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
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
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
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
贈錢征君少陽。唐代。李白。 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
舉起白玉杯痛飲美酒,在這綠楊飄垂的三月之時。
春風還能吹拂幾日,您我兩鬢各已斑白。
秉燭夜游唯須飲酒,此時投竿垂釣也許未遲。
如能遇到文王渭水之獵,我也可以成為帝王之師。
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職的隱士為征士,君為尊稱。
三月時:指暮春。
秉燭:以蠟燭照明。
投竿:釣魚。姜太公未遇時,在渭水上垂釣,遇文王出獵,被聘為師。
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據考證,這時錢少陽已八十余歲,所以用呂尚的典故。呂尚,姜姓,呂氏,名望,一說字子牙,西周初年官太師(武官名),也稱師尚父。輔佐武王滅商有功,封于齊。有太公之稱。俗稱姜太公。有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之說。呂尚釣于渭水上游的磻溪,適逢周文王前來打獵,遂同車而歸,立為師。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70
2、何民勝.詠老詩詞鑒賞:江蘇文藝出版社,1993:116-117
此詩大致是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詩一作《送趙云卿》,是李白寫給錢少陽的贈詩。李白至晚年,很是推崇‘商山四皓’的濟世之心和佐君之功,所以李白對“四皓”似的老者錢少陽也極為推重,甚至在《贈潘侍御論錢少陽》詩中稱錢少陽是‘眉如松雪齊四皓’。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70
2、(清)劉文蔚編選;楊業榮新注.唐詩合選: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279
首句詩一上來就寫“酒”,然后再交待時間,起勢突兀。兩句詩,畫出主人公在風光明媚、景色秀麗的暮春季節獨自飲酒的圖景,設置了一個恬淡閑靜的隱居氛圍,緊扣住錢的征君身份。“三月”暮春,點明季節,為頷聯寫感慨作伏筆。
此聯上承第二句。前句詞意雙關,既說春光將盡,余日無多;又暗示錢已風燭殘年,這樣,后面的嗟老感慨就一點不使人感到意外。第四句的“各成絲”,和杜甫《贈衛八處士》“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的“各已蒼”詞意相似,是說錢和自己的鬢發都已斑白,一個“各”字,不動聲色地把兩者聯系起來。自此而下,詩意既是寫人之志,又是述己之懷,渾然而不可分了。第三、四句抒發了由暮春和暮年觸發的無限感慨。
第五句近承頷聯,遠接首句,詩意由古詩“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演化而來,帶有更多的無可奈何、不得已飲酒避世的味道,這是欲揚先抑的寫法,為后面寫錢的抱負作鋪墊。第六句和第五句相對,句意也相似,都是寫典型的隱居生活,渲染及時尋求閑適之樂。更重要的是后句寫水邊釣魚,牽引出詩末有關呂尚的典故,為詩歌最后出現高潮蓄勢,這說明作者寫詩是很重視呼應轉折之法的。
尾聯“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如果錢少陽也像呂尚一樣,在垂釣的水邊碰到思賢若渴的明君,也還能成為帝王之師,輔助國政,建立功勛。此處的“如”字和“猶”字很重要,說明收竿而起,從政立功還不是事實,而是一種設想愿望,是虛寫,不是實指。唯其虛寫,才合錢的征君身份,又表現出頌錢的詩旨。而在這背后,則隱藏著詩人暮年的雄心壯志。全詩款款寫來,以暮春暮年蓄勢,至此題旨全出,收得雄奇跌宕,令人回味不盡。
總的來說,這首五言律詩,任情而寫,自然流暢,毫無滯澀之感;同時又含蓄蘊藉,余意深長,在思致綿邈、音情頓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氣勢。結句雄奇跌宕,題旨全出,令人回味無窮。按格律論,五律詩應是頷聯和尾聯對仗。而李白不拘格律,首聯對仗,頷聯卻不對,以使其豪放雄奇的情思與才氣不為嚴密的格律的束縛。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再和三篇 其二。宋代。蘇頌。 聞君八法擅臨池,擪押工夫世少知。學者伏膺虞秘監,時賢求范永禪師。流傳異日須懸帳,交質何人敢對棋。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偕容瞻公同年北上漫興。明代。陳慧嶪。 雀舫翩翩發大江,江干瑞靄曉行幢。文章似錦裳堪補,意氣如虹鼎并扛。萬里浪頭鰲駕六,五云天際鳳飛雙。與君共挾芙蓉鍔,一掃群英力盡降。
移梅。元代。薩都剌。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瘦影番來新體態,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
自容趨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葉扶疏行人庇賴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宋代。李綱。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如何錐刀徒,使爭爝火明。傷膚及肌骨,風雨因摧傾。顛倒委榛棘,氣象猶崢嶸。行人失庇賴,佇立空凝情。緬想栽培初,愛護如目睛。合抱始毫末,幾經霜露零。一日毀有馀,百年養不成。忍使易凋喪,此理真難評。憶昔陶士行,為政有善經。擢禾與移柳,一一糾以刑。既往不及追,將來猶可懲。感動遂成章,庶幾知者聽。
瑞峰院夜語奉酬鄭簿。宋代。林亦之。 百級上層巒,呼鐙同所歡。瓷杯真有道,行李似無官。妙語勝熊掌,疎才愧鹖冠。古人相見意,不作酒肴看。
長安肆中有擁書甚富而秘不示人詩以異之。明代。凌義渠。 古香拂拂手摩挲,為惜牟珠剩幾多。憑仗血誠通姓字,一編高擁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