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竹清陰合,閑行意有憑。
涼生初過雨,靜極忽歸僧。
蟲跡穿幽穴,苔痕接斷棱。
翻思深隱處,峰頂下層層。
秋徑。宋代。保暹。 杉竹清陰合,閑行意有憑。涼生初過雨,靜極忽歸僧。蟲跡穿幽穴,苔痕接斷棱。翻思深隱處,峰頂下層層。
一條小徑,曲曲彎彎,路旁的杉樹與綠竹,枝葉茂密,把路的上空遮蓋。我乘閑來到這里,眼前的一切,都與我的心情相融,化成一塊。剛下過一陣小雨,迎面吹來的風兒,帶著絲絲涼意;萬籟寂靜,忽然遠遠傳來了輕輕的腳步聲,原來是山中寺廟的僧人歸來。我細細地品味著四周的一切,路邊松軟的泥土,那一個個小小的洞穴,蟲子鉆過的痕跡宛在;一塊塊石板的斷處縫邊,長滿了暗綠的青苔。望著遠方,我想到那小徑深處,那高峰下層層巖洞,一定有高士隱居在蒼煙暮靄。
清陰:清涼的樹陰。清,一作“青”。
意有憑:心意有根據,這里有融合之意。
涼生:生起涼意。
蟲跡:蟲子爬過的痕跡。幽穴:幽深的小洞。
斷棱:路上石板斷裂的縫隙。
翻思:回想。深隱處:深處。
參考資料:
1、李夢生 .宋詩三百首全解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4-5 .
2、錢仲聯 等 .宋詩精華二百首 :陜西人民出版社 ,1998 :3-4 .
保暹是宋初九僧之一。九僧的詩,以精微細致聞名,看似明白如話,實際上句錘字鍛,洗盡鉛華。這首詩,句句結合秋徑,不斷變換角度,勾勒了一幅深山秋色圖,同時將自己淡泊的胸懷寄托在景中,一向被認為是九僧詩的代表作。
詩的第一聯,境界全出。“杉竹清陰合”五字,概括山中樹林綠竹枝葉茂盛的情況。“清陰”二字切秋天時令;“合”字狀出路兩旁枝葉交覆的情況,不說“秋徑”而秋徑自見。如此清幽之地,詩人自然領會于心,于是以“閑行意有憑”五字植入自己,讓自己陶醉在景物之中。“意有憑”三字,把人與境融合在一起。唯有這樣的境地,才適合詩人這樣遠離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操;也唯有詩人這樣的情操,方對這樣幽邃清靜的景色“有憑”。
以下接上聯“閑行”,寫自己在閑行中品味到的種種意趣。一陣秋雨方過,涼氣沁人,詩人更覺得心曠神怡、游趣橫生;幽無人至的小路上,傳來了輕微的腳步聲,原來是寺廟中的僧人回來了。這聯排比感受,通過寫景來體現。歸僧是實見,也可視作寫自己。如此描寫,以動寫靜,更加突出山中的幽僻岑寂,與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所寫境界密合。詩中雖然不見“秋徑”二字,通過寫自己徘徊秋徑中的感受及偶爾經過的僧人,更見秋徑的宜人。
寺僧遠去,山中復歸寧靜,詩人饒有趣味地觀察著小徑中的一切。他見到路邊,小蟲鉆過的地上,有一個個小洞,山路的石板斷縫間,長滿了青苔。這第三聯純用工筆寫景,得六朝山水詩雅趣。作者是個僧人,僧人以清靜為本,從他對景色的描寫上,分明可見他當時的情懷。他愛這小徑愛得是那么深,他的心境是那么悠閑無掛,所以才那么細心地觀察小徑中一切微不足道的東西,從小蟲鉆的洞到石板上的苔痕。
從寫大環境到刻繪細物,可見詩人在這空寂的小徑中留連徘徊了許久。詩寫到第三聯,詩人已進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妙在尾聯忽然大筆宕開,不以小徑作結,而是從曲徑通幽的現狀,進而想到那視線不到之處,那層層巖岫下,一定有不少高人在隱居。這樣翻深一層,詩人愛小徑的原因,也就在不言之中了。這樣結,結得很全面,既寫小徑,又把自己的深情和盤托出,富有禪味。
古來繪秋景的詩不勝枚舉;即便是寫山徑秋行的,也不乏其作。杜牧的《山行》色彩斑斕,充滿了對秋光的愛戀,屬這類詩的珍品;保暹的《秋徑》清新淡雅,表現出僧人淡泊的情懷,也是這類詩中別具一格之作。九僧皆師承賈島、姚合,崇尚苦吟,詩作“清苦工密”(方回《瀛奎律髓》)。此詩語言平易自然。“涼生初過雨”,“峰頂下層層”,語言明白如話,凝聚詩人匠心。“蟲跡穿幽穴”,描繪工切。清代學者汪景龍評說此詩時稱它“得幽淡之旨”。
這首詩緊扣秋徑,寫出了秋徑的宜人,表露了自己濃厚的游興與淡泊閑適的情懷,語語淺近,句句含情,這在宋初西昆體主宰詩壇的時候,實屬難得。
釋保暹,字希白,金華(今屬浙江)人。普惠院僧。真宗景德初直昭文館,九僧之一(《清波雜志》卷一一)。有《處囊訣》一卷(元吳師道《敬鄉錄》卷一四),已佚。今錄詩二十五首。 ...
保暹。 釋保暹,字希白,金華(今屬浙江)人。普惠院僧。真宗景德初直昭文館,九僧之一(《清波雜志》卷一一)。有《處囊訣》一卷(元吳師道《敬鄉錄》卷一四),已佚。今錄詩二十五首。
瑞鷓鴣。宋代。柳永。 吳會風流。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瑤臺絳闕,依約蓬丘。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觸處青娥畫舸,紅粉朱樓。方面委元侯。致訟簡時豐,繼日歡游。襦溫褲暖,已扇民謳。旦暮鋒車命駕,重整濟川舟。當恁時,沙堤路穩,歸去難留。
登小茅公。宋代。王安石。 捫蘿路到半天窮,下視淮洲杳靄中。物外真游來幾席,人間榮愿付苓通。白云坐處龍池杳,明月歸時鶴馭空。回首三君誰更似,子房家世有高風。
玲瓏四犯 詠七巧圖。清代。姚燮。 斗角鉤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鈿表。一卷閑云,花樣別翻新妙。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午窗清課犀奩悄。伴瓜仁,卐紋排小。天然二五稱佳偶,拚幾回顛倒。誰道片段不成,只頃刻、樓臺瓊造。更合交枝玉,應堪撩得,倩娘微笑。
題舒溪漁隱卷二首 其二。明代。張弼。 春水桃花雙鯉魚,老姜新酒付行廚。丁寧童子休輕剖,甫里先生恐寄書。
無題為映南賦六首 其五。。徐兆瑋。 海蜃樓臺變幻多,桐華消息易傳訛。斂身艷笑驚釵燕,入骨愁絲縛繭蛾。鎮日天臺春有主,小風古井水無波。燈窗同聽瀟瀟雨,還想吳音一闋歌。
中秋下浣次計幕諸公佳什之韻。。趙善括。 駒隙匆匆不暫留,誰能宴坐學裴休。君攜嘉客江亭醉,我泛扁舟楚澤秋。水浸斜陽紅影濕,煙橫疊巘翠光浮。何時再卜秋屏約,共踏西風爛熳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