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河湟

    河湟朗讀

    元載相公曾借箸,憲宗皇帝亦留神。

    旋見衣冠就東市,忽遺弓劍不西巡。

    牧羊驅(qū)馬雖戎服,白發(fā)丹心盡漢臣。

    唯有涼州歌舞曲,流傳天下樂閑人。

    譯文

    元載相公曾具體籌劃過收復河湟,憲宗皇帝對此事關(guān)心也格外留神。

    不久卻見大臣身穿朝服就刑東市,皇上也突然駕崩來不及實施西巡。

    河湟百姓雖然穿著戎服牧羊驅(qū)馬,可是他們白發(fā)丹心仍是唐朝臣民。

    只有產(chǎn)生于涼州的動人歌舞樂曲,流傳天下在娛樂著那些富貴閑人。

    注釋

    河湟:指今青海省和甘肅省境內(nèi)的黃河和湟水流域,唐時是唐與吐蕃的邊境地帶。湟水是黃河上游支流,源出青海東部,流經(jīng)西寧,至甘肅蘭州市西匯入黃河。《唐書·吐蕃傳》記載:“世舉謂西戎地曰河湟。”

    元載:字公輔,唐代宗時為宰相,曾任西州刺史。大歷八年(773年)曾上書代宗,對西北邊防提出一些建議。借箸:為君王籌劃國事。《史記·留侯世家》載,張良在劉邦吃飯時進策說:“臣請借前箸為大王籌之。”

    留神:指關(guān)注河湟地區(qū)局勢。

    “旋見”句:指大歷十二年(777年)元載因事下獄,代宗下詔令其自殺。東市:代指朝廷處決罪犯之地。

    遺弓劍:指唐憲宗死,古代傳說黃帝仙去,只留下弓劍。不西巡:是指唐憲宗沒有來得及實現(xiàn)收復西北疆土的愿望。

    “牧羊”兩句:這里是借蘇武來比喻河湟百姓身陷異族而忠心不移。

    涼州:原本是唐王朝西北屬地,安史之亂中,吐蕃乘亂奪取。李唐王室出自隴西,所以偏好西北音樂。唐玄宗時涼州曾有《涼州新曲》獻于朝廷。

    閑人:閑散之人。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372-373

    2、吳 鷗.杜牧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11-113

    3、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660-661

    河湟創(chuàng)作背景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駐守在河西、隴右的軍隊東調(diào)平叛,吐蕃乘機進占了河湟地區(qū),對唐朝政府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杜牧有感于晚唐的內(nèi)憂外患,熱切主張討平藩鎮(zhèn)割據(jù)、抵御外族侵侮,因此對收復失地極為關(guān)心,先后寫了好幾首詩,《河湟》便是其中的一首。

    參考資料:

    1、吳 鷗.杜牧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11-113

    2、張明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59-1060

      此詩可分為兩層。前四句一連使用了三個典故。“借箸”,用張良的故事。不僅用來代“籌劃”一詞,而且含有將元載比作張良的意思,從而表明詩人對他的推重。“衣冠就東市”,是用晁錯的故事。意在說明元載的主張和遭遇與晁錯頗為相似,暗示元載留心邊事,有經(jīng)營的策略。杜牧用晁錯來作比較,表現(xiàn)出對晁錯的推重和惋惜。“忽遺弓劍”采用黃帝乘龍升仙的傳說,借指憲宗之死,并暗指憲宗喜好神仙,求長生之術(shù)。這里,詩人對憲宗被宦官所殺采取了委婉的說法,流露出對他猝然逝世的嘆惋。以上全用敘述,不著議論,但詩人對河湟遲遲不能收復的感慨卻溢于言表。

      后四句用強烈的對照描寫,表達了詩人鮮明的愛憎。河湟百姓盡管身著異族服裝,“牧羊驅(qū)馬”,處境十分艱難屈辱,但他們的心并沒有被征服,白發(fā)丹心,永為漢臣。至于統(tǒng)治者,詩人不用直接描寫的手法,而是抓住那些富貴閑人陶醉于原先從河湟傳入京城的輕歌曼舞這樣一個細節(jié),便將他們的醉生夢死之態(tài)揭露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的寫法有兩個特點。一是用典故影射時事。元載、憲宗、張良、晁錯、蘇武等皆已作古,而其故事各具內(nèi)涵。二是轉(zhuǎn)折和對比。前四句在意思上即為兩組轉(zhuǎn)折,突出壯志難酬的歷史遺憾;后四句是將白發(fā)丹心的漢臣與沉迷歌舞的“閑人”對比,這里的“閑人”又與前四句中有安邊之志的元載、憲宗形成對比。全詩寄寓了很深的諷刺含義。

      這首詩的前四句敘元載、憲宗事,采用分承的方法,第三句承首句,第四句承次句。這樣寫不僅加強了慨嘆的語氣,而且顯得跌宕有致。第三聯(lián)正面寫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氣。“雖”和“盡”兩個虛字用得極好,一抑一揚,筆勢拗峭勁健。最后一聯(lián)卻又不直抒胸臆,而是將滿腔抑郁不平之氣故意以曠達幽默的語氣表達出來,不僅加強了諷刺的力量,而且使全詩顯得抑揚頓挫,余味無窮。這首詩,寫得勁健而不枯直,闊大而顯深沉,正如明代楊慎《升庵詩話》所說:“律詩至晚唐,李義山而下,惟杜牧之為最。宋人評其詩豪而艷,宕而麗,于律詩中特寓拗峭,以矯時弊。”這首《河湟》鮮明地體現(xiàn)出這種藝術(shù)特色。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朗讀
    ()

    猜你喜歡

    朝辭承明殿,暮下金馬門。

    伏讀明詔意,仰思圣主恩。

    ()

    春風吹瑯玕,夏長蒼龍孫。

    未見拂云梢,已引鞭驥根。

    ()

    蝴蝶為莊周,黃粱熟邯鄲。蘧然一夢覺,茫茫天壤間。

    相推明日月,來往成暑寒。山林與鐘鼎,胸中了不干。

    ()

    掠鬢初齊側(cè)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

    同是緱山裔,況同花甲周。唯偏金壇隱,獨領(lǐng)瑤池秋。

    瑤池碧桃若雞卵,更有交梨大于盌。君如欲勒弇嶺名,共策踰輪追穆滿。

    ()
    鄭惠真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99久久成人18免费网站|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二三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无|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色欲av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91久久福利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久久免费线看线看|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熟女老人|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久久久久高潮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久久久久高潮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呢| 久久无码国产专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