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宿石頭驛。唐代。戴叔倫。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在這寂寞的旅店中有誰來看望慰問,只有一盞冷清的孤燈與人相伴相親。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夜晚,我還在萬里之外作客飄零未能回轉(zhuǎn)家門。
回首前塵竟是一事無成,令人感到悲涼傷心;孤獨的我只有苦笑與酸辛。
愁苦使我容顏變老,白發(fā)爬滿雙鬢,在一片嘆息聲中又迎來了一個新春。
除夜:除夕之夜。石頭驛:在今江西省新建縣贛江西岸。《全唐詩》題下注曰:“一作石橋館”。
寥落:稀少,冷落。此處有孤獨、寂寞之意。
支離:即分散。《全唐詩》校:“一作羈離”。
愁顏與衰鬢:《全唐詩》校:“一作衰顏與愁鬢”。
又:《全唐詩》校:“一作去”。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86
2、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254-255
此詩當作于詩人晚年任撫州(今屬江西)刺史時期。這時他正寄寓石頭驛,可能要取道長江東歸故鄉(xiāng)金壇(今屬江蘇)。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673-674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jīng)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xiàn)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diào),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
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jīng)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xiàn)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diào),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二十一日收復(fù)南投街,連日大捷,重圍 其四。。陳肇興。 軍令如山立,出門三五申。攻心師馬謖,守法學(xué)曹彬。但使擒元惡,休多殺一人。古來稱善將,無敵是行仁。
泊嘉興城北門外。元代。方回。 老病今如許,江硝豈所宜。未妨寧過計,不是故多疑。歉歲真難度,奸人或見窺。移舟入城泊,何敢強違時。
謁岳武穆墓 其一。明代。岑徵。 朱戟成行馬鬣前,壟頭云氣接朱仙。椒漿不是黃龍酒,滴到泉臺也枉然。
伯友夜半酒醒戲舉一首。。劉崧。 對酒不能飲,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幘掛云偏。地迥星聯(lián)戶,風澄露滿天。冥冥清夜過,驚起問初筵。
歸義云松禪師敕封郎官寄贈。明代。于慎行。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