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肩風(fēng)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
剛出嶺頭三五步,渾身都被亂云埋。
經(jīng)行仿佛近諸天,月上山銜半缺圓。
聽得上方相對話,星辰莫閡五峰巔。
云居山詠二首。明代。常慧。 半肩風(fēng)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剛出嶺頭三五步,渾身都被亂云埋。經(jīng)行仿佛近諸天,月上山銜半缺圓。聽得上方相對話,星辰莫閡五峰巔。
慧公享年八十七歲,其中一半以上時間定居于云居山,留下了許多描寫其禪修體會和日常生活的詩文。尤其是他的詩寫得平易質(zhì)樸,清新流利。不講深奧繁復(fù)的道理,不用偏僻艱深的術(shù)語。如對友面,如敘家常。這兩首七言絕句,一寫砍柴歸家的見聞感受,一寫散步山頭的體會感想。詩寫得很活潑,很有情趣。
常慧(1557-1643),明末江西建昌云居山真如寺僧,曹洞宗三十二世高僧。諸緣洪斷禪師法嗣。字味白,號龜山,俗姓胡,南昌(今屬江西)人。世稱常慧味白禪師。年十五出家,旋受戒。奉師命廣參博采,道行日進(jìn)。公元1598年(萬歷二十六年),上云居山謁洪斷禪師,留侍左右,得法為嗣。于重建真如禪寺立有大功。公元1612年(萬歷四十年)洪斷禪師退歸燕京,乃奉命率徒守祗樹堂。未久真如常住敦請出任住持。在任二十余年,維護(hù)道場,頗歷艱辛。公元1637年(崇禎十年),仍退守祇樹堂,課徒訓(xùn)孫,克己修行。學(xué)識淵博,儒釋兼通,工詩善文,長于言辯,德才均堪稱同代僧俗師表。 ...
常慧。 常慧(1557-1643),明末江西建昌云居山真如寺僧,曹洞宗三十二世高僧。諸緣洪斷禪師法嗣。字味白,號龜山,俗姓胡,南昌(今屬江西)人。世稱常慧味白禪師。年十五出家,旋受戒。奉師命廣參博采,道行日進(jìn)。公元1598年(萬歷二十六年),上云居山謁洪斷禪師,留侍左右,得法為嗣。于重建真如禪寺立有大功。公元1612年(萬歷四十年)洪斷禪師退歸燕京,乃奉命率徒守祗樹堂。未久真如常住敦請出任住持。在任二十余年,維護(hù)道場,頗歷艱辛。公元1637年(崇禎十年),仍退守祇樹堂,課徒訓(xùn)孫,克己修行。學(xué)識淵博,儒釋兼通,工詩善文,長于言辯,德才均堪稱同代僧俗師表。
謁岳武穆墓 其一。明代。岑徵。 朱戟成行馬鬣前,壟頭云氣接朱仙。椒漿不是黃龍酒,滴到泉臺也枉然。
登天安門城樓。近現(xiàn)代。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鷓鴣天 題樊會公小像。明代。宋琬。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dāng)時折角巾。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筑糟丘號酒民。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fēng)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斗瞻依意何極,貫城應(yīng)在五云邊。
送陳宜山廷尉奉召北上。明代。湛若水。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fēng)浪各方天。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斗瞻依意何極,貫城應(yīng)在五云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