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柏苦猶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鹵莽,吾道屬艱難。
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空囊。唐代。杜甫。 翠柏苦猶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鹵莽,吾道屬艱難。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縱然翠柏味苦,朝霞高高,也還可以當(dāng)作飯餐。
世人大多茍且偷生,我持節(jié)守道顯得異常艱難。
早晨開不了火,井水也凍了,夜來無衣難御寒。
太貧窮了怕人笑話,袋中還是應(yīng)該留下一文錢。
翠柏:原產(chǎn)中國的一種松科喬木。
晨:一作“明”。高:一作“朝”。
鹵(lǔ)莽:通“魯莽”,茍且偷安。
吾道:我的忠君報國之道。
爨(cuàn):燒火做飯。
囊空:謂袋中無錢。
一錢:一文錢,指極少的錢。
此詩當(dāng)作于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當(dāng)時杜甫棄官由華州寄居秦州同谷(治今甘肅成縣)。這時戰(zhàn)亂動蕩仍未平息,詩人生活極其艱難。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66-267
首聯(lián)“翠柏苦猶食,明霞高可餐”,詩人緊扣詩題,意在言外,寫出兩層意思,一層是說窮困潦倒,只得餐霞食柏,權(quán)且充饑,這是明意。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層言外之意,在古人看來,明霞翠柏均非凡俗之物,杜甫此語出自《列仙傳》“赤松子好食柏實”和司馬相如《大人賦》“呼吸沆瀣餐朝霞”。表現(xiàn)杜甫雖生當(dāng)亂世,饑寒交迫,但仍不同流俗,品節(jié)高尚。
頷聯(lián)“世人共鹵莽,吾道屬艱難”,揭示囊空的根本原因。所謂“世人共鹵(魯)莽”,指人多茍且偷安。戰(zhàn)亂爆發(fā)后,詩人棄家鄜州,奔赴靈武,中途陷于叛軍之手,后又因兩次直言上奏,受貶去職,但他“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及至貧寒如此,仍然持道守節(jié)。這里,杜甫所說的“吾道”,是不愿茍得之直道,忠勇報國之達道。頷聯(lián)兩句,通過對比的手法,將杜甫高尚不俗的品格鮮明地凸現(xiàn)出來了。
頸聯(lián)“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進而具體寫貧狀。作者皆從“寒”字來入筆。上句說“不爨”,并非因為“井晨凍”,而是因為無食。嚴(yán)冬季節(jié),卻晨炊無米,夜寒難御,可見一貧如洗。
尾聯(lián)“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點明“空囊”題旨。在寫法上,此聯(lián)出之以幽默詼諧之筆。詩人已是身無分文,貧不自救,卻還要強留一錢在空囊之中,以免他人笑話,這舉動本身就是一種反常。作者正是以這種貌似輕松詼諧的話,渲染自己心里沉重悲苦的情緒。申涵光評杜詩云:“杜公每遇廢棄之物,便說得性情相關(guān),如病馬、除架是也”(《仇注杜詩》引)。
這首五律措語平實,莊諧間出,頷聯(lián)以莊語見清操,尾聯(lián)以諧語抒感慨,相得益彰。而音節(jié)拗折,是一首拗律,如首聯(lián)“翠柏苦猶食,明霞高可餐”兩句,一孤平一單仄,不求諧聲;俯首拾柏,柏味甚苦,此句相應(yīng)多仄聲,明霞仰頭可餐,其意甚高,此句相應(yīng)多平聲,可謂聲情相符。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公無渡河。明代。于慎行。 公無渡河,河水湯湯,連山嵯峨。電雨晦冥,龍伯來過。吞舟鋸齒,其族孔多。公無鳧躍之技,出沒濤波。又無寶璧與馬,歆神之和。往則沉溺,當(dāng)奈公何。善游固有數(shù),請公無渡河。
曹氏寒碧即事。宋代。葛紹體。 屋頭楊柳綠參差,小竹疎花此更宜。簾漾水紋閑晝?nèi)眨缜镲L(fēng)物似春時。
大茅峰四絕句。宋代。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fēng)斜日旱回車。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明代。郭之奇。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fēng)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歌聲依谷響,酒興得山寬。別后空馀此,扁舟破夜瀾。
武功驛留題。宋代。李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fēng)送渡咸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guān)中見桃李。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長安今過何曾識,此度劉郎老于昔。終南入望眼長青,渭水翻波心更赤。只今身在選官圖,夢守么么五十馀。衣輕躍駿美年少,愛爾平時不讀書。
中秋下浣次計幕諸公佳什之韻。。趙善括。 駒隙匆匆不暫留,誰能宴坐學(xué)裴休。君攜嘉客江亭醉,我泛扁舟楚澤秋。水浸斜陽紅影濕,煙橫疊巘翠光浮。何時再卜秋屏約,共踏西風(fēng)爛熳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