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綠的池水漣漪滿前陂,極目遠望無邊的滔田肥。
更有那白鷺千點觀不盡,穿過云煙來向這畫中飛。
前陂(bēi):前面的池塘。
連云:一望無際好象同云相連。(禾罷,bà)稏(yà):水稻的別稱。
千點雪:白色鷺鷺落入綠色水田中,如同千點雪花一樣。
破煙:穿過煙云。畫屏:把前面的景象當成一幅畫屏。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戰爭使黃河和淮河流域的農業生產受到極大破壞,而長江流域,尤其是蜀地卻較少遭戰亂浩劫,人民生活安定。韋莊六十六歲仕西蜀,為蜀主王建所倚重,七十二歲助王建稱帝,晚年生活富足安定,遂創作此詩。
參考資料:
1、尚作恩 等 .晚唐詩譯釋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78-279 .
《稻田》這首詩所描繪的江南水田風光,就從一個側面間接地展示了創作背景所述的社會現實,間接地表現了詩人生活在這一環境中的愉悅之情。
這是一首寫景小詩。寫景詩為人稱道的是“詩中有畫”,即用語言的勾勒描繪把周圍的景物如畫一般的狀態呈現出來,這首詩即達到了這樣的這樣的藝術效果。這是一幅極其優美恬淡的水田風光圖。這幅畫的近景是滿是綠波春浪的池塘和一望無邊的肥美的稻田;遠景是藍天、煙云和點點如雪的白鷺,還有那似有若無的濛濛水氣。這些景物濃淡相間,疏密得體,相映成趣。池中的綠水和周圍稻田,通過“極目”二字聯系起來,使得畫面無比開闊。這是多么美麗的景色,作者置身此間,是何等心曠神怡。同時,詩人又把眼前池塘和天上的白鷺,通過一個“飛”字巧妙地聯起來。這樣,就使得近景和遠景交織成章,聯成一片,使地面空間渾然一體。在這幅圖畫中除了靜態的描寫外,還描寫了劃破靜寂的動態。前邊說的清水池塘,連天的稻田,是靜態描寫,而詩人又將如同“千點雪’的白鷺攝入畫面,用一個“飛”字突然使這個畫面活躍起來,更顯得生機盎然。不僅富有繪畫美,而且《稻田》還具有絢麗的色彩美。在這幅藝術畫面上,“綠”浪碧波相迭,藍天“白”鷺相映,彩云畫屏色彩斑斕,堪稱佳作。
這樣,詩的意境便更加深邃而耐人尋味了。總之,這首詩勾勒了一福優美的水田風光的圖畫。其中有近景,有遠景,有靜態,有動態。詩人把這些巧妙地組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并通過短短的四句小詩描繪出來,語言精煉,構思巧妙。
韋莊。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送耕甫弟赴補。宋代。杜范。 所性常存存,危者惟人心。子才秀吾宗,一歕凡馬喑。俊快恐易蹶,謹勿輕千金。賢關集多士,轡策方骎骎。功名亦漫爾,培護在資深。我嘗評京華,真是穢濁林。繩約稍自寬,一縱不可尋。蚤夜貪倚門,翼翼如有臨。亟歸慰慈抱,毋浪花邊吟。
賦得我愛夏日長 其二。明代。李孫宸。 惜陰翻古帙,席蔭坐林泉。解識閒中晷,依稀亦小年。
子昂逸馬圖。元代。袁桷。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絕交行。宋代。高斯得。 男兒獨立天地間,太華絕尖一何陗。子房不肯下蕭曹,伯夷本自輕周召。往來舞袖拂云霄,醉裹扁舟凌海嶠。鳳饑肯向雞求餐,玉潔不與蠅同調。山高路斷客來稀,日晏廛空臂爭掉。窮涂李白友俗人,歲晚杜甫交年少。前門長揖后門關,當面論心背后笑。云門輕與凡耳彈,夜光莫怪兒童誚。君平世棄政自佳,老子知希渠所要。人間對面九疑峰,未許沖風鼓無竅。
九日省中諸公邀游兩高遇雨不遂小酌靈隱。明代。王世貞。 秋山鐃吹擁登臺,龍藏含云郁未開。天際兩高風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茱萸插罷偏成感,竹葉飛時不待催。昏黑上方那可到,諸君虛有大夫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