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蹉跎于人間,但煙霞美景卻多多地停留在竹林寺附近,沒有因為時過境遷而消散。因為愛這番煙霞和竹林寺有了感情,但是就算心中有深情厚意也不知道今后能否再來欣賞這美景了。
竹林寺:在廬山仙人洞旁。
殷勤:親切的情意。
過(音guō):訪問。
隱士多為思想家,從朱放的詩句里讀者可以領悟他對人生對社會的感受?!额}竹林寺》中有著詩人對時間流逝,世事難料的傷懷。
竹林寺依舊有美麗的煙霞景觀,但是歲月消磨人難免會有改變。美麗的依然美麗但欣賞的人已經和以往不一樣了。這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遺憾,而這遺憾是人力難以抗拒的。所以詩里用到了“促”這個字。因為這歲月的催促,詩人難以預料自己還有多少機會能來欣賞美麗的風景,所以用到了“更”這個字。前后的呼應用在這里很恰當,既加深了感情的表達力度又使全詩有了整體的美感,很緊湊不拖沓。可以說此詩的最長處不是對竹林寺煙霞的描繪,而是這種對感情的描繪方法。所謂的文章前后的一致性,其實就是這種前后呼應的寫作方法,這樣編輯文字的好處就是主題明確,言簡意賅。當然這是一種邏輯應用,要真正做到還需對素材很好的運用。絕對不是前面有幾個詞在文章最后依然用幾個詞就行的,《題竹林寺》可以說是一個范例,讀者多琢磨一下就會體味了。
[唐](公元七七三年在世)字長通,襄州南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代宗大歷中前后在世。初居漢水濱,后以避歲饉遷隱剡溪、鏡湖間。與女詩人李冶,上人皎然,皆有交情。大歷中,辟為江西節度參謀。貞元二年,(公元七八六年)詔舉“韜晦奇才”,下聘禮,拜左拾遺,辭不就。放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
朱放。 [唐](公元七七三年在世)字長通,襄州南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代宗大歷中前后在世。初居漢水濱,后以避歲饉遷隱剡溪、鏡湖間。與女詩人李冶,上人皎然,皆有交情。大歷中,辟為江西節度參謀。貞元二年,(公元七八六年)詔舉“韜晦奇才”,下聘禮,拜左拾遺,辭不就。放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破賊凱歌八章 其三。宋代。李正民。 萬幕如云振鼓鼙,角聲嗚咽馬驚嘶。亞夫持重惟堅壁,應為桑榆太白低。
不礙云山。宋代。胡仲弓。 贏得工夫看好山,吟魂飛不到人間,白云本是無心物,才得身高便可攀。
如夢令·月似二年前好。元代。張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洛陽道 二。南北朝。徐陵。 洛陽馳道上。春日起塵埃。濯龍望如霧。河橋渡似雷。聞珂知馬蹀。傍幰見甍開。相看不得語。密意眼中來。
踏莎行 其一。清代。程頌萬。 柳外斜陽,花間斷夢。心情病酒芳寒重。雕闌六曲有人憑,蒼苔暗補閑階空。癡絕蜂忙,嬌回鶯哢。憐伊倩影凌波送。巧持紈扇索題詩,回頭半露釵梁鳳。
初八日微雨明日猶有賜意作兩絕句 其二。宋代。趙蕃。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