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
妝鏡巧眉偷葉樣,歌樓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無情。
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宋代。晏幾道。 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妝鏡巧眉偷葉樣,歌樓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無情。
此為詠物詞。詞中借詠和風細雨中盛極一時、風情萬種的柳枝,塑造了雖青春年少、紅極一時而終歸要紅顏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達了詞人對于被侮辱、被損害的風塵女子的同情和關注,同時也寄寓了作者自身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詞借助形象上的比擬與聯想,將物與人的命運渾然一體地交織一起,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上片借柳喻人,以風流蘊藉、溫馨旖旎的春風楊柳象征歌妓舞女年輕時的生活和形象。起首一句點明時令。“碧城”是叢叢柳樹的形象化比喻。此句從容自而又明快輕靈,給人以和煦的春風飄然而至的感覺,而“碧城”的字面又造成重翠疊碧的視覺印象,故雖平直敘起,卻有鮮明的形象感。次句“綠相迎”應上“到碧城”,不僅畫出了柳枝迎風飄拂、如有情相迎的動人意態,突出了和風的化煦作用,也傳出詞人面對春風楊柳萬千條的景象時欣喜的心情。第三句“舞煙眠雨過清明”以概括之筆收結上片。柳枝暮春的晴煙輕靄中飄舞,暮春的霏霏絲雨中安眠,夢一般溫馨的環境中度過了清明三月天。過片巧妙地以眉和柳葉將物與人聯系起來。美人對鏡梳妝,愛把雙眉畫成柳葉的形狀,歌樓宴席上演唱的清歌也用柳枝作為曲名。詞人巧妙地借柳葉眉、《柳枝》曲的流行來渲染柳枝的聲名。結句點明主題,情深意切,希望霜霰莫打楊柳,實際上是說歌妓舞女到人老珠黃時備受摧殘,寄托了詞人對她們的同情。總之,此詞借柳喻人,寄托了作者對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給讀者以心靈上的震撼。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
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姜明德醫學錄任滿詩用美之并以醫之利害語之。元代。葉颙。 丈夫生世六尺軀,饑餐渴飲當及期。目觀鼻嗅耳司聽,各職乃事爾勿離。喜怒哀樂無妄施,威賞之柄不倒持。雍容進退動合宜,天其相汝百福隨。神清慮淡壽且耆,顏色豐澤毛發黟。無不足兮何所望,子孫妻妾皆歡怡。寒溫風雨倘失時,人心私欲復蔽虧。堂堂正氣日以衰,瘵癘始得乘其危。膏肓一穴自古有,區區二豎寧知斯。惜哉醫緩不務此,倉卒遽謂疾弗治。若藥暝眩罔不愈,縮手退避計或遲。乃知用藥如用將,用非其類悔曷追。芫巴烏附吾所用,參術之輩胡能為。信乎藥者亦兇器,古人不得已用之。姜君職醫識此理,愚民攀慕賢守知。延年卻老學妙術,回生起死參神奇。杏林春色香韻美,芳葩漸滿東風枝。他年丹石億萬斛,慎勿往取虎竊窺。我身剛強甚無恙,半世落魄癖在詩。賦性掘強成傲物,胸次未掃平生癡。高談驚世鄙俗訝,左計失策群兒嗤。疏狂往往激眾怒,而我戲笑方嘻嘻。豈無甘言悅人意,胡塞巨口而不諛。后先顛倒皆類此,愿將斯疾祈君醫,愿將斯疾祈君醫。
與國賢良夜歌二首 其一。唐代。張柬之。 柳臺臨新堰,樓堞相重復。窈窕鳳皇姝,傾城復傾國。
燈夕迎紫姑神。宋代。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諸路發解勸駕。宋代。吳潛。 東郡衣冠盛,南宮榜帖新。諸科唐取士,數路漢得人。鳴鹿殷勤意,攀龍變化身。若為明主獻,忠讜要披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