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版本一)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版本二)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宋代。朱敦儒。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版本一)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版本二)
這首詞寫作者晚年以詩、酒花為樂事的閑淡生活,用語淺自而意味悠遠(yuǎn),流露出一種閑曠的情調(diào)。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起首兩句寫出詞人終日醉飲花前的生活。深杯酒滿見得飲興之酣暢,小圃花開點出居處之雅致。無一字及人,而人的精神風(fēng)貌已隱然可見。這正是借物寫人之法的妙用。“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抒情主人公的正面形象出現(xiàn)了。三個“自”隔字重疊,著力突出自由自在、自得其樂的神態(tài),自然地帶出“無拘無礙”一句。
整個上片洋溢著輕松自適的情致,行文亦暢達(dá)流轉(zhuǎn),宛若一曲悅耳的牧歌。兩句一轉(zhuǎn),由物及人,既敞露心懷,又避免給人以淺顯平直之感。
至下片文情陡變,兩個對句表達(dá)了作者對世事人生的認(rèn)識,所謂人類的歷史不過是幾場短暫春夢雜沓無序的聯(lián)綴,無論怎樣的奇士賢才都終究不免歸于黃泉。這是歷盡滄桑,飽經(jīng)憂患之后的感喟,無疑含有消極的虛無意識。此詞寫作時代大致正忠良屈死而奸佞當(dāng)?shù)乐畷r,“黃泉”(“紅塵”)句也隱含著深深的悲憤之情。
這時,朱敦儒那種壯懷遠(yuǎn)抱已被消蝕殆盡了,字里行間仍存苦懷,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心緒。他自以為看破了紅塵,不復(fù)希冀有所作為,把一切都交付給那變幻莫測的命運去主宰,自己“不須計較與安排”,只要“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求得片時歡樂也就心滿意足了。
末句不啻是對上片所描述的閑逸自得生活之底蘊的概括和揭示。這句在結(jié)構(gòu)上也是有力的收束。上片寫景敘事,下片議論感嘆,有情景相生、借景達(dá)情之妙。
這是一首清新淡雅,韻味天成的小詞,語意俱佳。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浩浩歌。明代。周是修。 君莫欺,貧賤兒,陋巷陳平終帝師。君莫誇,富豪子,銅山鄧通終餓死。世間萬事如轉(zhuǎn)燭,明日升沈安可卜。請君聽我浩浩歌,古往今來情奈何。春花片時忽如霰,旱雨一夕翻成河。枯榮否泰更相代,天運循環(huán)理無怪。君看梓澤與梁園,空馀野草荒煙在。荒煙野草昔寥寥,還見樓臺凌碧霄。眼前興廢盡如此,且飲美酒令愁消。
游石橋遇隱者。宋代。趙鼎臣。 巨石引飛梁,奔泉瀉纖縞。行攀石上藤,坐聽林間鳥。茲游既物外,此地即天表。曠然脫塵囂,率爾慕輕矯。道逢餐霞人,邂逅愜幽討。絕糧三十年,顏色長美好。云此巖上芝,可得終歲飽。盛談山中趣,似欲容吾老。平生苦因循,學(xué)道真不早。憂患日煎熬,精神歲消槁。況為官拘攣,而與事纏繞。悲歡相乘除,失多殊得少。君言會可思,待我婚嫁了。
塞上曲一百首(錄一十四首)。明代。李開先。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次韻舍弟江上。宋代。王安石。 岸紅歸欲稠,渚綠合猶晚。晴沙上屐輕,暖水隨帆遠(yuǎn)。吹波戲魚動,掠葉飛禽返。著意覓幽蹊,桃花悞劉阮。
銅雀妓。明代。袁凱。 流塵拂還集,絜糒儼然陳。歌吹自朝暮,君王寧復(fù)聞。松柏有時摧,妾非百年人。愿為陵上土,歲久得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