來是豐盈的肌體,卻因相思而日漸消瘦,只瘦得羅裙要裁剪了才能合身。難以尋找堂前的燕子,去傳達(dá)這份感情,為什么現(xiàn)在進(jìn)入華麗的殿堂住宿。
雨霖鈴:詞牌名,也作“雨淋鈴”,雙調(diào)一百零三字,前后闋各五仄韻,常用入聲韻。
酒病:猶病酒。因飲酒過量而生病。
凝佇:凝望佇立、停滯不動。
鴛鴦:一種亮斑冠鴨,鴛指雄鳥,鴦指雌鳥,在中國文學(xué)中多象征夫妻和睦、相親相愛,以及愛情堅(jiān)貞不移。
金花: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繡制的花飾。坐:臥榻。凝目:注目、凝視。
促:速。
薔薇花:泛指薔薇科,多生于路旁、田邊或丘陵地的灌木叢中。
厭厭:猶懨懨,精神不振貌。
羅:古絲織物名,此指羅制的衣裙。羅幅:羅裙的分幅。
甚:為什么、怎么。華堂:華麗的殿堂。
參考資料:
1、中華書局.中華宋詞鑒賞辭典,:中華書局,2008:132
2、劉石.宋詞鑒賞大辭典 :中華書局,2011:347
這首詞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已不詳。晁端禮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描寫的是歌妓的心思情態(tài)之作,不出歌筵酒席間的男歡女愛,表現(xiàn)自己對游宦生活感受,此篇亦即其一。
參考資料:
1、中華書局.中華宋詞鑒賞辭典,:中華書局,2008:132
上片寫詞人與戀人分開后的現(xiàn)狀。“槐陰添綠”揭示了時間,“添”為新添,即槐樹新添綠色,所以此時應(yīng)為春季。與后文“正春睡難足”所揭示的時令相符。“雨馀花落”描繪了一幅冷凄之景:被雨淋落的花瓣灑落一地,雨后天地氣氛冷冷清清。此句為下文奠定了凄涼的基調(diào),“酒病相續(xù)”,詞人因消愁而飲酒,因飲酒而生病,所以“相續(xù)”。與戀人分別后詞人生活是如此地痛苦不堪,終日只能借酒消愁,又因飲酒過度而生病,生活幾乎都在醉與病之間徘徊。閑時出外散心,尋見一對杏樹,這對杏樹仿佛象征著一對相愛的戀人,詞人因此駐足凝望。他看到的是:“池塘暖、鴛鴦浴。”溫暖的池塘里,一對鴛鴦在里面暢游,鴛鴦成雙成對、恩恩愛愛的場景,一方面令詞人羨慕,一方面又勾起他的煩心往事。此情此景使其不忍再看下去,只得懷著愁苦心情離去,回內(nèi)室小睡。但因心事終難排解,所以“正春睡難足”,輾轉(zhuǎn)難以入眠。雖有好夢,夢到與戀人相會,但醒來一切隨夢而去,無一物真實(shí)可感可觸,夢中一切都成虛空,使人不禁感嘆萬千,簾帳圍掩著繡有花飾的臥榻,空蕩蕩的臥榻上只留下詞人的凝目沉思。
下片寫詞人在“金華坐”內(nèi)的沉思,他回想過去,感嘆現(xiàn)在。“當(dāng)時共賞移紅燭”,以前二人在一起時一邊“移紅燭”一邊“共賞”。“共賞”在此處省去了賓語,所以“共賞”的對象可以更多更豐富,留給讀者更多的想象。“向花間、小飲杯盤促”,此為二人恩愛的又一場景,面向花叢,一杯接一杯地飲酒,一杯接一杯的豪飲表現(xiàn)了詞人愉悅的心情。“薔薇花下曾記”是“曾記薔薇花下”的倒裝。記得往日在薔薇花叢中,戀人以繡有鳳凰的衣帶要詞人題寫詩詞。“別后厭厭”,分別后,戀人亦終日精神不振,與后文“應(yīng)是香肌,瘦減羅幅”相呼應(yīng)。本來是豐盈的肌體,卻因相思而日漸消瘦,只瘦得羅裙要裁減了才能合身。最后一句“問燕子、不肯傳情,甚入華堂宿”,看似埋怨燕子,實(shí)則是詞人心中煩惱的一種發(fā)泄。燕子并不懂人情,“不肯傳情”也是常情,只是因?yàn)樵~人相思的苦惱無處發(fā)泄,便將一股怨氣轉(zhuǎn)嫁到燕子身上而已,頗有指桑罵槐的意味。
全詞委婉含蓄,“雨馀花落,酒病相續(xù)”與李清照《聲聲慢》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的感情氛圍有相似之處。雖依舊是兒女柔情,卻又與柳永的依依惜別不同,而是追憶舊時舊伴的歡愉時光,薔薇花下,燕子堂前,如今終究難尋,只余下無限惆悵,與唐玄宗如出一轍。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jì)州任城(今山東濟(jì)寧),遂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yīng)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jìn)《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xié)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jìn)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
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jì)州任城(今山東濟(jì)寧),遂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yīng)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jìn)《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xié)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jìn)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萱堂積慶,桂苑流芳,于門瑞藹佳氣。正屬仲秋彌月,稱觴對此際。西王母、來人世。擁佩從、盡皆珠翠。彩庭下,爭看藍(lán)袍,襯斑斕戲。富貴有誰同,四德躬全,五福由來備。況善斷機(jī)遷教,軻親實(shí)無異。看看仕無淹滯。即召入、佐君經(jīng)濟(jì)。愿延壽,鸞軸金花,年年加賜。
應(yīng)天長·萱堂積慶。兩漢。佚名。 萱堂積慶,桂苑流芳,于門瑞藹佳氣。正屬仲秋彌月,稱觴對此際。西王母、來人世。擁佩從、盡皆珠翠。彩庭下,爭看藍(lán)袍,襯斑斕戲。富貴有誰同,四德躬全,五福由來備。況善斷機(jī)遷教,軻親實(shí)無異。看看仕無淹滯。即召入、佐君經(jīng)濟(jì)。愿延壽,鸞軸金花,年年加賜。
別饒子聞 其三。明代。尹臺。 軺車戒嚴(yán)命,肅肅指南彊。念子遠(yuǎn)行邁,執(zhí)手衢路旁。拊劍激清瑟,悲歌慨以慷。矯矯云中鵠,翩翩厲鳴翔。戢羽乍同止,展翮忽一方。欲從不可得,即置終難忘。愿勖崇明德,功業(yè)期自揚(yáng)。
瑤華 感事作。。問云。 東風(fēng)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fā)。煌煌火樹連星,斗朱檻瑤宮,遍試衢陌。螢燈憶雪,開夜戶、不奈寒蟲鳴壁。總歸暮槿,瞬眼過、虛華重歇。更幾番、飲罷摛毫,坐起書生腸絕。
山橋。宋代。韓元吉。 倚杖溪橋暮雨垂,春寒空翠著人衣。凌空怪石如旗豎,噴壑清泉作練飛。乘興正須隨地飲,醉狂聊共插花歸。從教拍手兒童笑,要是山深客到稀。
贈賈收處士十韻。宋代。劉季孫。 君家霅溪上,日食霅溪魚。無錢買釣艇,貌古常有馀。遇人喜談笑,貰酒日不虛。浩歌出塵表,白鳥來徐徐。清風(fēng)入窗牖,散亂床頭書。有琴壞徽軫,淵明意何如。我欲脫塵網(wǎng),筑室鄰君居。有地植松竹,有水種芙蕖。作詩賦生理,起居當(dāng)和予。相顧可忘老,醉飽遺君諸。
卅二煙塵迷亂眼,綠茵坪上影清佳。沸天潮涌高千尺,喝彩聲喧震六街。
問鼎紛馳稱霸念,追風(fēng)端賴踏云鞋。群夷礪志摩星月,諸夏無緣奪獎牌。
與金水相約詠世界杯限以“九佳”前十二字為韻。。熊盛元。 卅二煙塵迷亂眼,綠茵坪上影清佳。沸天潮涌高千尺,喝彩聲喧震六街。問鼎紛馳稱霸念,追風(fēng)端賴踏云鞋。群夷礪志摩星月,諸夏無緣奪獎牌。漫道振興龍入海,爭禁羸弱骨如柴?銷殘終古英雄氣,輸與當(dāng)今琥珀釵。每向大人空說劍,初遭小挫便收靫。孤窗反省知誰肯,列國周游請自差。戰(zhàn)敗心頹藏玉闕,酒酣肩聳拍洪崖。險灘高峽應(yīng)難渡,絕技神工豈有涯?揮袂欲驅(qū)三里霧,舒眸更上一重階。銀屏伴我消長夜,遙共居庸數(shù)子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