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圓·甘露懷古。元代。徐再思。 江皋樓觀前朝寺,秋色入秦淮。敗垣芳草,空廊落葉,深砌蒼苔。遠人南去,夕陽西下,江水東來。木蘭花在,山僧試問,知為誰開?
登上江邊的高樓眺望前朝的甘露寺,秦淮河上已是一片秋色。殘垣斷壁荒草萋萋,廊殿空寂落葉飄零,厚厚的青苔爬上了臺階。游人都已歸去了,暮色已深,只有大江日夜奔游不息,淘盡了千古英雄人物。木蘭花開,似見一點生機,因無人觀賞不知為誰而開。
甘露:即甘露寺,位于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北固山后峰。建于國東吳甘露元年(265),后屢毀屢建。相傳為劉備東吳招親之處。
江皋樓:皋,江邊的高地。江皋樓,指甘露寺一帶的樓閣,如清暉亭、江聲閣、多景樓、祭江亭等。
秦淮:即秦淮河,位于今江蘇省南京市。
空廊:指響糜廊。《吳郡志》:“響糜廊在靈巖山寺,相傳吳王令西施輩步糜(木底鞋),廊虛而響,故名”
此曲懷古傷今,抒發(fā)人世滄桑之感和羈旅寥落之情。精于寫景。情寓景中。長于對句,“敗垣”以下和“遠人”以下兩組鼎足對,皆工整而自然。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浙江嘉興人。生卒年不詳,與貫云石為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約100首。作品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云石齊名,稱為“酸甜樂府”。后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為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
徐再思。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浙江嘉興人。生卒年不詳,與貫云石為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約100首。作品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云石齊名,稱為“酸甜樂府”。后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為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漫興 十六。元代。王冕。 自笑青云遠,誰憐白發(fā)孤?艱難知道路,瀟灑問江湖。事業(yè)留詩卷,田園入畫圖。清高過老杜,囊底一錢無。
暑雨夕霽。宋代。宋庠。 天角殘劃截幕暉,南樓風快暑煙微。月波半露金樞穴,云葉全收玉女衣。氣爽戍樓孤鵲云,霧沈荒苑數螢歸。涼軒更作東山詠,何處莊環(huán)有世機。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其五。元代。耶律楚材。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徑畔春泉碧,云散林梢晚照明。含笑山桃還似識,相親水鳥自忘情。遐方且喜豐年兆,萬頃青青麥浪平。
搗練子·初酒醒。兩漢。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贈揭景哲茂才別。元代。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驅馬燕山市,路逢子揭子。為我述其先,本自司揭始。及乎旴徙洪,著與揭陽通。以茲究其源,瀕海而南東。南東煙濤惡,將身犯蛟鱷。遠拜故侯墳,遺蹤尚如昨。歸來見翰林,贈以雙南金。集賢亦敬嘆,高文留賞音。二公天下士,子亦庭階美。胡不攬家氈?黃朱耀閭里。九萬扶搖風,相看尚轉蓬。高樓有橫笛,送雁上長空。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xiāng)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乙巳歲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書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內成十詩奉寄 其二。宋代。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xiāng)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