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開愁歌

    開愁歌朗讀

    秋風吹地百草干,華容碧影生晚寒。

    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歧擊劍生銅吼。

    旗亭下馬解秋衣,請貰宜陽一壺酒。

    壺中喚天云不開,白晝萬里閑凄迷。

    主人勸我養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譯文

    蕭瑟秋風吹得大地百草枯干,華山蒼碧的身影傍晚帶微寒。

    我年當二十仕途坎坷不得意,心中愁苦頹喪如衰枯的秋蘭。

    衣服爛得像飛鶉胯下馬如狗,面臨岔路口拔劍向天發怒吼。

    酒店下馬后脫下秋衣作抵押,請賒給我這宜陽人一壺美酒。

    酒醉中我呼喚老天層云不散,萬里白晝頃刻之間一片凄迷。

    店主人勸我好好保養身子骨,別讓那塵世俗物填塞在心里。

    注釋

    飛鶉(chún):形容衣衫襤褸。馬如狗:形容馬極瘦小。《后漢書》“車如雞棲馬如狗。”

    臨歧:面臨岔路。

    旗亭:此指酒肆。

    貰(shì):賒欠。宜陽:地名,即福昌縣,在今河南省。

    填豗(huī):豗,相擊。填豗,就是填塞心胸的意思。

    參考資料:

    1、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59-160

    2、張國舉 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624-625

    開愁歌創作背景

      李賀舉進士不得回歸故里,后在唐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和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再赴長安,途徑華陰縣,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張國舉 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624-625

      開頭二句寫景。秋風蕭瑟,草木干枯,傍晚時分,寒氣襲人,路旁的花樹呈現出愁慘的容顏。詩人把自己的心理因素融合在外界的景物之中,使外在景物增添了生命的光彩,帶有一種神秘的誘惑力。

      三、四句寫情。秋氣肅殺,滿目蕭條,詩人觸景生情,直抒胸臆,表達了深沉的痛苦。李賀二十一歲應河南府試。初試告捷,猶如雛鷹展翅,滿以為從此便可扶搖直上,不料有人以李賀“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為由,阻撓他參加進士考試。“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正是這種抑郁悲憤心境的寫照。這里的“枯蘭”是由眼前的秋花引起的聯想,用它來形容受到沉重打擊之后憂傷絕望的“心”,奇特而又妥帖,形象鮮明,含義深厚。蘭花素雅,象征詩人高潔的胸懷;蘭花枯謝,則是他那顆被揉碎了的心的生動外現。

      中間四句進一步描述詩人愁苦憤懣的情懷。“衣如飛鶉馬如狗”寫衣著和坐騎,用漫畫式的夸張手法,顯示他窮困不堪的處境,筆墨清新,形象突出。“臨歧擊劍”句,寫行動而重在抒情。擊劍不是為了打斗,而是為了發泄心中的怨氣。“吼”字是擬物,也是擬人。劍本來是不會“吼”的,這里用猛獸的咆哮聲來比擬擊劍人心底的“怒吼”。如此輾轉寄托,把抽象的感情變成具體的物象,不斷地撼動著讀者的心靈。句首的“臨歧”二字,含有哭窮途的意思。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走哪條路好。事實上眼前沒有一條路可以通向理想境界了,這使詩人悲憤填膺。

      “臨歧擊劍”,愁苦憤懣已極,要得解脫,唯一的辦法只有求救于酒,以酒澆愁。可是詩人身無分文,于是下馬脫下“秋衣”,拿到酒店換酒。這兩句進一步表現詩人窮愁潦倒的生活境況。秋天的傍晚,寒氣侵膚,詩人竟在這時脫衣換酒,他已經窮困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衣不可脫而非脫不可,酒可不喝而非喝不行,表現了詩人極度苦悶的心情。

      衣服當了,酒也喝上了,心中的愁苦卻還是沒有解除。“壺中喚天云不開,白晝萬里閑凄迷。”醉后呼天,天也不應,浮云蔽日,白晝如冥,看不到一點希望的光亮,詩人憂心如焚。寫到這里,痛苦、絕望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結尾二句,詩意一折,寫酒店主人好言勸慰,要他注意保重身體,不要讓俗物填塞心胸。感情憤悶到了極致,語氣卻故作跌落緩和之勢,這二句,既起了點題的作用(詩題“開愁”,含有排解愁悶之意),同時深化了詩歌所表達的憤世嫉俗思想,顯得深沉有力而又回蕩多姿。

      全詩意脈連貫,一氣呵成,由悲秋而起失意之感,由失意至激憤、至絕望、至自我解脫,情感變化軌跡分明、自然。筆調豪放,意境蒼涼。或寫景,或敘事,或抒情,渾然一體,又脈絡清晰,被錢鐘書稱為“眉疏目爽之作”(《談藝錄》一三)。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李賀朗讀
    ()

    猜你喜歡

    時方用武我業儒,王生賣筆來吾廬。生承世業霅溪上,制筆特與常人殊。

    宣城阻兵十三載,猶喜山中老?在。拔來秋穎帶微霜,縛得铦錐含五彩。

    ()

    六月襄山道,三星漢水邊。求凰應不遠,去馬剩須鞭。
    野店愁中雨,江城夢里蟬。襄陽多故事,為我訪先賢。

    ()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里昔游從。

    云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

    上元云路玉塵飛,應是虬驂罷會歸。望合郊原人世變,映浮城郭夜燈微。

    連天忘卻黃岡縣,際水平將赤壁磯。滾滾長江耐澄撓,浪回鷗鳥一驚翚。

    ()
    姚佳

    零陵人物望中仙,石室兵書物外天。一路花光紅不息,九嶷山色郁相連。

    瀟湘夜雨憐斑竹,巴蜀春風響杜鵑。翌日紫霞鋪碧水,浯溪行盡綠楊煙。

    ()
    金幼孜

    養就丹砂雪作團,終朝俛啄近瑯玕。三山碧海休歸去,好向瑤池弄羽翰。

    ()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视频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不变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 99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99久久国产免费福利|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久久国产真实乱对白|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麻豆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