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云載雨過江鷗。水色澹汀洲。小蓮玉慘紅怨,翠被又經秋。
涼意思,到南樓。小簾鉤。半窗燈暈,幾葉芭蕉,客夢床頭。
訴衷情·秋情。宋代。吳文英。 片云載雨過江鷗。水色澹汀洲。小蓮玉慘紅怨,翠被又經秋。涼意思,到南樓。小簾鉤。半窗燈暈,幾葉芭蕉,客夢床頭。
“片云”兩句,寫秋景。此言秋季的陣雨隨著云來,又伴著云去。江上的鷗鳥也伴隨著雨云沿著江面而上下翱翔翻飛。在空蒙的水色中,隱隱約約地顯現出來一座綠色的汀洲。“小蓮”兩句是說:水中的紅白蓮花如今已經凋零枯萎,那凄切的模樣看了真是叫人心疼啊。只有那田田的荷葉還密密地覆蓋在這水面之上。這時候又到了一年之中的秋收時節。
“涼意思”三句,由景生愁。吳文英《唐多令·惜別》詞有“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之句,此詞上片結句末一字為“秋”字,故下片自然轉入“涼”意,又由“涼”而引起鄉愁,其意步步深入,環環相扣。“南樓”系詞人客居之處。此言詞人進入“秋”季,不由得感到陣陣“涼”意,而且又一個人獨居在異鄉南樓,所以更覺得寂寞難熬。因此思鄉的愁心在旁簾遠望時從心中油然而生矣。“半窗”三句。此言詞人羈旅他鄉,與他為伴的惟有室內孤燈殘影憧憧,窗外芭蕉黃葉簌簌,獨睡之中不盡鄉夢襲來而已。此詞可以為詞人《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句作一注解。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寄題潘少承西樵山房。明代。黎民表。 新營丹室鐵泉山,千樹梅花不共攀。夜夜京華成短夢,白云紅葉屋三間。
舟中讀書。清代。蔣士銓。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銳力辟志猛,強識得天欠。饞夫胃脾弱,嘔噦負咀啖。齒牙寧不饕,胸腹卒難饜。精氣因迷謬,智慧墜昏墊。終歲無逸獲,手眼役頗厭。去之日悠悠,此身殊泛泛。吾師新安叟,相啖獨醇釅。坐我艨艟舟,目送覓觴濫。久別俟新異,再見或播摲。詎謂歲月改,憂虞計罌甔。阘?成坐廢,謀食類愚暗。學道我所欲,救死恐莫贍。寒餓疾已痼,日待斗石砭。及茲春靃靡,而乃掛江帆。得朋丐資斧,欲吐口喁噞。所識半窮乏,不免詫鬼瞰。世路未可測,光景詎能纜。執理不勝欲,倏忽營兩念。納睛入胸膈,反目自鞫勘。可憐文字腹,呀然告虛歉。饑腸時一鳴,苦心倏藏斂。以茲焚臟府,奚待灶木?。所嗟肝與膽,雪亮一古劍。本無機械巧,不畏穿窬舚。對書識彌曠,當仁意稍僣。浩然敵外鑠,自得足隱驗。灘渦移舊痕,岸樹坼新艷。及時彼誠能,流矚我亦暫。觀物拾奇悟,識字增默懺。纖夫曳舟上,去波有余憾。行當悃圖史,朗誦越天塹。
詣齋宮作 其一。。弘歷。 塵凈天逵宿雨過,帝京景物鬯清和。年來深識盈虛理,每對休徵謹畏多。
奉和樂道。宋代。韓維。 昔聞有客薦揚雄,清世文章又見公。奏賦獨高天下士,辭榮遠繼古人風。懷賢不啻三秋久,置酒須期十日中。幸有紅芳妝點在,可無多愧白頭翁。
秋聲八詠用杜公部秋興八首韻。清代。徐宗干。 峰巒一抹襯秋暉,古木蕭疏露翠微。猿抱懸崖千丈嘯,鴉棲落葉半天飛。梵音泉石心思徹,詩境匡廬面目違。絕頂百圍吟遠籟,尚留紅樹帶霜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