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觚棱,秋漸滿、蓬萊雙闕。
正錢塘江上,潮頭如雪。
丈夫兒、富貴等浮云,看名節。
天下事,吾能說;今老矣,空凝絕。
對西風慷慨,唾壺歌缺。
不灑世間兒女淚,難堪親友中年別。
滿江紅·送廖叔仁赴闕。宋代。嚴羽。 日近觚棱,秋漸滿、蓬萊雙闕。正錢塘江上,潮頭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瓊玉琚玉佩軝鴻列。丈夫兒、富貴等浮云,看名節。天下事,吾能說;今老矣,空凝絕。對西風慷慨,唾壺歌缺。不灑世間兒女淚,難堪親友中年別。問相思、他日鏡中看,蕭蕭發。
它是作者送友人廖叔仁去京城赴任時所作。這首詞寫得氣勢豪邁,饒有興味。將作者的那種淡薄功名、慷慨悲歌的氣韻,生動地表達了出來。
本詞上片著重敘事,寫廖叔仁于秋天去朝廷任職,勉勵他要重名節而輕富貴;下片著重抒情,慨嘆自己關心國事,有政治抱負,雖年老不變,但仕途失意,最后抒發與廖叔仁分手的傷感。
全詞寫得氣勢豪邁,風格雄壯,上片描繪臨安宮殿雄偉,并以錢塘怒潮作陪襯,眾臣整齊肅穆,顯得形象雄偉,境界開闊。“丈夫兒”兩句,勸友人砥礪名節,言辭慷慨,語言峭勁有力。下片先訴說自己有政治見識和才能,志不伸,但雄心未已。詞中連用的四個簡短的三字句,在語氣上形成短促頓挫,從而更有效地表達了作者的這種矛盾、焦急的心情。“對西風”兩句,借典抒情,壯懷激烈,是這首詞豪邁雄健格調的最激越處。末尾仍回到送別的本題上來,表現了送別的傷感,但仍然氣豪筆健。“不灑”兩句,是對偶句,化用成語典故而不露斧鑿痕跡,顯示出作者的語言功力。
嚴羽,南宋詩論家、詩人。字丹丘,一字儀卿,自號滄浪逋客,世稱嚴滄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詳,據其詩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間,至度宗即位時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隱居在家鄉,與同宗嚴仁、嚴參齊名,號“三嚴”;又與嚴肅、嚴參等8人,號“九嚴”。嚴羽論詩推重漢魏盛唐、號召學古,所著《滄浪詩話》名重于世,被譽為宋、元、明、清四朝詩話第一人。 ...
嚴羽。 嚴羽,南宋詩論家、詩人。字丹丘,一字儀卿,自號滄浪逋客,世稱嚴滄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詳,據其詩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間,至度宗即位時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隱居在家鄉,與同宗嚴仁、嚴參齊名,號“三嚴”;又與嚴肅、嚴參等8人,號“九嚴”。嚴羽論詩推重漢魏盛唐、號召學古,所著《滄浪詩話》名重于世,被譽為宋、元、明、清四朝詩話第一人。
寓京二首。宋代。俞桂。 車馬滔滔厭軟紅,湖邊秋意屬西風。木犀初放荷花老,買個船兒學釣翁。
客中遇雪不勝家山之思催晦庵寫詩及書。宋代。趙蕃。 旅枕驟疑風徹屋,曉窗還見雪填渠。梅花未放臘前蕊,雁足渾無別后書。故意誰其哀范叔,倦游身自困相如。贈言故愈綈袍賜,載路何須駟馬車。
萬花川谷。宋代。楊萬里。 無數花枝略說些,萬花兩字即非夸。東山西畔南溪北,更沒溪山只有花。
賦得我愛夏日長 其二。明代。李孫宸。 惜陰翻古帙,席蔭坐林泉。解識閒中晷,依稀亦小年。
雜興十首 其一。宋代。方一夔。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云四壁掛樵衣。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