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西來,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經歲,重來杜老,斜川好景,不負淵明。老鶴高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處,著個茅亭。
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解頻教花鳥,前歌後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酒圣詩豪,可能無勢,我乃而今駕馭卿。清溪上,被山靈卻笑,白發歸耕。
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筑。宋代。辛棄疾。 一水西來,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經歲,重來杜老,斜川好景,不負淵明。老鶴高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處,著個茅亭。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解頻教花鳥,前歌後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酒圣詩豪,可能無勢,我乃而今駕馭卿。清溪上,被山靈卻笑,白發歸耕。
一條溪水從西面來,晴空萬里映射出千丈長虹,十里的青山像翠綠的屏風,迤邐蜿蜒。叫人喜歡的是:草堂經過一年的修建已經好了。我像杜甫二次來到草堂。這里的風光像斜川那么美麗,總算沒有辜負熱愛山水的陶淵明。我像老鶴高飛天空,有一條可以棲息的樹枝就滿足了。我長笑一些人像蝸牛似的戴著屋到處爬行。對期思這個地方的建筑,我都規劃和評論過了,待我找一個十分美好的地方蓋上小茅草亭子。
挺拔險峻的青山,氣勢磅礴,一片生機,像是為了歡迎我回來,表現出嫵媚可愛的姿態。為解除憂愁,調教花鳥在我的前后唱歌跳舞。更能催令云和水暮送朝迎我來這里游玩。我是喝酒的圣人,吟詩的豪杰,但不是官員,我可能已經失去了權勢,但我告訴花、鳥、云、水,我仍然可以統率你們。我站在清清的溪水上面,卻被山神看見了,它嘲笑我,說我的頭發白了,已經是罷職回家種田的人了。
卜筑:選地蓋房。卜:占卜。古人蓋新居有請卜者看地形,相風水以定宅地的習俗,也稱卜宅、卜居。
經歲:一年后,此泛言若干年后。
斜川:在今江西省都昌縣,為風景優美之地。陶淵明居潯陽柴桑時,曾作《斜川詩》。詩前有小序略記其與鄰居同游斜川的情景。辛詞以斜川比期思。不負:不辜負
蝸牛戴屋行:蝸牛是一種很小的軟體動物,背有硬殼,呈螺旋形,似圓形之屋。爬動時如戴屋而行。
平章:籌劃,品評。著:此作建造講。
崢嶸:高峻不凡貌。
嫵媚:此處形容青山秀麗。
解:領會、理解。頻:屢屢不斷。
酒圣詩豪:指酷愛詩酒的人。乃:卻。駕馭:主宰,統率。卿:“你”的美稱,此指大自然。
山靈:山神。
參考資料:
1、劉石 編.《宋詞鑒賞大辭典 彩色版》:中華書局,2011-08-01:第178頁
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辛棄疾在福建安撫使任上,再次被彈劾而罷官,在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回到上饒后寫了這首詞。辛棄疾罷居帶湖時,曾在期思買得瓢泉,以后常往返于帶湖、瓢泉之間。這次再到期思,意在營建新居。
參考資料:
1、朱德才、薛祥生、鄧紅梅、 葉嘉瑩 .辛棄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6年1月:第873頁
這首詞將作者重回田園,見到秀美的田園風光時的欣喜之情,借期思卜筑的所見表達得妙趣橫生,同時也隱含著幾許感慨之意。
詞的上片,描繪期思秀美的山水風光,表明作者要在此地選地造屋的意圖。起韻總攬期思山水,看見在翠色屏風般圍繞的萬山中,一條水從西邊流出,在山間形成巨大的瀑布,宛如千丈白虹,從晴天垂下。此處“翠屏”寫山,表現出山的秀麗,“千丈晴虹”形容瀑布,化動為靜,化力為美。而在美中依然有足夠的氣勢。把期思這個小山村的地理環境形容得雄奇秀逸,流露出作者的不勝欣喜之情。接韻以一“喜”字,領起一個參差對仗的“扇面對”,直接點明自己的喜歡。作者借杜甫經亂之后得以重回他所欣愛的成都草堂的喜悅,和陶淵明隱居柴桑時對斜川的贊美,來表明自己類似的心情。從中看不出作者被罷官的失意,說明作者與上次被罷免的心態不同,對于官場這塊“雞肋”似乎已經無所留戀。“老鶴高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以帶有濃郁感情色彩的議論,表明自己志同老鶴,隨遇而安,棲身一枝,即可逍遙的曠達的人生態度,并以那戴屋而行、為物所累的蝸牛做對比,顯示出不肯卸下物質重擔者的愚蠢。這一句是承接上文描繪期思的美和欣喜而來,同時又為下文“卜筑”于此做了鋪墊。最后一句正面點出卜筑的意思。
下片以擬人手法,敘寫作者寄情山水的樂趣。寫得融情入景,意象靈動而筆力遒勁。接下來兩句,遙接開始的“十里翠屏”一句,總寫青山對自己歸來的歡迎。作者賦予青山以人的性格和感情,說這高峻的青山,本來是意氣崢嶸,頗不趨俗的,現在為了歡迎自己回來,竟然顯出一副嫵媚的樣子。以下用一個“解”字,領起一個扇面對,專寫青山的嫵媚。說青山懂得驅使花鳥云水,對作者頻頻前歌后舞,暮送朝迎,殷勤,盛情之狀可掬,足以令自己樂而忘憂。這里用筆靈活,意態嫵媚,本來作者自己喜歡這山中風光,見到花歌鳥舞、云水來去十分歡欣,可是偏翻轉來說,從青山的角度來描寫。下句順勢寫作者對此佳山好水的逢迎,感到心曠神怡,并油然升起了駕馭它的豪情。詞人說:做為一個酒圣詩豪,怎么能夠沒有“權勢”呢?既然你這青山對我如此有情,我于是從今天開始要駕馭你了。在這里,作者以酒圣詩豪自居,以主宰山水自許,表現出他的豪邁。然而,作者以山水主人自命,也隱含著無所事事,一腔才情只落得駕馭山水的悲涼。結尾由前文的興高采烈,轉入托笑山靈的自嘲,嘲笑自己一事無成,白發歸耕的失意。前文明快喜悅的調子,產生了一個出人意外的跌宕,暗示出作者受挫失意的心情。
全詞即興抒懷,指點山河,妙用比喻和擬人手法,造出一個雄奇嫵媚兼容的意境,風格曠放而豪邁。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宮詞 其三十七。。花蕊夫人徐氏。 曉吹翩翩動翠旗,爐煙千疊瑞云飛。何人奏對偏移刻,御史天香隔繡衣。
送堪輿饒少峰歸豫章。明代。林熙春。 廿載南游訪十洲,半肩劍履遍瀛州。繇來世族推高第,直為親塋下一籌。云鎖絲綸騰白鶴,江環風木臥青牛。渭城何計遲橋梓,綠蟻尊前水驛舟。
文太師挽歌三首。宋代。司馬光。 美化流民物,薰然遺愛多。欒公當日社,邵父至今歌。庭有三鱣集,門容駟馬過。欲知余慶在,公鼎格平和。
桃花鸂??圖二首 其一。。李昌祺。 南湖二月雨晴天,兩兩相隨錦翼鮮。記得曾于何處見,桃花浪里釣船邊。
宜春將軍取印歌。。周霆震。 宜春將軍虎頭去,金印別來不知處。故城血戰印通天,飛落彭郎劍鋒住。西風匹馬將軍歸,憑陵取印藏禍機。彭郎性命賤于土,義士投甲無光輝。印乎涉難羞含垢,我欲勸君一杯酒。天閽可叩飛訴冤,歸來卻取將軍首。
聞三十六丈乞西京留臺輒成長句時先之七兄已。宋代。晁說之。 門地何人論甲乙,碧梧丹鳳重徘徊。前時五相繼三相,此日西臺望北臺。器業云霄能我有,功名鐘鼎待時來。重言四海宮師德,季子白頭誰識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