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睡重,夢里還相送。枕畔起尋雙玉鳳,半日才知是夢。
一從賣翠人還,又無音信經年。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
清平樂·春宵睡重。宋代。辛棄疾。 春宵睡重,夢里還相送。枕畔起尋雙玉鳳,半日才知是夢。一從賣翠人還,又無音信經年。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
這是一首寫離別苦悶的愛情詞。
辛棄疾一生寫了許多“大聲鏜鞳”的撫時感事的詞章,但“稼軒詞,中調、小令亦間作嫵媚語”(鄒祗謨《遠志齋詞衷》語),其中頗有不失為優(yōu)秀的篇章,這首《清平樂》,便是其中的一篇。
詞寫一個閨中少婦,與所愛的人,一別經年,音訊全無,生死未卜。是所愛的人變了心,還是發(fā)生了什么意外?上片,“春宵睡重,夢里還相送。”寫這個閨中婦人,春夜做了一個夢,夢見當年兩人分別相送時的情景。她待要找尋玉釵分一半與所愛的人做紀念時,驚醒過來,“才知是夢”。寫得情凄意切,感興淋漓。
下片,“一從賣翠人還,又無音信經年。”與心愛的人長久離別,而不能見面,且又無音訊。怎辦呢?“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只好以眼淚作水,自離別以后,流的淚水,匯流成河。這由淚水匯成的河流,也早可以流到心愛人的身邊了!描寫得多么形象生動,維妙維肖,細膩感人。由于作家的筆觸深入到描寫對象的心靈深處,把握住特定環(huán)境下的特定情境,捕捉住足以代表情人之間別離苦悶的特定特征,因而塑造出有個性特征的動人形象,從而產生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宋四家詞選"序論》說:“稼軒斂雄心,抗高調,變溫婉,成悲涼。”概括了辛詞的基本風貌。辛詞以豪邁雄大見長,這方面的作品是極為豐富的。但是,辛棄疾也同時創(chuàng)作了一批以婉約秀娟而著稱的作品。這些作品,如嬌艷的春蘭,與他的另一大批有如傲霜秋菊的作品,爭奇斗艷,顯示了作家生活的廣闊和才華的超絕。正如這首《清平樂》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詞人的心扉,讓我們領略了他豐饒多姿的藝術才華。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文舉司理以鸂鶒一雙見遺作詩為謝。宋代。喻良能。 五采斕斑好毛羽,金沙石礫映毰毸。我無御史西臺望,安用一雙鸂鶒來。
題梅寄友人。明代。楊士奇。 冰霜同是歲寒心,回首江南間闊深。尚有風流何遜在,水邊籬落待重尋。
菩薩蠻 其二。近現(xiàn)代。趙尊岳。 盈盈花霧侵簾軸。筠藍漸遣開金菽。夕照泛疏欞。雛蜂趲落英。幾回人倦倚。獨對蒼茫際。叫破一聲聲。長空歸雁鳴。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五。宋代。汪元量。 銷金帳下忽天明,夢里無情亦有情。何處亂山可埋骨,暫時相對坐調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