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煙平楚,又送王孫去。花有淚,鶯無語。芭蕉心一寸,楊柳絲千縷。今夜雨,定應化作相思樹。
憶昔歡游處,觸目成前古。良會處,知何許?百杯桑落酒,三疊陽關句。情未了,月明潮上迷津渚。
千秋歲·淡煙平楚。明代。劉基。 淡煙平楚,又送王孫去。花有淚,鶯無語。芭蕉心一寸,楊柳絲千縷。今夜雨,定應化作相思樹。憶昔歡游處,觸目成前古。良會處,知何許?百杯桑落酒,三疊陽關句。情未了,月明潮上迷津渚。
平野上淡淡的煙霧,又送貴族公子而去。花兒仍在哭泣,黃鶯寂然無語。芭蕉心縮卷不展,依依楊柳愁思千縷。今夜的雨,一定會化為那相思樹,雙目所過間,都成前塵故事。不知何時能再相會?飲下百倍桑落酒,高唱三疊陽關句,情還未了,渡口邊的月已迷蒙了江水。
平楚:即平林。
王孫:貴族公子。
相思樹:千寶《搜神記·韓憑妻》載,戰國宋康王舍人韓憑妻何氏貌美,康王奪之,罰韓憑筑長城,不久,夫妻相繼自殺。康王怒,使二人墳墓相望。隔夜間,兩墳頭皆長出梓木,旬日間粗可合抱,根交錯,枝接雜宋人哀憐,稱其木為相思樹。
前古:古代;往古。
良會:美好的聚會。
三疊陽關:即《陽關曲》,以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為辭,送別時唱。
津諸,即津渡,渡口。
參考資料:
1、徐培均 .婉約詞萃 :華東師范大學 ,2000年7月 :294 .
2、黃天驥,李恒義選注 .元明詞三百首 :岳麓書社 ,1994.4 :第166頁 .
此詞寫離別之苦。
上闋連用花、鶯、芭蕉、楊柳、雨、相思樹六種物事作渲染、襯托,以柳“絲”諧情“思”,并引進凄婉的愛情傳說,表達雙方情誼之深,抒發不忍離別的感情。“芭蕉心一寸,楊柳思千縷”與“百杯桑落酒,三疊陽關句”兩聯警絕,把餞別時的景色場面與情感交融在一起。一、千、百、三等數量詞反復出現,既表現出情緒的激烈,而又變化錯落,靈動自如。
下闋則將時間前拉后伸,見前歡不可再,后會亦無期,從而將這次離別的苦楚,放大到整個人生,整個今古。“百杯”句,即“勸君更進”之意,勸酒以表關切,“三疊”句,即吟詩或作詩以贈別。末尾二句言反復敘別,尚未盡達其情,月已出,潮亦生,船就要開走了。“月明潮上迷津渚”七字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寄情于景,以景結篇,而又遙應開頭,頗為巧妙。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九曲之游終于星村二首 其二。近現代。施蟄存。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處艱。左行防陷澤,北注復歸山。白石漱不盡,貞禽去即還。流香莫嫌近,蘭芷老逾慳。
用伯初韻再和一篇請子溫戶曹同賦。宋代。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不嫌青女暫試粉,卻要風師小回轍。君看萬點已可憐,半雜春泥封地裂。版曹平生詩作史,坐陋故人探禹穴。惜花未忍任零落,借酒生春面如纈。酒醒定作返魂章,筆底有丹工點鐵。
寒食雨中,同舍約游天竺,得十六絕句呈陸務。宋代。楊萬里。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隨處兩三杯。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儂不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