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廊遠砌生秋草,夢魂千里青門道。鸚鵡怨長更,碧籠金鎖橫。
羅幃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圓,寶箏悲斷弦。
菩薩蠻·回廊遠砌生秋草。五代。馮延巳。 回廊遠砌生秋草,夢魂千里青門道。鸚鵡怨長更,碧籠金鎖橫。羅幃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圓,寶箏悲斷弦。
這是一首思婦念遠之小令。詞人將時間集中在一個清秋之夜,將環境集中于一所閨房之內。在以內環境描寫人物心態時,又以外環境進行氛圍的渲染,從而使人物的情緒得到更加充分的顯現。
上闋前二句就是內環境與外環境結合交融的成功范例:“回廊遠砌生秋草”,這是閨房以外的外環境描寫,此句不僅點明閨房所在的環境和閨中人思的時間,而且為下句“夢魂千里青門道”鋪排了一個出發點和經由路:閨房中思婦的夢魂正是由此飛向千里青門之外,“青門”當為所思之人的所在地,這是一個更為遙遠的外環境,但它只不過是出現于思婦夢魂中的一個虛象,實際仍包含于詞中的規定情境——內環境之中。下面兩句:“鸚鵡怨長更,碧籠金鎖橫?!奔词莾拳h境的具體展現:閨房中鎖在碧籠中的鸚鵡正在怨訴著秋夜的漫長,難待天明?!案弊x若“耕”。古時以更漏計時,秋日晝短夜長,故曰“長更”。鸚鵡以金鎖鎖在碧籠中,點出閨中人富貴高雅的身分。此二句的高妙之處不特在于它以細節的典型性,表現了內環境的特征和人物的社會地位,更在于它是一個非常準確、巧妙的象征,女主人公正像一只被金鎖鎖在碧籠中的鸚鵡。她雖然過的是錦衣玉食的生活,卻沒有自由、沒有幸福。“鸚鵡怨長更”更是女主人公心境的表達,夜長夜短對于鸚鵡來說是無謂的,只有具有主體意識的萬物之靈——人,才會有夜長難耐的感觸,“怨長更”三字確切地表現了一個耿耿不寐的夜思者的心境,這主要不是指對自然時間的感覺,而是寫出了人物心理的感覺即心理時間的漫長。
下闋依然是內外環境結合得天衣無縫的典范之筆。“羅幃中夜起”緊承上闋后二句而來,依然是內環境的繼續展現,由于鸚鵡的怨音驚醒了女主人公來往于青門道上的夢魂,而攬衣起坐,依幃而立。她向外一望:窗外月光清澈如水,圓圓的玉露變成細碎的霜花,霜花與月光互相輝映,益發皎潔耀眼?!坝衤恫怀蓤A”,此句最妙,它把自露為霜的微妙變化盡現于筆端?!八隆倍鋵懙氖峭猸h境,而這正是從內環境的視點中展現出來,因而顯得內外交融渾然一體,孰內孰外以至使人無法區分。“寶箏悲斷弦”則又由外環境的描寫轉入內環境的刻畫:女主人公清宵不寐,愁緒無法排解,便坐到寶箏前撫弦以自遣,然而彈奏未幾,琴弦就嗄然而斷。弄箏而弦斷乃心有郁結情緒不寧所致,又是不祥不吉的象征。因而她的心情變得更加悲凄欲絕,如同斷弦一樣紛亂而又空寂。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
馮延巳。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寄章友直。宋代。李覯。 人生何足貴,貴在天資秀。譬如沙石間,金玉豈常有。有才不善用,多為淫邪誘。嗟哉棟梁材,往往厄樵手。章子吾不識,美在眾人口。如何材藝多,四十無所守。所守者何為,非貴亦非富。古今圣與賢,歷歷垂星斗。景行茍有成,進退無一繆。不能攻天下,尚可名身后。百年隨飄風,白發勇未斗。良時且不反,飲恨唯尸柩。無謂學巳足,大海難掬漱。無謂過可文,希珍尚磨垢。智者當自知,既往誠何咎。西子蒙不潔,見者掩鼻走。惡人幸齋戒,上帝必孚佑。相如竊妻逃,犢鼻從沽酒。一朝賦上林,在漢為稱首。努力念前哲,吾言非子詬。
次韻昌甫所寄 其三。宋代。韓淲。 催景陰陽長短宵,天回星紀又玄枵。霜寒草野真無惡,雨濕禾場正不聊。薄晚固宜山色遠,經冬猶未水痕銷。私家一飽官何恤,寂寂閒中歲月飄。
題道士鄭渭濱詩卷。宋代。馮去非。 江湖曾是飲清波,筆染霜華秋最多。夢里誦君新句子,覺來無奈月明何。
晚桂。清代。許傳霈。 百卉俱飄息,叢桂出高岡。年年七八月,空際散天香。有桂獨后發,若自甘退藏。繁枝零玉露,翠節霏輕霜。西風戰陣陣,清籟雜金商。紉蘭既失佩,裂荷早無裳。仙骨經折磨,高韻起抑揚。仰天望蟾闕,一枝列上方。高擷此花者,徐步樂翱翔。何以同此質,瞠焉不可望。無知在草木,有意聽彼蒼。冬榮本我輩,先后何自妨。晚楓愛紅葉,晚菘饒秋光。嗟哉澗底樹,金粟綴郎當。遲遲非本意,羞與眾草芳。月中能寄語,乞為謝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