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噪寒鴉,滿庭楓葉蘆花。晝燈當午隔輕紗,畫閣珠簾影斜。
門外往來祈賽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煙火,渡頭三兩人家。
河瀆神。唐代。張泌。 古樹噪寒鴉,滿庭楓葉蘆花。晝燈當午隔輕紗,畫閣珠簾影斜。門外往來祈賽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煙火,渡頭三兩人家。
古樹上鴉聲噪鳴一片,秋風吹落的蘆花楓葉,撒滿寺廟的庭院。青紗帳的后面,供神的燈中午還亮著,斜斜的燈影投給畫閣珠簾。
寺門外來來往往的人聲嘈雜,求神還愿的香客步履沓沓。遠去的白帆似在江風中起舞,漸漸地消逝在茫茫的天涯。回頭遠望,隔江的炊煙裊裊,寂寥的渡口有三兩戶人家。
河瀆神:唐教坊曲名,雙調四十九字,上片四句四平韻,下片四句四仄韻。
寒鴉:秋冬時節的烏鴉。
“晝燈”一句:晝燈:祠廟中的長明燈。輕紗:指燈罩。畫閣:畫閣:彩繪的樓閣,指祠廟。斜:斜著的燈影。 [2]
祈賽:即祈報,祭祀名。春祈豐年,秋報神功。又遇水旱則祈,既如愿而報。祈賽客,祈報的百姓。翩翩:往來的樣子。
煙火:百姓做飯時的炊煙裊裊。渡頭:渡津。三兩人家。
參考資料:
1、李璉生編.天地袖珍文庫 唐詩三百首:天地出版社,2001年03月第1版:第196頁
2、李誼.花間集注釋: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06月第1版:第173頁
3、(后蜀)趙崇祚編選.花間集注評:鳳凰出版社,2008.5:第128頁
這首詞創作具體時間不詳。作者乘船經過河神廟內外,恰巧遇到祠廟祈賽,行客過往匆匆,暮靄沉沉,隔岸遙觀,只能隱約見到星星點點的人家煙火散落江上。詞人內心倍感孤獨和凄涼,于是寫下這首詞,表達詞人深濃的客途秋恨。
參考資料:
1、(后蜀)趙崇祚編選.花間集注評:鳳凰出版社,2008.5:第128頁
2、龔祖培編著.唐五代詞三百首:配圖本:天地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252頁
這首詞詞賦本題,寫神祠一日祈賽所見所感。上片從外而內,寫神祠之靜穆楓葉如霞,蘆花似雪,此為尋常秋景;古樹參天,寒鴉霜色。此為不尋常之秋色。點染外景,渲染出莊嚴的色彩。“晝燈”二句,摹寫內景。日已當午,輕紗拂籠,光線幽暗,晝燈冪冪,珠簾垂墜。當午猶如此,朝暮之昏暗幽冪當可知。由“當午”到“影斜”,神祠一日已過矣。
下片由近而遠,寫眾人之歸。祈賽已畢,渡水而來的香客,也由“門外往來”到“翩翩帆落”。與上闋神祠的古穆神秘相比,“門外”二句,顯出塵世擾擾的況味來。一日喧囂,帆去如蝶,輕忽無痕,終歸天涯。于神祠而言,熙熙攘攘,終究只是門外過客,來者終去,留者難留,一切部將回歸到古樹楓葉的寂寂中。所祈所盼的由衷之誠和殷切之志,讓帆遠人去的香客神思縈繞,不禁頻頻回首,但望中所見并非神祠,而是隔江煙火、三兩人家。村戶寥落,渡口人家,神且難佑;千里之遙,往來祈賽,神有什么靈驗。天涯客的回首,極見回味后的沉靜之思。由起句之古樹寒鴉,到結語的三兩人家,畫境蒼樸,余韻裊裊。
這首詞詠祈賽,卻略寫祈賽過程,更沒有正面描寫畫旗喧鼓,全擬祈賽者口吻。上片寫祈賽客一路接近神祠時所見,下片寫祈賽客離開神祠時回首所望景象。上片未見人蹤,全寫神祠,而筆筆隨人之視線而動;下片筆筆隨人,而言外心中,依然隱隱有神祠在焉。在多詠閨思別愁的唐五代詞中,此詞別具面目,另呈一格。
張泌。 張泌,字子澄,唐末重要作家,生卒年約與韓偓(842-914)相當。
哭華姜一百首 其三十六。清代。屈大均。 懷中保子二齡馀,弄爾西窗舊讀書。我指卿卿新畫像,可憐未解淚沾裾。
山居詩二十四首 其四。唐代。貫休。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掣電浮云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
憶昨行和張十一。唐代。韓愈。 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上公禮罷元侯回。車載牲牢甕舁酒,并召賓客延鄒枚。腰金首翠光照耀,絲竹迥發清以哀。青天白日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張君名聲座所屬,起舞先醉長松摧。宿酲未解舊痁作,深室靜臥聞風雷。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數日憐嬰孩。危辭苦語感我耳,淚落不掩何漼漼.念昔從君渡湘水,大帆夜劃窮高桅。陽山鳥路出臨武,驛馬拒地驅頻隤.踐蛇茹蠱不擇死,忽有飛詔從天來。伾文未揃崖州熾,雖得赦宥恒愁猜。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眼中了了見鄉國,知有歸日眉方開。今君縱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難哉。無妄之憂勿藥喜,一善自足禳千災。頭輕目朗肌骨健,古劍新劚磨塵埃。殃消禍散百福并,從此直至耇與鮐。嵩山東頭伊洛岸,勝事不假須穿栽。君當先行我待滿,沮溺可繼窮年推。
雙調望江南 其二 西山燒香曲。清代。尤侗。 呼女伴,好趁一春閑。紅板浪船行緩緩,白藤山轎坐端端。低扇避人看。拜佛罷,本意不相關。戲買粉孩敲木棒,強分葉子賭金環。圖得大家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