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錦纏條佩劍,紫絲絡(luò)轡飛驄。入關(guān)意氣喜生風(fēng)。年少胸吞云夢。
金闕日高露泣,東華塵軟香紅。爭看荀氏第三龍。春暖桃花浪涌。
西江月·送朱泮英。宋代。謝逸。 青錦纏條佩劍,紫絲絡(luò)轡飛驄。入關(guān)意氣喜生風(fēng)。年少胸吞云夢。金闕日高露泣,東華塵軟香紅。爭看荀氏第三龍。春暖桃花浪涌。
謝逸詞是以輕倩婉媚為風(fēng)格特色的,但是此詞則屬例外,顯得豪邁飄逸,朝氣勃勃。這可能是作者抒寫壯懷宏愿的少時之作。
上片抒發(fā)風(fēng)華正茂的旺盛意氣。“青錦纏條佩劍,紫絲絡(luò)轡飛驄。”意謂所佩之劍是以青色錦條裝飾的,而所騎之馬則是用紫色絲絳做成的韁繩。一開頭這兩句,表現(xiàn)出作者少時,既好讀書,又重仗劍交游,頗有李白那種傲岸不群的自由解放精神。第三句更把這種精神明確點示出來了:“入關(guān)意氣喜生風(fēng)”。這和李白詩“意氣人所抑,冶游方及時”,無疑同聲同調(diào),一脈相承。“年少氣吞云夢”這一句,再進一步把他的少年意氣作了形象化的渲染,與前面一句構(gòu)成點染寫法。“云夢”,為古澤名,在湖北安陸縣南,本二澤,合稱云夢。司馬相如《子虛賦》云:“云夢者,方九百里。”又云:“秋田乎青丘,榜徨乎海外,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此處作者顯系化用《子虛賦》之語,來表達自己的凌云壯志,氣概不凡。
下片想象科考及第的金色美夢。“金闕日高露泫,東華塵軟香紅。”“泫”,露光,謝靈運詩有“花上露猶泫”句;“東華”,東華門,為宋東京宮城東面之門的名稱。這過片兩句意謂:將來赴宮闕廷試高中,宴開瓊林,那時空中紅日朗照,花枝樹葉上的露滴也輝耀著五采,何等愜意;新進士們騎馬進入東華門,出游天街,紅塵軟繡,又何等榮光。這正如蘇軾《送蜀人到殿》所寫的:“一色杏花紅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接著“爭看荀氏第三龍”一句,更點明自己確是為雁塔題名的進士,即在幻想中成龍了。按東漢荀淑有子八人,皆備德業(yè),時稱八龍。也許,謝逸排行第三(姑作如是設(shè)想,待考),便借用荀氏八龍自稱“第三龍”。歇拍“春暖桃花浪涌”,既為寫景佳句,結(jié)得有韻味,也寓有高中之意,表達了作者的自得情懷。《三秦記》云:“河津一名龍門,桃花浪起,魚躍而上之,躍過者為龍,否則點額而已。”當(dāng)時,作者自信未來如魚跳龍門,定會跳過去而化為龍的,科舉仕途將一帆風(fēng)順。然而,后來的事實證明,盡管他才氣橫溢,學(xué)識淵博,卻屢試不第,只得以詩文自娛,少年時的金色美夢徹底幻滅了。
此詞具有如此豪邁飄逸的風(fēng)致,是由它的題材社會意義廣泛及作者抒寫的壯懷宏愿所決定的。這也說明了,即使如“遠規(guī)《花間》,逼近溫、韋”(薛礪若《宋詞通論》)的婉約派詞家謝逸,亦能寫出豪放詞,在詞風(fēng)上并不存在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謝逸(1068-1113,一說1010-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xué)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jié)、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生于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汪革、謝薖同學(xué)于呂希哲,刻苦磨礪,詩文俱佳。兩次應(yīng)科舉,均不第。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終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
謝逸。 謝逸(1068-1113,一說1010-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xué)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jié)、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生于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汪革、謝薖同學(xué)于呂希哲,刻苦磨礪,詩文俱佳。兩次應(yīng)科舉,均不第。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終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寄題錢塘毛氏西湖園。。李覯。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頭。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處求。朱樓照影鐘聲曉,書船落手芙蓉秋。鯉魚赤鱗應(yīng)不少,待與水仙相伴游。
壽黃貳守琮七言長律十六韻。明代。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群史六經(jīng)那輟誦,萬言九制不操觚。場中策對三千字,天上名傳第幾臚。匹馬春風(fēng)行隴華,雙旌夜月過延鄜。煌煌肘后懸金印,濟濟腰間綰玉符。中部琴堂思撫字,上饒鈴閣聽傳呼。溪山冰玉平安好,錦繡文章世代無。童子何知親較藝,老儒猶幸借噓枯。九年已喜陪高義,一見真如謁大巫。南極星辰光照室,重陽時節(jié)慶垂弧。芳馨杳藹羅椿桂,翠碧交加映竹梧。珠玉未須辭瓦礫,蘋蘩非敢薦潢污。壽觴欲折黃花泛,不與陶潛共酒徒。
賦得瓊島春云送戴廷禮還鄉(xiāng)。明代。韓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云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望中誤起河陽恨,夢里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后,獨留青影送行人。
絕句二首 其一。宋代。吳則禮。 華館相望接使星,長淮南北已休兵。便須買酒催行樂,更覓何時是太平。
高陽。清代。吳藻。 閣雨云疏,弄晴風(fēng)小,薄寒惻惻如秋。有約湔裙,紅羅先繡蓮鉤。酒鎗茶具安排慣,倩移來、三板輕舟。莫因循,歲歲芳時,日日清游。水鄉(xiāng)曲折疑無路,又花隨柁尾,轉(zhuǎn)個彎頭。謝了緋桃,二分春色全休。短蓬移入香深處,載新詩、不載閒愁。好溪山,除卻西湖,一半句留。
蔎林勸予移居于杭雪舫檗齋二使君亦云然而甌亭和之獨堇浦有以知予之難于遷也。唐代。全祖望。 此間良足樂,思蜀還瞿然。既戀善和書,亦念原氏阡。以茲幾躊踷,孤負卜居萹。我家舊吟社,近在孤山前。連劉諸高士,清風(fēng)定有傳。重荷諸君意,為續(xù)城東緣。他時倘幾幸,得買陽羨田。不妨一歲中,來往三江間。所憂二使君,遠飛不我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