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聲住,蛩韻切,靜寥寥門掩清秋夜。秋心鳳闕,秋愁雁堞,秋夢蝴蝶。十載故鄉心,一夜郵亭月。
慶東原·泊羅陽驛。元代。趙善慶。 砧聲住,蛩韻切,靜寥寥門掩清秋夜。秋心鳳闕,秋愁雁堞,秋夢蝴蝶。十載故鄉心,一夜郵亭月。
搗衣的砧聲已住,蟋蟀的叫聲急促。靜悄悄緊閉房門掩住了凄清的秋夜。心愁國事,身在異地秋愁怎樣排解。奔波勞碌,時光飛逝,常有人生如夢的感覺。仰望今夜驛站上空的明月,是它牽起我十年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深而迫切。
泊羅陽驛:泊,暫住,寄宿。驛,驛站,古時供應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羅陽,地名,故址不詳。
砧:搗洗衣服的墊石。
蛩韻切:蟋蟀的叫聲急促。蛩,蟋蟀。
鳳闕:原為漢代的宮闕名,后用為皇宮的通稱。這里指京城,朝廷。
雁堞:堞,城墻上的矮墻,雁堞即城墻上雁陣狀的墻垛。這里代指城池。
秋夢蝴蝶:用莊周夢蝶的典故,說明作者人生如夢的感覺。
郵亭:即驛站。
參考資料:
1、《元曲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795頁
趙善慶(?-1345年后),元代文學家。一作趙孟慶,字文賢,一作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錄鬼簿》說他「善卜術,任陰陽學正」。著雜劇《教女兵》、《村學堂》八種,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譜》稱其曲「如藍田美玉」。 ...
趙善慶。 趙善慶(?-1345年后),元代文學家。一作趙孟慶,字文賢,一作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錄鬼簿》說他「善卜術,任陰陽學正」。著雜劇《教女兵》、《村學堂》八種,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譜》稱其曲「如藍田美玉」。
和袁望回。宋代。王之道。 千古風流憶孔明,老龍高臥志存身。強陪簪紱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便合癡狂稱達者,誰能窮悴作騷人。一杯聊復從公醉,要見予言總是真。
讀史外紀 其六。明代。朱誠泳。 伊耆蓺五谷,有熊占斗綱。人文一以著,堯舜垂衣裳。夏忠商尚質,周文郁有光。繩繩隆治道,國祚綿且昌。春秋互征伐,七雄爭暴強。嬴秦竊神器,再傳二世亡。仁義棄不施,吁嗟良可傷。
送湯倅二首。宋代。虞儔。 別乘詞鋒不費磨,江山得助想經過。離情柳色長亭暮,愁緒梅腮細雨多。渭北論文須細與,洛南問業念如何。有時尺素頻相寄,莫負東來錦鯉波。
過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宋代。楊萬里。 暮煙如雨雨如煙,一把珠簾隔遠山。簾影漸濃山漸淡,恍然移入畫屏間。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其七。清代。陳詵。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憐波萬頃,黽勉對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