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恨如旨酒,古今飲皆醉。
只恐長江水,盡是兒女淚。
伊余非此輩,送人空把臂。
他日再相逢,清風動天地。
古離別。唐代。貫休。 離恨如旨酒,古今飲皆醉。只恐長江水,盡是兒女淚。伊余非此輩,送人空把臂。他日再相逢,清風動天地。
樂府《雜曲歌辭》中有篇名為《古別離》,以南朝梁江淹之作為最早,內容寫男女別離之情,其后歷代詩人多有此題作品。這首五言古風為《古離別》,顛倒一字,其義實同。本詩將世俗的離愁別恨之擾人比喻成美酒之醉人,又將兒女別離傷感之淚比喻成滔滔不絕的長江之水,聯想奇妙,意味雋永。清人延召壽《老生常談》評本詩前四句說:“此種妙思,非太白不能。”事實上,本詩前四句被當作一首五言絕句,流傳甚廣。后四句則告誠佛門中人(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應該斷然棄絕俗世情思,不要也陷入離情別緒中去。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
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中巖封崇寺。宋代。馮山。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
憶昔自京至關中將四千里所歷古跡不能殫記因閒居無事追賦律詩凡十首目之曰憶晉以泄曩日之思云。。李轅。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廬山道中。宋代。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樹色凈依山色古,樵聲清共瀑聲傳。遠公不作淵明醉,結社徒然懷白蓮。
送謝希孟。宋代。葉適。 白頭趨幕府,早已負平生。未放鵬舒翼,應煩驥斂程。驛梅催凍蕊,柁雨送春聲。為語常平使,開懷待子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